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处理刺激采摘后芦笋中类黄酮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H值和Ca2+前处理对采摘后新鲜芦笋中类黄酮积累的刺激效应.结果表明:pH5.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浸泡处理3h或200μmol/L的氯化钙浸泡处理2h,能使芦笋中总黄酮含量比对照增加51%~54%,pH和Ca离子2种因素共处理对芦笋中类黄酮的积累没有明显的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探讨了糙米发芽条件及浸泡液组成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最终得到较优工艺条件: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4 h,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13 h;浸泡液:pH5.5,维生素B60.7 mg/ml,L-谷氨酸钠0.5 mg/ml,氯化钙3.5 mmol/L。此条件下,发芽糙米GABA含量可达428.1 mg/kg,是糙米61.9 mg/kg的7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通过谷氨酸脱羧酶(GAD)使L-谷氨酸脱羧而合成。作者首先将酿酒酵母谷氨酸脱羧酶基因进行克隆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比活力高达66.55 U/mg的重组酶ScGAD。进一步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ScGAD最适反应温度为60 ℃,最适反应pH 为4.0,且在30~50 ℃、pH 4.0~9.0时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其动力学参数Km为14.28 mmol/L,对L-谷氨酸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最后通过全细胞制备γ-氨基丁酸(GABA)的最适条件探究,得到GABA生成效率最高的条件为60 ℃、pH 4.0,在此条件下,100 mmol/L底物L-谷氨酸经全细胞催化可合成GABA 35.9 g/(g·h)。该研究为GABA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处理对鲜切黄瓜保鲜的作用及总酚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本实验将鲜切黄瓜分别在0(对照)、0.8、1.2、1.6 mmol/L和2.0 mmol/L的ATP溶液中浸泡10 min,测定其在10℃、72 h贮藏期间品质指标及总酚和GABA含量,以确定适宜的ATP处理浓度,借此进一步研究适宜浓度ATP处理调控总酚和GABA积累的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TP处理能保持鲜切黄瓜较好的色泽和较低的菌落总数,延缓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促进总酚和GABA的积累,其中1.6 mmol/L ATP处理效果最好。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6 mmol/L ATP处理可明显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肉桂酸羟化酶、谷氨酸脱羧酶、二胺氧化酶、多胺氧化酶和4-氨基丁醛脱氢酶的活力,促进酚类物质的合成及谷氨酸和多胺分解生成GABA,提高总酚和GABA含量。综上,ATP处理不仅能延缓鲜切黄瓜品质下降,还能提高总酚和GABA含量,从而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L-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GABA)之间的转化关系,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GABA生物合成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GABA生成量与底物浓度、温度、pH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确立了GABA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56.82mmoL/L、温度为40℃、pH为3.53.在此条件下,GABA的生成量达到0.84mg/mL.  相似文献   

6.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经^60Co诱变后获得优良菌株温特曲霉Aspergillus wentti F-891,在1000L罐中液体深层发酵生产L-苹果酸。试验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通气量、温度、pH值以及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延胡索酸转化率、L-苹果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深层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延胡索酸浓度11%,通气量1:0.8v/v/min(48h前)~1:1.20v/v/min(48h后),温度30℃(48h前)~25℃(48h后),初始pH值6.0-6.2,发酵周期96h-108h,搅拌转速200r/min;延胡索酸平均转化率83.07%,平均产L-苹果酸108.72g/L。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茶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优化谷氨酸溶液处理茶鲜叶的溶液浓度、pH值及浸渍时间等参数,以谷氨酸溶液处理茶鲜叶,按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并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响应面分析发现各因素对茶叶GABA含量变化影响的主次关系:谷氨酸溶液浓度>浸渍时间>pH值;茶叶富集GABA的最优水平为谷氨酸溶液浓度2.5%、pH 4.8、浸渍5.5 h.茶叶GABA含量与谷氨酸溶液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茶叶GABA含量与谷氨酸溶液浓度间是否呈线性变化与pH值和处理时间均无关,但后二者均可影响该线性关系的截距变化,且在它们的最优水平时有最大截距.  相似文献   

