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交通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交通体系的绿色、智慧、安全发展,方能适应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的交通数字化构建低碳道路交通网络,促进资源高效使用的应用情况,以及与交通工具的结合,实现低耗高效的交通运行模式的应用情况,针对推进长三角低碳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前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将低碳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积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和气候变化严峻挑战,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力度,着力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为低碳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12年,上海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开展低碳建筑、交通、能源等实践,并选取部  相似文献   

3.
周新军 《中外能源》2012,17(11):6-14
近年来,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推行低碳交通的战略举措,包括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平衡发展和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对环境污染小的铁路、水运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导节能环保型运输方式的发展,抑制交通规模的过度膨胀,加大低碳技术开发力度,促进低碳燃料发展,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同时还制定了交通减排强制性目标。这些战略举措对我国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交通运输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实现交通能耗结构的优化,从而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推行低碳交通最根本的出路。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合理规划和确定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例,优化单一交通方式的内部结构。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发展。提高运输效率,适度控制交通规模过快膨胀。同时,积极发展生物低碳燃料,不断改善交通用能结构,努力加大新能源发电的比重,优化电源结构,以更好地发挥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电动汽车的低碳效应。  相似文献   

4.
未来经济竞争很可能是低碳的竞争。福建是能源匮乏省份,一次能源自给率约为40%;单位GDP能耗远低于全国水平,资源环境压力依然不减;清洁机制项目数量明显落后其它省份。近年来,福建省着力发展核电、燃气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如何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当前推进战略环评的突破口,是实现海西"弯道超越"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力 《节能与环保》2011,(12):56-57
广东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大省,人口聚集,气候和环境压力较大。广东省一直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部署的要求,加快了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能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与低碳发展相关工作的推进,2010年国家将广东省列入低碳试点省份。  相似文献   

6.
张扬 《节能与环保》2011,(11):50-53
1我国城市客运发展现状1.1城市客运的分类城市客运从交通方式可划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两大体系(表1)。私人交通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共汽(电)车、出租车、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消耗的能源品种主要为石油产品(汽油、柴油)以及电力,  相似文献   

7.
创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能源发展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兆光 《中国能源》2006,28(2):10-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本文认为,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消费电气化。特别是交通的电气化可以减少对油气的需求,起到以电代油的作用。但我国80%的电能是由燃煤电厂生产的,环境压力很大。对此,本文提出从邻国输入部分电能,既可缓解对油气的压力,又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初步估算,输入6200亿kWh电量可以替代1亿t石油,提高能效2.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曾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将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低碳交通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节能减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北京市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能源消耗低增长、能源利用高效率、能源结构清洁化的特征。全市能源利用效率和低碳发展水平持  相似文献   

10.
《节能与环保》2007,(11):8-8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考察团就保定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到古城进行实地考察.这标志着保定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已经启动. 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选定了5个城市探索低碳发展的示范项目,分别是:上海生态建筑的示范城市;广州可持续交通的示范城市;攀枝花生物柴油发展之城;伊春生态保护低能耗发展之城;保定新能源制造业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