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11-1515型系列的织机均为四连杆非轴向打纬机构,该机构的非轴向偏距e值表征了筘座的运动性能,在设计和运动分析时需加以精确计算,为此本文推导出适用于各种四连杆打纬机构的非轴向偏距e的计算公式。一、e值计算公式的推导四连杆打纬机构如附图所示,曲轴A回转时,曲柄AB通过牵手BC带动筘座脚CD,绕摇轴D作往复运动。当曲柄处于前、后止点时,牵手栓分别位于C、C′点,过A点作直线CC′的垂线交于  相似文献   

2.
随着织机转速提高,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组合的平行式打纬机构中的连杆构件会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变形加大,从而导致钢筘前死心位置与理想位置产生偏差,影响打纬精度。针对该问题采用虚拟仿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机构进行研究,建立了平行打纬机构柔性连杆下的动力学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探究不同凸轮转速和连杆不同材料对钢筘前死心位置的影响,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仿真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凸轮转速对钢筘前死心位置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凸轮转速在180 r/min以内钢筘的前死心位置稳定且偏差值较小。弹性连杆构件选用比刚度更大的材料有助于减小钢筘前死心位置偏差。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共轭凸轮平行打纬机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伟  钱志良  冯志华 《纺织学报》2009,30(7):116-120
 为织造纬纱按预期方式疏密分布的疏密纬织物,在分析四连杆打纬机构筘座前心位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某型喷气织机的四连杆打纬机构,建立了打纬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打纬阻力和织机车速对前心位置的筘座弹性位移量的影响,获得了筘座弹性位移量随打纬阻力和织机车速的变化曲线,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打纬阻力对筘座弹性位移量的影响较小,织机车速对筘座弹性位移量的影响稍大,但都不会明显改变打纬终了处的纬纱位置。  相似文献   

4.
几种喷气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喷气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对纬纱运行的影响,通过建立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的精确数学模型,结合MATLAB计算及绘图,分析比较了两种国产喷气织机、两种日本喷气织机的打纬运动规律及特征.指出这4种喷气织机均采用短牵手打纬,其中日本2型纬纱飞行时间最长,但纵向振动较大;国产2型传力性较好,但结构尺寸较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喷气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会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噪音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墙板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有限元法分析四连杆打纬力对织机墙板振动的影响,建立打纬机构的曲柄旋转角度与打纬力、织机墙板最大振动应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确定织机墙板上最大振动以及最大应力产生的位置。结果表明,墙板发生共振的频率约为44?5 Hz,与喷气织机主振频率非常接近,墙板的最大振动主要集中在打纬机构附近,而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墙板中部和下部,并非墙板的最大振动处。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探究运动副间隙影响下的四连杆打纬特性,文章将筘座上的打纬阻力以等效扭矩形式转化至摇轴,并通过Step函数模拟和加载等效扭矩。以运动副间隙矢量模型为依据,利用ADAMS/View对含间隙双侧四连杆打纬机构进行多体动力学建模,并在刚体接触条件下实现不同间隙机构的仿真分析。结果指出:筘座角加速度偏离幅度会随运动副间隙增大而增大,极小间隙(00.1 mm)时,不仅会产生较大的轴承碰撞力和机架冲击载荷,而且筘座角加速度和角位移也会发生明显偏离,容易造成织口布面振荡,不利于打紧纬纱和改良织物质量。通过研究可为含间隙四连杆打纬机构的仿真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连杆打纬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有梭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与其他机构在运动配合上存在的问题,得出了具有急回特性的四连杆打纬机构能有效扩大梭子穿越梭口飞行角的结论。然后以1511织机为例,用机构优化设计方法重新设计了四连杆打纬机构,其结果可作为老机改造或新机设计的一个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8.
前言织机上的打纬机构大都采用四连杆型式的打纬机构。由于四连杆打纬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转灵活可靠,能较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因此不仅在传统的有梭织机上使用,  相似文献   

