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量、水温等方面对新集一矿111311工作面异常突水和突水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17#煤层顶板砂岩水、F038断层和附近裂隙充水以及少量13#煤层顶板砂岩水。  相似文献   

2.
庇山煤矿综采面在回采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为尽快治理水害恢复生产,必须分析其突水原因采取有效的水害治理措施.该矿依据井上下钻探资料,对工作面突水原因、突水水源、突水通道、突水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为矿井治理水害提供翔实、准确资料依据,对类似矿井水害的防治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下工程常常面临突水灾害的威胁,除了采动破裂导致岩层阻水能力丧失外,剪应力集中区内结构面错动引起地下水的导升亦是突水发生的重要机制,围岩的层状特征和岩性差异,使得某些位置的软(硬)岩层成为控稳优势层,以突水系数等经验方法为参照,通过对优势层及其组合特征的分析,明确其有利或不利的控稳机制,可为突水防治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水量、水温等方面,对新集一矿111311工作面异常突水水源和突水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17煤层顶板砂岩水,F038断和附近的列隙水以及少量的13煤层顶板砂岩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权台煤矿9106工作面底板突水概况,并阐述了该面底板突水机理及综合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6.
姬中奎 《煤矿安全》2014,(8):188-191
为了分析柠条塔矿S1210工作面突水的原因,阐述了周边矿井及柠条塔矿以往采掘中的水害情况,总结了S1210工作面的突水特征,叙述了突水后进行的勘探工作,研究了造成突水的突水通道、突水水源、突水补给条件及突水的差异性。分析认为,本次突水的通道为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直接突水水源为延安组砂岩水及直罗组砂岩水,其中直罗组砂岩水为主要直接充水水源,间接突水水源为第四系松散层水及烧变岩水;突水的补给条件好与地表风积沙地貌入渗系数大有关;研究认为,本次突水与周边矿井差异性较大与突水位置为直罗期古河流冲刷带有关。  相似文献   

7.
矿井突水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阐述了矿井突水征兆和突水水源的识别方法,总结了矿井突水预测的理论方法及监测技术.通过对突水预测方法的分析,认为采用渗流耦合力学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高性能微震监测技术将是突水预测预报研究的发展趋势.要进一步对矿井突水机理进行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各种预测方法和预测系统,对解放受水威胁矿层的开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前提条件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源,但是形成所谓突出动力的基本因素,不单是水压力本身的问题,它和采矿所引起的地压作用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应用光弹性模拟试验结果并结合现场实际观测,试图直观地反映出与突水有关的采面底板应力分市状况,为研究采面底板突水地压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一、采面底板地压作用的模拟模型 室内模拟研究的独特优点已在矿山岩体力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和现场实测相互配合,相互印证,提高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笔者认为,光弹性模拟试验方法对于分析开采所引起的底板突水有关的应力分布状况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具有直观、经济。实用等优点。 由于受各种地质和生产技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矿井突水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为了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达到安全、经济、高效的目的,在煤矿开采之前进行矿井突水预测很有必要,也具有显著意义。本文介绍了矿井突水预测的理论方法,如突水系数法、突水概率指数法、"下三带理论"预测法等,虽然每个理论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但是能够为突水预测提供理论的基础依据,为预防矿井突出事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水质、水量及水位等方面,对潘三矿17110(3)工作面突水水源和突水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工作面两次突水水均为第四系下部含水层,其中第二次空水水源为第一次的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