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人们热衷于求“大”、求“洋”、求“奇”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是当今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几个常用词组的不同理解,揭示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建筑及建筑师所面临的的问题,提出需要从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建筑和建筑师的角色,从“理论”、“城市”、“艺术”三方面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赛道是为国际建筑师协会2023哥本哈根世界建筑师大会奠定知识基础的关键部分。通过6个专题讨论小组,我们探讨了建筑及其实践如何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了解建筑研究和设计整合如何通过批判性思考及其应用来行动,在塑造我们的社会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将介绍科学赛道的目标、关注点和观点,我们讲述了如何通过6个小组的工作,使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建筑实践和研究中变得易于理解和操作;我们如何围绕国际建筑师协会2023哥本哈根议程,在研究和实践中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国际社区;我们如何质疑建筑研究的传播模式,以找到新的模式来捕捉和传播建筑知识文化的广度。  相似文献   

4.
殷弘 《城市建筑》2008,(6):39-42
西部的建筑实践蕴涵着急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城市的迅速变迁、都市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差异、技术与观念的更新等等成为这个阶段西部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设计师如何应对、如何将个人及群体的设计理想转化为现实、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找寻自我的家园,通过对中国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钱方和独立建筑师罗瑞阳的访谈,我们能够从他们的实践和感受中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5.
朱剑飞 《建筑师》2024,(1):11-15
如何在一个大的历史和世界的背景下研究一位建筑师?如何在此大背景下研究现当代中国建筑?个体建筑师与整体建筑设计文化呈何种关系?建筑师自身的话语和历史地理大背景下的整体建筑学术判断,又是什么关系?在众多关于张永和的研究的当下,我们又有什么新的视角?本文试图在方法论上思考这些问题。本文以远观和近看的不同焦距,考察并提出研究张永和建筑实践的几个切入点:个体履历在世界地理上的穿梭;路径中的关键节点;1990年代后期关于“基本建筑”的提出的突破和意义;“基本建筑”与“叙事建筑”的内在关联性;三十年来“基本建筑”在实践中的扩充和渐变;张永和建筑实践的“话语”活动及其多重形式;建筑文化和建筑媒体的重要性;以及中美关系和中外关系在研究个体建筑师和整体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游航 《建筑师》2022,(5):39-47
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便于快速建造与节能环保的主要技术特征之外,如何高效组织重复的结构构件,并结合装配式施工与工厂预制的设计条件来营造建筑特征,是当代建筑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西班牙建筑师米盖尔·费萨克的三座建筑,指出将预制混凝土横梁作为中介,整合不同工种和时序的设计内容,可以简化构造层次,便于结构在室内外空间中的建构表达;通过异化横梁产生的“细部化结构”可以凸显细部设计所应对的物质环境,进而强化人对自然世界的感知;而针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连接、制作与支撑方式的演变则提高了此类结构系统对于不同空间尺度与使用功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汪丽君  舒平 《新建筑》2001,(5):39-42
我们的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新时期隆生和向新世纪过渡的时代,一批建筑师开始思考并着手探索“未来建筑”的形态。虽然不同建筑师表达的建筑思想不同,但他们都在探寻用最简单的语意来回答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建筑与以前的建筑对照,其变化是无与伦比的,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生产与信息的进步,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而反过来,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又对人类日新月异的需要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在科学发达、文明昌盛的今天,历史向我们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怎样才能做得好? 对于建筑师的工作可以用一句唐诗来描绘:“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建筑师需要了解人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住区》2015,(1)
<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基地,其生产和工业化的经验如何为建筑文化的建构作出贡献?如何重新定义建筑与产品的边界和可能性?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应当是基于情感和文化还是对人更基本的观照?现有土地政策和开发模式下,如何通过对建筑师实践范围的重新定义,来拓宽对建筑师身份的认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成立于201 0年的"众建筑/众产品"设计公司。"众建筑/众产品"由何哲、沈海恩、臧峰三位合伙人创办的两家创新性设计事务所,分别对应建筑与产品两类设计对象。众建筑被邀请参加  相似文献   

10.
膜结构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然 《世界建筑》2000,(9):63-64
环境、氛围、文化、建筑形式的和谐统一,是世界范围内建筑师、规划师连末的最高目标。人类进入21世纪如何理解,构思,创造和建设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当今建筑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正如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指出“广义建筑学……从理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的要点整合为一”。这是广义建筑学对当代建筑师、规划师提出的新要求. 建筑环境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同时创造了气象万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久居樊篱下,复得返自然”.阳光、空气、绿草、水溪、人造景观把人们带入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  相似文献   