9.
浅析筘座惯性力与打纬的关系浙江湖州丝绸工业学校郑德伟浙江湖州东风丝织厂王金勇在四连杆打纬机构的结构中,有两种型式打纬机构“轴向打纬机构(图la)”和“非轴向打纬机构(图fo)。”在计算牵手栓中心的加速度时,最常用的是近似解析法。由于这类打纬机构的箱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发织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剑杆织机,对其中打纬和引剑机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碳纤维的特点,织造时采用平面多连杆机构实现打纬和引纬运动。分析了引纬剑头运动位移与引剑机构中引剑构件相对筘座脚摆角之间的关系,得出,为达到引剑构件相对筘座脚运动要求,引剑机构应为具有2次停歇的往复摆动。根据"惯性"打纬要求,研究了图解法设计平面四连杆打纬机构的方法和步骤。由打纬机构与引剑机构的相位关系,得出,对于1个运动周期,引剑构件需到达3个运动位置(2个位置重合),由这3个位置图解综合出引剑机构的尺度。该设计方法应用于织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剑杆织机的打纬引剑机构设计,可以得到所有机构尺度。  相似文献   

11.
ZA200系列喷气织机短动程打纬机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ZA200系列喷气织机的四连杆打纬机构,对短动程打纬机构和标准程打纬机构的加速度,最小传动角、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说明在织机车速提高情况下,使用劝程打纬机构提高了织机性能和织造质量。  相似文献   

12.
袁汝旺  陈瑞  蒋秀明  周国庆 《纺织学报》2017,38(11):137-142
针对碳纤维多层织造过程中各层纬纱受力一致性需求,提出基于无急回特性曲柄摇杆机构串联转动-转动-移动副型基本杆组的轴向六连杆打纬机构,并给出刚体导引与机构几何关系相结合的尺度综合方法。在考虑钢筘极限位置和力传递性能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打纬机构,确定合理的机构尺寸和传动角。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钢筘极限位置和打纬动程的误差率均为0.06%,且在前死心时钢筘打纬加速度大,在后死心附近加速度变化较小,利于厚重织物打紧和机器降噪。轴向六连杆打纬机构驱动钢筘垂直作用于碳纤维多层织物的各层纬纱,受力均匀,且其尺度综合方法为考虑织造工艺、运动学性能和机构尺寸等特定要求的打纬机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ZA205i喷气织机四连杆打纬系统的机械尺寸为依据,分析了打纬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和最大打纬阻力,从理论上明确了这种织机的打纬特点和织造范围。  相似文献   

14.
RecurDyn在织机连杆打纬机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传统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机构中普通存在的接触碰撞问题如求解效率低、求解稳定性差等解决得不够完善等,以织机中四连杆打纬机构为例,介绍了机构模型的构建、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模型数据转换,利用基于递归算法的RecurDyn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并以连杆和摇杆为设计变量,对其进行优化分析;指出四连杆打纬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从提高筘座加速度峰值、减少各构件尺寸两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复数矢量解析法对GN721挠性剑杆织机的六连杆打纬机构进行精确的运动分析,作出了筘座脚的运动线图。并与1511M型织机的四连杆打纬机构相比较,六连杆打纬机构可以允许引纬器有较多的时间通过梭口。因此,在老机改造和新机设计时都可采用六连杆打纬机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喷气织机打纬机构及其分析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浩贻 《广西纺织科技》2001,30(3):38-39,42
文章论述了喷气织机打纬机构的作用及工艺要求,介绍了喷气织机的四连杆,六连杆和共轭凸轮三种打纬机构并对其运动规律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7.
打纬机构结构及对织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四连杆、六连杆及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工艺要求、结构特点,探讨了打纬机构结构对织机性能、织物品种适应性及织物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应针对打纬机构的结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织机的品种适应性和织物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织机的墙板具有尺寸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往复摆动特性使得墙板受到较大的冲击,是机器振动的主要来源。针对四连杆的两个固定孔承受的支撑力,建立了相应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公式。通过对两固定孔相对位置的承载力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两孔各自承受的作用力在不同的主轴转角具有不同的数值和作用方向,并且在两孔不同的安装角度下,墙板受到的冲击载荷也是变化的,当打纬角确定时,能够计算出不同安装角度下的最大总支撑力,选取最小值进行孔位设计就能取得墙板较好的振动和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分析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力学特性,将钢筘上的打纬阻力转化为摇轴上的等效扭矩,通过STEP平滑步骤函数模拟等效扭矩的变化规律,为打纬阻力的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计算出作用在织机机架上的动态载荷,并利用Motion模块的运动载荷输入功能设定边界条件,对曲轴、牵手和摇杆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其结果可为准确认识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力学特性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贯超 《纺织器材》1998,25(5):12-14
采用最优化方法对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运动滞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种改进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