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金属世界》2003,(3):12-13
<正>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组建于1996年10月,是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最早设立的47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之一,于2001年10月获得国家计委正式授牌。工程中心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进行建设,全部贷款均以设备形式引进,构成了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模拟的方法研究轧制工艺对GCr15球化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工艺对GCr15轴承钢组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常规轧制(CR)试样,控轧控冷(CRC)试样珠光体发生退化且片层细小.渗碳体呈短棒状或颗粒状,部分渗碳体片产生扭折甚至断裂。亚温球化退火中,CRC试样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球化组织,其球化效果明显优于CR试样,且显著地缩短球化退火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试验条件下,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试制了L450MS管线钢+No8825奥氏体镍基合金复合板。通过加大道次变形量,提高轧后钢板冷却速率,保证了L450MS管线钢综合性能,其屈服强度达484~542 MPa,抗拉强度达544~593 MPa,伸长率达45%~50%,-30℃纵向冲击功达300 J以上,同时No8825奥氏体镍基合金与L450MS管线钢基体复合良好,既保留了不锈钢的耐蚀、耐磨、抗磁性能以及外表美观的特点,又兼具管线钢良好的可焊性、成形性、拉伸性、导热性的特点,提高了设备的抗腐蚀能力,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热加工工艺》2006,35(14):52-52
一种超细组织低碳钢的控制轧制方法,属于低合金钢生产工艺领域。其特点是对于化学成分范围(wt%)为0.05~0.20C-0.05~0.40Si-0.10~2.0Mn-0.03~0.10Nb的低碳钢,首先在1100~1250℃进行1~道次再结晶控轧。  相似文献   

5.
控轧控冷工艺对钒钛微合金钢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  邓玲玲 《热处理》2010,25(2):46-49
研究了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对钒钛微合金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发现,在以相同压下量轧制时,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对该钢的微观组织影响较大,不仅影响其显微组织的形貌,还影响析出相和夹杂物的种类与分布。  相似文献   

6.
王国栋 《钢管》2011,40(2):1-8
传统控轧控冷(TMCP)技术由于受到冷却能力的限制,对钢材性能的提高有一定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强化钢材的性能,提出了以超快速冷却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控轧控冷(NG-TMCP)技术.该技术提高了钢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强化等多种强化机制,充分挖掘了钢材的潜力.介绍了NG-TMCP技术目前在热轧带钢、中厚板、棒线材及H型钢...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6,(9):1831-1834
通过热模拟方法对建筑用20MnSi钢筋进行了CCT曲线测定,根据CCT曲线设计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对比分析了常规冷却和控轧控冷工艺下20MnSi钢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控轧控冷20MnSi钢筋的心部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1/2半径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屈氏体组织,边部区域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回火屈氏体;心部区域的晶粒度为8.5级,1/2半径处的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控轧控冷工艺下钢筋的抗拉强度和下屈服强度都高于常规工艺下的20MnSi钢筋,断后伸长率和强屈比低于后者,但是都满足国标对HRB400钢筋的要求;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升高,控轧控冷20MnSi钢筋的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呈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断后伸长率和强屈比都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相观察、透射电镜、化学相分析、XRD织构检测及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FTSR铁素体区轧制工艺生产的SPHE热轧板的微观组织及力学件能,探讨了一种生产SPCE级深冲用钢冷轧基板的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热轧态组织为粗大而不均匀的铁素体,晶粒沿轧向伸长,组织中有较多细小的析出粒子和高密度位错,有利于冲压性能的{111}织构较弱,但各种类型的织构分布相对较均匀;SPHE热轧板的性能水平:σ_(0.2)为220MPa,σ_b为290 MPa,伸长率δ为37.5%,n值为0.20.  相似文献   

9.
朱叶 《铸造技术》2020,(10):982-985
采用"100 t转炉→120 t LF→120 t VD→φ450圆坯连铸→铸坯加热→开坯→8架连轧(低温控轧)→控制冷却"工艺生产了φ150 mm非调质曲轴用S38MnSiV钢。通过低温控制轧制和正常轧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轧制相比,当连铸坯均热温度为1 210~1 260℃,开坯温度为1 000~1 050℃,开坯后冷却速度控制到0.2~0.3℃/s,进入连轧温度为880~895℃;轧后冷却速度控制到0.3~0.4℃/s时,S38MnSiV钢1/2R珠光体球团晶粒度6.5~5.0级,提高2级;心部6.5~4.0级,提高3.5~1.0级;带状2.0级,提高0.5级;力学性能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彬  刘昌明 《轧钢》2005,22(4):10-13
通过在中厚板轧机上进行的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低碳贝氏体钢DB68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增大变形量可得到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使钢材的强韧性提高;增大轧后冷却速度能有效地提高钢板强度。并提出了工业生产DB685钢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终轧温度≤850℃,轧后冷却速度≥5℃/s,终冷温度≤650℃。  相似文献   