11.
建筑师语录     
《城市环境设计》2012,(1):384-384
中国好的建筑师需要政府扶持……中国本身已经涌现出了一些好的建筑师,他们还没有做出得到世界公认的建筑,但他们是非常优秀的,是把建筑当做文化来考虑的建筑师。他们需要政府来挖掘和支持,需要领导者来发现他们。——矶崎新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仍能把控的是什么?建造过程的工业化、预制技术、不熟练的工人,以及由投资人驱动的建筑产业都带来了严格的限制。因为投资人似乎不再相信有好的建筑,其他行业既为建筑师创造了可能性,但同时又约束了他们。山区经济资源有限、距离遥远,尤其需要特别的方法来维持生活。新一代建筑师为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各具特色的道路。其核心是一种态度:建筑,是解决由结构所界定的空间组织问题的工具。建筑师将作品植根于形成其建筑和实践的文化中——位  相似文献   

13.
《工程质量》2007,(10):62-63
面对能源与环境危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建筑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是绿色建筑,如何科学地实现绿色建筑,需要我们思考.我国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条件都说明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绿色建筑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建筑师不仅要关注高技术支撑下的实验建筑和示范建筑,更要研究如何设计量大面广的低成本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4.
形象挑战——建筑设计构思笔记张在元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建筑师都在建筑形象的汪洋大海中挣扎。挣扎中孕育了挑战性的建筑形象,同时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建筑形象挑战。我感到自己也处于形象挑战的漩涡中。当世界建筑的定义中“功能”被现代生活、生产、国际网络冲击得七零八...  相似文献   

15.
《室内设计》2013,(5):F0002-F0002
自2005年由东南大学发起首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以来,已经分别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对各高校的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面对我国城市巨大的建设量和快速的国际化进程,面对学科新格局的建立和发展,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面对学科研究中展现的新视野和新方法,面对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和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如何进行世界建筑史教育,探讨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视角下看待不同的建筑现象,探讨如何应对建筑史教学与研究中面临的新挑战,这是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本次研讨会所关注和需要讨论的问题。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世界建筑史国际研讨会拟于2013年11月22至25日召开,现征集论文和展览。作为主办方之一和承办者,我们希望本次研讨会得到各院校及相关单位、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迪拜,是现今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的另一个建筑舞台,众多国际知名建筑师都在这个大舞台上占据一片天空,并向世界展现他们的建筑理念。扎哈·哈迪德在过去几年内开始挑战商业建筑,打破了过去三十年来都是以文化类建筑设计为主的状态,并在迪拜拿下4个建筑设计项目,这使得她领导下的设计团队开始面临另一个全新的挑战——在以利益导向为优先的开发商业主前,如何坚持对设计质量与理念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本土的职业建筑师,我们在创作建筑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创作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当代中国建筑。是停留在传统表象中去寻求中国建筑文化的"复兴",还是从本质上去寻找建筑的时代特征,开创中国建筑文化的新进程?答案当然是后者。我们应该努力去探寻当代建筑的科学规律,构建现代建筑设计控制体系和理论方法,从而提高创作优秀作品的能力,让中国现代建筑文化走向世界。西班牙著名建筑师西扎曾经说过:建筑师的  相似文献   

18.
  大岛正 《建筑师》2020,6(6):5-12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日本建筑?”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如何在国际背景中演变的?日本建筑是 否仅仅根据其建筑师和建造商的国籍身份、语言或种族来定义?日本建筑是否可以通过对日本地域的特殊性和日 本文化的独特感性来定义?换而言之,日本建筑是由其设计师和创作者,还是由它们所建造的土地来定义的?它 是一种可以超越国界的建筑风格吗?或者更简明地说,从古至今在日本本土建造的所有建筑物构成了日本建筑全 貌吗?日本建筑的形象,是否终究暧昧不明,只能是一种深藏在内里的暗默? ? ? 对于这些问题,确实给不出唯一的答案,但也许我们可以通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多的表达和观点来一 窥究竟。这些表达和观点不仅来自日本本土,也包括来自海外的各种物理介质与精神感知。作为场所表达的世界 博览会以及各类展览、出版物、建筑作品等这些媒介和节点都清晰地勾勒出了日本建筑的思想、表现与变化不息。 ? ? 本文通过有关日本建筑的国际博览会、出版物和展览中的“初期认知”,建筑师中的“赋予影响和灵感的星座”, 日本、意大利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建筑与乌托邦”概念以及“当代轨迹”等主题,对日本建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99隼6月在北京召开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及第21届国际建协代表大会上,建筑文化问题备受重视。面对21世纪世界上多元化发展,各地区不同建筑文化日益融汇的情况下,传统文化保护、继承与再创造已成为建筑师不容回避的挑战。在中国短暂的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对继承建筑传统采取强烈批判的态度,后来也出现过非追求某种传统风貌不可的简单化现象。建筑界曾当次提出过“美观”、“风格”问题的讨论。此种情况除了说明建筑既是一种工程技术的文化外,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文化。此种情况亦说明,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在迎接1995年《世界建筑专报》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把“1994年香港建筑师学会·建筑年奖专辑”介绍给广大读者。1997年香港回归在即,那么香港近年建筑的现状和风貌又是如何呢?这个为建筑师和建筑业同行们关心的问题,本期的出版无疑是提供合適的参考十年前,《世界建筑导报》创刊年的1985第3/4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