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冶里—亮甲山组硅岩成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系统取心井岩心样品的岩石学研究表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结晶白云岩中的硅岩并非交代成因,而是后期充填在由怀远运动(亮甲山期末)形成的淋滤孔洞的充填物,因为在硅岩内,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和孔洞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冶里-亮甲山组次生白云岩储集空间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薄片、扫描电镜、荧光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济阳坳陷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次生白云岩储集空间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其储集空间组合以裂缝——孔洞型为主,其成因受岩性、成岩后生作用、构造作用等因素的控制;储层发育是在岩性因素的基础上,叠加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和溶蚀作用改造的结果;溶蚀作用通常沿先存裂缝、角砾问残存孔缝或在微孔隙较发育的岩石中发育,使各类储集空间溶蚀扩大。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主要为一套厚层白云岩,其中发育大量的溶蚀孔洞,在裂缝沟通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利用渗透-回流模式,探讨了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认为在白云岩化作用的基础上,早奥陶世末期的怀远运动导致研究区发生区域性隆升,形成风化壳型溶蚀孔洞,但这些孔洞是无效的储集空间;经过后期断裂作用的改造,地层中产生大量的裂缝将其沟通,才能使白云岩成为有效储层;断层的发育又沟通了大气降水和湖水,对储层进行二次溶蚀改造.因此,该区断裂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4.
下古生界烃源岩中镜状体的成因及其热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中普遍存在镜状体,其成因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华北东部地区及湘西地区下古生界烃夺的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烃源岩中镜状体明显出现是在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9%以后;大量未熟和低熟腐泥型油源岩镜检分析均未见镜状体;镜状体的光性特征、成因特征和热演化特征均不沥青;在观察到的镜状体周围,有时可见到藻类体降解残迹。进而对爱泥尼亚奥陶系库同页岩进行热模拟实验,最终确认镜状  相似文献   

5.
四川宣汉地区吴家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宣汉地区吴家坪组发育薄层状硅质岩、条带状硅质岩以及似层状燧石结核等类型的硅质岩。以宣汉渡口镇羊鼓洞剖面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稀土元素∑REE总量相对较低,在岩性上有似层状燧石结核-条带状硅质岩-薄层状硅质岩递增的趋势。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具有低-中等δCe负异常、中等的Lan/Cen、Lan/Ybn和δEu多数为负异常的特点,显示硅质岩为大陆边缘-广海平原的成因环境。微量元素Co、Ni、As和Sb等元素反映出其非热水沉积的特点。综合露头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吴家坪组的硅质岩形成的环境以大陆边缘-广海平原环境为主,其中部分条带状硅质岩受较弱热水沉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但对其储层成因机制、演化历史以及矿物成岩演化对页岩气储层形成控制作用等的认识目前尚不明晰。为此,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结合盆地模拟和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分析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孔隙演化历史和矿物成岩演化过程,探讨了页岩气优质储层的类型和成因机制,明确了页岩气优质储层的发育层段。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层段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岩石类型对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的有机质孔隙最为发育,储集能力最强;②矿物成岩演化对页岩气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生物成因硅在早成岩阶段形成,并以微晶聚集体的形式与陆源碎屑硅、黄铁矿一起形成颗粒支撑格架,有效抑制了压实作用,保存了大量残留粒间孔隙,有利于页岩气优质储层的形成;③WF2—LM4笔石带(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硅质页岩具有"多藻控烃源、生硅控格架、协同演化控储层"的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结论认为,WF2—LM4笔石带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为页岩气优...  相似文献   

7.
春风油田沙湾组一段油层钙质胶结严重,使部分层段物性变差,降低了局部油砂有效厚度,增加了储层非均质性。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心、测井、镜下鉴定及微量元素实验资料,研究了钙质砂砾岩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在沉积后的成岩早期,来自北部扎伊尔山的高含铀量水优先沿厚度较大、原始渗透性好的水下河道和水下河道侧缘亚相进入油层,在水体较浅的氧化-还原过渡带,铀析出形成碳酸根离子,形成了砂砾岩体的钙质胶结,钙质胶结程度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水下河道及侧缘胶结厚度大,远离河道方向胶结厚度小。  相似文献   

8.
巴楚隆起西部剥蚀区先巴扎三维区鹰山组在加里东中期长期暴露地表接受大气淡水淋滤发生岩溶作用。以加里东中期岩溶古地貌为基础,结合精细相干和地震属性分析,对研究区古水系进行精细刻画,类比研究区与西克尔露头的岩溶特征,总结造成这种岩溶特征的成因。研究区地表各水系从干流到分支河谷发育且成熟而稳定,树枝状水系发育,表明该区具有丰富的大气淡水补给和良好的岩性-构造条件,地表岩溶相当发育;而地下水系主要以地表主干水系为排泄基面,其基本围绕地表水系分布且分支少,说明地下水没有形成系统的水文网络,地下岩溶的发育受到一定限制。研究区缺乏良好的径流和排泄系统,岩溶洞穴分布有限,以孤立分散洞穴为主,很少发育大的洞穴或暗河。地下岩溶发育程度低的原因包括岩溶发育不彻底、洞穴充填和溶蚀孔洞层发育。  相似文献   