8.
杨胜远  韦锦  曾婵  彭罗慧 《食品科学》2018,39(14):151-157
通过对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屎肠球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EC4.1.1.15)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构建了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细胞GAD复合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经含0.2?mol/L?L-谷氨酸(L-glutamic acid,L-Glu)的0.2?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2)平衡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可显著提高屎肠球菌细胞GAD的转化活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32.30%;L-Glu/谷氨酸一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2∶1)固体混合物能有效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和维持反应液的底物浓度,显著增加GABA产量,当添加量为30?g/L时,GABA产量较不添加L-Glu/MSG(2∶1)固体混合物的对照组提高了52.40%;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与L-Glu/MSG(2∶1)固体混合物对细胞GAD的转化活性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适宜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细胞GAD复合转化体系组成为732阳离子交换树脂10?g、0.3?mol/L?MSG溶液(溶于0.2?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2)10?mL、100?mg/mL屎肠球菌细胞悬液10?mL和L-Glu/MSG(2∶1)混合物30?g/L。在该反应体系下,80?r/min、40?℃水浴振荡器反应24?h,GABA产量为(4.57±0.11)mmol,较对照组GABA产量((2.29±0.08)mmol)提高了99.56%。  相似文献   

9.
在利用乳酸茵Lactococcus lactis 1.009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转化制备γ-氨基丁酸(GABA)的过程中,探讨了茵体浓度、缓冲液种类及浓度、转化时间、茵龄、磷酸吡哆醛添加量、底物添加方式等因素对GAB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转化法制备GABA的最佳条件为:菌体浓度10g/L,茵龄14h,缓冲液为0.2mol/L pH4.7的醋酸缓冲液,PLP的添加量为0.Immol/L.通过多次分批添加谷氨酸,50℃下反应60h后,GABA的积累量可迭19.1g/L,转化率为99.9%.  相似文献   

10.
仙人掌脯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仙人掌为主要原料,采用100mg/L的CuSO4和100mg/L的Zn(C2H3O2)2溶液护绿处理2h,入1%-2%石灰乳浊液中进行脱粘处理4—8h,入0.5%-1%CaCl2溶液中,常温常压下浸泡硬化处理3h,采用二次真空浸糖法浸糖,再经沥糖干燥后制得仙人掌果脯,其质量标准为:水分含量20%-22%、总糖52%~57%、总酸1%-1.2%,并对仙人掌脯制作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豆芽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观察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壳聚糖有机酸盐和席夫碱、不同壳聚糖谷氨酸盐浓度以及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芽得率、组织形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各种壳聚糖衍生物中,谷氨酸盐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绿豆芽的得率、茎长、茎粗、硬度以及维生素C和水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理想绿豆芽制作条件为浓度0.05%壳聚糖谷氨酸盐,溶液浸泡8h,水中浸泡4h。  相似文献   

12.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非蛋白质的氨基酸,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在发芽糙米中含量较高。本试验以金川红糙米为原料,以GABA含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富集GABA的最佳红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2h、发芽时间为48h、发芽温度40℃、CaCl_2溶液浓度1mg/m L、纤维素酶溶液浓度0.64mg/m L、谷氨酸溶液浓度为1.5mmol/L。此时GABA含量可达到46.3436mg/100g,其结果约为发芽前的2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玉米胚内源酶富集γ-氨基丁酸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脱脂玉米胚为原料,利用其中的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富集γ-氨基丁酸。通过实验确定的富集工艺条件为:脱脂玉米胚与磷酸盐溶液(0.06mol/L、pH5.7)比例1∶40(g∶mL),反应时间5h,温度40℃,pH值5.7;同时添加600μmol/LCa2+可将GABA产量提高到4mg/g,比未富集时提高了10倍。另外,通过添加底物L-谷氨酸进行反应,脱脂玉米胚与磷酸盐缓冲液(0.08mol/L、pH5.7)比例为1∶40(g∶mL),VB6和CaCl2的添加量分别为3mmol/mol(Glu)和15mmol/mol(Glu),脱脂玉米胚与L-Glu质量之比为45∶1,40℃下反应6h,Glu的转化率可达100%,GABA产量为15mg/g,比未富集时提高40倍。  相似文献   

