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装设计师》2009,(8):13-13
6月28日.一场名为“私人游戏”的联合艺术展在D·PARK北京会所设计师工作室“房莹空间”开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广泛借鉴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但令人惊奇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并没有模仿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回归艺术的本质,从公共空间转向私人空间。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美食家、烹饪家,张大千先生不仅会吃、会做,还会评说,即对饮食烹饪有自己的见解。他曾说:“饮食是文化,是中国最为古老、最为重要、最为普遍,也最为讲究的一门文化艺术”。他认为烹饪与国画一样,同是“国粹”。正因为如此,他才充分地把绘画艺术与烹饪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较大程度地弘扬中国烹饪艺术。  相似文献   

3.
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艺术欣赏者,也无论你有怎样的赏析偏好,只要你驻足陈斌的画作前感受一个适当的时间,那么无论你是否愿意,总有一种无法描述的、“被卷入”的感觉让你难以释怀……
  事实上,很难确切地给陈斌的艺术语言下个“定义”——它既不现实也不超现实;既非古典也非现代;既非抽象地表达也非具象地展示……它是在糅合了东西方绘画语言所营造的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态中,以把内在画面与外在时空一同“卷入”旋即又“展出”的艺术方式,让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一道上天入地、沉浮其中。这种“卷入-展出”的感受,不仅使人在欣赏的现场被触动,甚至有时还会延伸到你的梦境里再现。换言之,他的画作不仅可以“搅动”你的现场感受,还会“搅扰”和“纠缠”你的非现场感受。  相似文献   

4.
何莹  李利臣 《缤纷家居》2007,(3):115-115
“以平等的关系和其他艺术形式交流”“开仓”的合作源于什么契机?陈旭东:这事说来很复杂,最初的契机是来自书仓的老板,两年前从北京的“798”来到莫干山路的罗伯特。他在这里开了家提供各类人讨论艺术和设计的书店。罗伯特在文化和出版领域里非常活跃,他希望新的书店也是  相似文献   

5.
坦白说,在和傅朗克(Frank Uytterhaegen)的接触和谈话前,我对身为IBA中国董事长及艺术文件仓库商业总监的傅朗克,可谓是毫无概念。而得以“活色生香”留下鲜明印象的,只是一个执着于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去发现、认识中国的收藏家傅朗克而已。这样的执着心思流露在他有关艺术收藏的言说论,也同样满满地塞在他家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6.
张继栏木兰艺术生活空间的主人,艺术经纪人,曾在台湾经营当代艺术与明清家具,目前与先生展望定居北京。一直以来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尤其对老上海ART DECO风格家具的热爱,让她将这样一家展现老上海1910-1930年代间ARTDECO风格的艺术生活空间,以会友的名义开在了北京的竟园。  相似文献   

7.
《中国服装(北京)》2009,(3):134-134
第二届“藏娇”2009新春版画艺术节是由“中国当代版画收藏网”发起的。联合多家艺术和商业机构共同主办的公益性版画艺术普及活动。版画的美学与当代意识兼备.是大众理解、欣赏当代艺术的桥梁;通过推动版画艺术,“藏娇”引导中国白领阶层的品味生活方式,赢得艺术市场和艺术创造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两个看似不搭界的展览,一个是今日美术馆展出的“漂流档案”.展示艺术家曾经的“圆明园方式”尘封之后的“述说”;一个是孔画廊展出的“游园”.展示艺术家有关“园林”和“公园”景观的臆想.是不约而同的“梦呓”。关乎着时间.也关乎着空间。我想这或许也许是中国当代艺术挥之不去的纠缠——幕起幕落之间的个人历史与集体记忆,不只在乎群居与独处的生活方式.也不只在乎文人花园与人民公园之间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撞击和杂糅.在乎的是欲说不明还休的情怀。一个“园”字.两种言说.却也在清晰地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前世今生的承续和转换。  相似文献   

9.
高原 《餐饮世界》2008,(1):70-70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除了在绘画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生平还有两大嗜好:一是讲求吃.二是爱听京戏。他认为.“吃”不仅是果腹而已.更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只要能力所及,他都在追求吃的艺术。他的吃.不仅博食中国美味.遍尝世界佳肴.而且综合中外饮食文化,他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创造的“大千菜”.也同他的画一样驰名海外。  相似文献   

10.
谈到艺术,之前很多人会认为艺术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相反更接近于一种精神需求的奢侈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想要拉近与生活的距离艺术就必须主动地介入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不是端坐在庙堂之上,等着信徒上门供奉。近年来,艺术与时尚、商业“联姻”而举办的各类活动举不胜举,像Dior高级定制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对话、Chanel“流动的艺术”以及在广东美术馆展开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作品巡展等活动,都已经成为众所皆知的事潸。我们不难发现,代表时尚的奢侈品牌、代表前卫的艺术家、喜欢探索的商界人物渐渐地都对此乐而不疲。  相似文献   