9.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结合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的成因。结果认为:①该区主要有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两种白云岩成因类型,并建立了研究区鲕滩白云石化模式;②混合水白云石化从地表一直延续到浅埋藏期,是本区主要的白云石化成因类型;③埋藏白云石化主要是在早期混合水白云石化的基础上,对白云石化程度的调整和加强,多期白云石化作用的叠加形成了现今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广的鲕滩白云岩;④海平面的变化直接影响鲕滩所经历的成岩环境及后期的成岩流体性质,是控制鲕滩白云石化最主要的因素;⑤差异压实作用是埋藏期白云石化流体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开江-梁平海槽中泥页岩和滩后蒸发环境沉积物中高Mg2+/Ca2+比值的压实水,正是通过这种差异压实作用进入鲕滩储集体,为埋藏期白云石化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气藏类型为我国埋藏最深、以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为主的大型礁滩岩性气藏,勘探形势整体较好,然而其海相主要产气层上二叠统长兴组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气藏规模差异较大。为找出二者产能差异性的成因,对其储层、输导体系、压力系统及储源关系等特征进行了地质与成像测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结论认为:该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上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岩盖层分布稳定,长兴组与飞仙关组气藏气源均主要来自上三叠统吴家坪组(P2w)和龙潭组(P2l)烃源岩;储层特征上的差异导致长兴组主要为中高产气藏,飞仙关组主要为低产气藏;而输导体系、压力系统、储源关系的不同,也对富集程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中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及其演化程度(RO为0.5%~0.6%)和天然气特征(高含量烃类成份,高干燥系数,甲烷碳同位素较轻,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较重),认为该凹陷天然气符合煤成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特征,并指出该套源岩从白垩纪开始进入煤成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生成阶段,其气源贡献可延续至第三纪末乃至更晚。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奥陶系内部构造不发育,区域地震剖面以平行反射结构为主要特点,经对代表上马家沟组顶底界的T9、T10相位及其之间次一级相位进行分析,可在盆地北部划分出3个地震相区和11种地震相类型。不同的地震相类型代表了不同沉积相带或不同岩性组合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结构特征,通过对已钻区地震相类型的划分就可以探讨未知区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相的演变,并为优选勘探区块提供依据,根据盆地北部上马家沟组储集岩主要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惠断陷已有40余年的勘探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通过对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的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并结合具体地质条件研究后表明:德惠断陷二氧化碳组分主要为有机成因;农安气田埋深相对较浅的干气形成除与母质类型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天然气纵向运移过程中的分馏作用和泉三段的泥岩超压所致,而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天然气较干主要是因为来源于高过成熟生烃母质;德惠断陷天然气可以划分为油型气、混合气、煤成气和生物成因气4种类型,但以煤成气为主。认为德惠断陷深层营城组和沙河子组既聚集了部分未曾调整破坏的正常成熟气,又聚集了大量高过成熟阶段的天然气,油气源丰富,有望形成较大规模气藏,是勘探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及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岩心和薄片观察,塔河南缘S69—S76井的亮晶鲕粒灰岩和藻粘结灰岩与其它地区的微晶灰岩、亮晶砾砂屑灰岩及微亮晶砂屑灰岩形成对比,因而早奥陶世的沉积格局分界线应西移到库南2井—满参1井一线。依据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组合等标志,识别出下奥陶统有开阔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和台地边缘丘滩相3种沉积相类型;中上奥陶统为较深水陆棚相和潮缘沉积相。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将下奥陶统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两个二级层序;中上奥陶统划分为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低水位体系域。同时研究了层序和体系域的发育特征,初步确定了下奥陶统层序地层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上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干酪根的油气生成模拟实验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17  
本模拟实验主要对华北上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干酪根的热演化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上元古界下马岭组有机质具有某些新的热演化特征;同时,作者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中、上元古界油气生成演化模式,并确定了成熟度的指标界限,为中、上元古界有机质成熟度的划分和油气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及储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白云岩化可划分为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岩化、混合水(早期和晚期)白云岩化、埋藏压宾流(非脉状)铁白云岩化和构造热液(脉状)白云岩化四种成因模式.成岩早期混合水粉晶(颗粒)白云岩和中晶残余颗粒白云岩平均孔隙度2.64%,渗透率7.5×10-3μm2,是区内主要的储集岩,后生期铁白云石脉与油气藏分布具明显的一致性,发育H2O、CO2气液包裹体和烃类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是寻找油气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盆地北部近百件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的有机岩石学观察发现,碳酸盐岩中的沥青赋存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基质型和充填型。前者呈分散状、絮状和顺层分布状等;后者则主要为孔洞型( 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膏膜孔) 和裂缝型( 缝和线、构造缝等)。根据上述各种沥青赋存形式( 产状) 和烃类色层效应将这些沥青划属原生—同层沥青。并认为普遍存在的基质型沥青代表了碳酸盐岩中原始有机质的输入和向油气的转化( 形成原生沥青);而充填型沥青则指示了新生成油气的排驱和初次运移( 相应形成初次运移沥青) 。正是这种原生沥青和初次运移沥青的共同存在,对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确认提供了最直观可信的岩石学依据。此外,从原生—同层沥青含量和残余有机碳、热解生烃潜量等大致呈正相关变化中,进一步说明了原生—同层沥青含量可作为碳酸盐岩( 尤其是高演化碳酸盐岩) 烃源岩评价的重要指标。据此,对盆地北部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进行了生烃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一套缝洞发育的复杂储层。通过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资料的解释,结合对储集空间类型的分析,建立了各类储层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储层孔隙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在该区多口井的实际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分布特征、生储组合、室内成气模拟实验等实际资料,论证了奥陶系的天然气是属于热演化(降解-裂解)气。油气的产出,严格受有机质成熟阶段的制约。还应用牙形石色变指数将盆地内的奥陶系划分为成熟区(即CAI≤2的低值区)、高成熟区(即CAI为3~4.5的中值区)、过成熟区(即CAI为5~6的高值区)。盆地内已处于高成熟至过成熟早期阶段,因此勘探对象主要为天然气。但在川西北龙门山断褶带靠盆地一侧,可望钻获石油。最后,结合储集条件对勘探的有利地区进行了预测,认为应加强川东的高陡、高尖构造的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