14.
以糙米为原料,采用浸泡发芽结合超声波逆境处理方式增加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对发芽过程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A)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活性及GABA含量进行分析,研究GA含量、GAD活性与GAB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延长,GABA及GA含量持续明显增加,且GABA与GA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随着发芽时间延长,GAD活性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在发芽0~48?h之间,对照组GAD活性(以GABA量计)均值为9.25?nmol/g,GABA含量增加到6?倍以上;在48~60?h之间,GABA增量不明显。与对照相比,超声波处理促进GA含量增加2?倍以上,并且快速提高GAD活性,在36?h时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最高达41.85?mg/100?g。  相似文献   

15.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在生物体内主要由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羟生成,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一种重要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为了提高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SD2112的GABA产量,该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了菌株SD2112转化谷氨酸生成GABA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SD2112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底物谷氨酸添加量50 mmol/L、pH值5.0、接种量5%、37 ℃恒温培养72 h。在此优化条件下,GABA产量为2.97 g/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2.6倍。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反应pH值、反应温度、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底物浓度、菌体质量浓度和磷酸吡哆醛添加量对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Y-2细胞转化法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获得反应体系的最佳组成为:湿菌体25g/L、BaCl2 40mmol/L、Triton X-100体积分数0.02%、L-谷氨酸单钠盐(L-monosodium glutamate,MSG)47.5g/L和L-谷氨酸(L-glutamic acid,L-Glu)90.0g/L。该体系在40℃、pH 4.5和搅拌速度100r/min的最适转化条件下进行反应72h,转化液GABA产量达到了(87.16±4.33)g/L,细胞平均生产力为(48.42±2.41)mg/(h.g),摩尔转化率为(97.60±4.71)%。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重组谷氨酸脱羧酶大肠杆菌合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适宜条件。检测温度、p H值、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底物与菌体质量比以及反应体系体积对GABA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转化条件为:转化体系5 m L、底物L-谷氨酸钠浓度0.1 mol/L、重组大肠杆菌细胞6.4 mg(干质量)、Triton-100体积分数0.06%、Ca2+浓度0.6 mmol/L,转化温度45℃、反应体系p H 4.5。在该体系下反应7 h,GABA合成量达到26.1 g/L,GABA转化效率在1 h时达到最高,为13.8 g/(g h),较优化前提高1.5 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粟谷发芽期间主要营养物质和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探讨粟谷中GABA 富集情况。采用低氧通气的方法对发芽粟谷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谷氨酸、GABA 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氧通气条件下,发芽粟谷芽长增长,但低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含量急剧增长并 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但低于对照;谷氨酸含量在处理24h 内升高,随后下降;GAD 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GABA 含量随处理时间显著增加,处理48h 时,GABA 含量达到24.32mg/100g,是未处理的4.78 倍,比同期对照提高87.51%。由此表明,低氧通气显著提高了发芽粟谷中GABA 含量,且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GAD 活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甘蔗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后的甘蔗汁在52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用壳聚糖对甘蔗汁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4g/L-0.7eel,pH2.5-4.5,温度35℃-55℃时的工艺条件处理甘蔗原汁时,甘蔗原汁的透光率能达到80%以上,甘蔗原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基本不变。正交试验显示,壳聚糖对甘蔗汁的最适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为0.6g/L,温度为45℃,甘蔗原汁pH为4.5。  相似文献   

20.
菊粉酶基因重组酵母菌水解蔗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表达蔗糖酶活性的菊粉酶基凶工程菌株GS115/INU1,经甲醇诱导发酵72h蔗糖酶活力为119.8U/mL。该酶水解蔗糖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4.5。50%蔗糖溶液,加酶量12.0U/g底物、水解6h,蔗糖水解率达到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