11.
彭锋 《缤纷家居》2014,(11):240-243
中国当代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李晓峰将中国当代艺术的三个阶段简要地概括为"看别人"、"被别人看"和"看自己"。在我看来,只有到了"看自己"的阶段,中国当代艺术才真正具有当代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具有当代性的中国艺术很可能是一种没有"中国性"标志的中国艺术,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中国艺术。我们很容易识别那些"看别人"的艺术不是中国艺术,因为这些艺术根本就没有中国特征。但是,我们不容易明白,有些具有典型中国特征和中国符号的艺术也不是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2.
2006以生活的名义,向艺术靠近 06年底,北京98艺术区终于有个一个正式的形象窗口与交流平台,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推广机构——798正当代艺术会。它将通过全方位跨界运作,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文化等领域的互动,并广泛聚集各领域新锐人士,不间断向大众提供新兴艺术参与方式与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宝石》2014,(5):204-205
“金镶玉”曾经风华绝代的出现在中国玉文化的世界里,中国玉的温润色泽,结合精湛无比的“金镶”工艺,是当代艺术的创意之泉,也是中国珠宝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表达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廖俊 《广西轻工业》2008,24(12):165-166
中国的当代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兴起以来,一直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中国的当代艺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当代艺术是独树一帜的,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出与现代艺术思潮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西现代艺术发展的时间关系,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对中国现代派绘画的启蒙,达达主义和政治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5.
谭昌,著名国画家。平常,许多人只知道他在绘画艺术方面造诣颇深,却鲜知他对川菜饮食文化还有着某些精辟、独到的见解。许久以前便听艺术圈子里的人告诉我,谭老在自己“没名堂”家中开有一小餐馆,冠名“谭子菜”。据说谭老这家庭餐室的环境布置、风格情调和筵席格局,都有旧时蓉城名店“姑姑筵”之遗风,而且每日前住包席或小酌的,多半都是些本地“文化人”和远道而来的贵客。奇怪了,一个艺术家怎么就开起餐馆来了呢﹖并且还是开在自己的家里带着这些疑问,前不久笔者专程赴成都外东桃花源别墅采访了“没名堂”堂主──谭昌先生。来…  相似文献   

16.
服装以及纺织行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随着新型纤维、面饰、服装技术以及客户期望的汇聚.在未来服装行业将有可能实现协作设计。此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名客户不仅仅能够知道他自己所希望的服装设计形式、颜色以及质地.而且还知道他自己确切的身体尺寸及其热量散布剖面——也就是他的身体将会对一个寒冷、潮湿或者一个炎热干燥的环境做出怎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艺术来到了它的节骨眼上:一方面,过去二十年以玩世和艳俗以及卡通为代表的当代艺术模式已经式微,它缺乏绘画本体语言上的贡献,也缺乏深度的文化历史感与精神深度:另一方面,如何重新挖掘已经做出贡献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梳理”出这些被忽视作品的历史地位,并作为未来中国艺术的起点,“重启”一种新的可能性,无疑这是当下最为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每一个时代绘画似乎都在找一个有理有据顺应当下的方向,不然艺术仿佛就没有了生命与活力。自1989年世界格局变化后,当代艺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眼中。何为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艺术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在中国艺术界掀起了一场巨浪。在当代艺术范畴中,作者较喜欢新莱比锡画派,其表现手法与主题具有当代性。本文以尼奥·劳赫、马蒂亚斯·维斯切尔、提姆·艾特尔三位代表画家来分析其艺术手法,从而赏析新莱比锡画派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上海调味品》2008,(6):10-10
铁板烧并非第一次吃,料理师的两把铲子,就像两把刀,有时产生驾轻就熟的快感,还会将铲子轮流投向空中,像杂耍那样来点“花色”。还有人将料理师近距离为政要当场做铁板烧戏称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不过,“新滨铁板烧”是一家开在名人旧宅中的铁板烧店,在上海已有五年历史。就餐的场所,一间间隔开,既惬意又私密。楼下喝咖口非、喝茶的地方,沙发和座椅都很舒适,偶望院子里,葱绿一片,那是大厨亲手种的九层塔和薄荷,还有葡萄棚。  相似文献   

20.
艺术走秀?     
中国的当代艺术从来没有这样繁荣过,作品越来越值钱,在3月的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张晓刚的补丁“肖像《血缘系列:同志120号》”作品,便拍出了97.92万美元的高价,而在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当代艺术的价格也在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