11.
陈华辉  梁锐 《金属热处理》2019,44(1):138-142
对一种试验性的高强建筑用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处理,研究了终冷温度对试验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钢在终冷温度为450℃时具有较高的强塑性和低屈强比,能够满足780 MPa级高层低屈强比建筑用钢的要求;在终冷温度为650℃时,试验钢中的M-A岛状组织更加粗大、含量相对较高,形状主要以多边形和和条带状形态为主,而终冷温度为450℃时,试验钢中M-A岛状组织的数量相对较多,尺寸相对细小,且主要以颗粒状形态存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颗粒状M-A岛的复相组织有利于提高试验钢的强塑性并降低屈强比;终冷温度为450℃时试验钢的抗拉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屈强比分别为1070 MPa、825 MPa、16. 6%和0. 771。   相似文献   

12.
控轧控冷工艺对AH32船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AH32船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控制压缩变形可以细化AH32钢铁素体晶粒,而变形后快速冷却可以细化珠光体片层。采用低温控轧+快速冷却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AH32船板钢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3.
齐楠  杜忠泽  路超  朱晓雅  王庆娟  周民 《轧钢》2007,37(4):46-50
控轧控冷是先进轴承钢的重要生产工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20CrNi2MoA轴承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热模拟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冷却速率对G20CrNi2MoA优质滚动轴承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了开轧温度900 ℃、变形量30%的条件进行轧制,终轧后以5 ℃/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650 ℃,再以2 ℃/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室温的控轧控冷工艺。该工艺可获得比原始组织更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抗拉强度提升180 MPa、屈服强度变化较小、硬度提升50HV,断后伸长率提升2%。  相似文献   

14.
齐楠  杜忠泽  路超  朱晓雅  王庆娟  周民 《轧钢》2020,37(4):46-50
控轧控冷是先进轴承钢的重要生产工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20CrNi2MoA轴承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热模拟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冷却速率对G20CrNi2MoA优质滚动轴承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了开轧温度900 ℃、变形量30%的条件进行轧制,终轧后以5 ℃/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650 ℃,再以2 ℃/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室温的控轧控冷工艺。该工艺可获得比原始组织更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抗拉强度提升180 MPa、屈服强度变化较小、硬度提升50HV,断后伸长率提升2%。  相似文献   

15.
张唯煜 《金属热处理》2014,39(6):123-125
屈强比是建筑用抗震钢板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以低碳钢板为对象,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V、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都得到提高,且添加了V的试样的屈强比稍高于未添加V的试样。随终冷温度升高,钢板的屈强比降低,当终冷温度为560 ℃时,钢板可以获得较高强度与良好屈强比性能结合。添加V试样的晶粒细化明显,且随终冷温度升高,组织中M-A更加细小,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6.
42CrMo钢轧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轧钢厂生产的Φ100 mm以下规格42Cr Mo钢热轧态硬度超标现象,研究了常规轧制工艺和控轧控冷工艺,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42Cr Mo钢金相组织与硬度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将终轧温度控制在830~850℃,轧后保温罩冷却速率控制在0.1~0.2℃·s-1,出保温罩温度控制在400~500℃。结果表明:采用常规轧制工艺,42Cr Mo钢的硬度值普遍在290~330 HBW之间,金相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采用控轧控冷工艺,42Cr Mo钢的硬度值可控制在220~260 HBW之间,金相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通过优化在线轧制工艺参数,42Cr Mo钢热轧态硬度满足了标准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钢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高德红 《轧钢》1999,(4):48-51
结合马钢中板生产实际, 对控轧控冷工艺中快速轧制, 快速冷却, 大压下量开坯, 大压下率终轧及碳当量对温度控制的影响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得出适当的工艺参数, 从而大大提高了钢板力学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首钢27.5mm厚X80管线钢的成分设计和控轧控冷工艺,以及成品组织形貌,测定了厚壁X80钢板的低温韧脆转变曲线,并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大壁厚X80钢板低温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控轧控冷技术在小型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国 《轧钢》2004,21(2):36-38
控轧控冷技术是轧钢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控制轧制技术在小型材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几种典型的控轧控冷工艺布置,可为小型生产厂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