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温烧成硼分相生料乳浊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岭土、石英、长石、天然硼钙石、煅烧ZnO等为原料,制备了K_2O-Na_2O-CaO-ZnO-SiO_2-Al_2O_3-B_2O_3系统分相生料乳浊釉,在1140℃低温烧成,釉面白度可达85.8。分别研究了Al_2O_3、B_2O_3和ZnO含量对釉料乳浊度的影响,并通过对优化配方进行TEM、EDS及XRD测试分析,研究了其乳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含量降低,B_2O_3含量提高,釉面白度有增高趋势;釉层中均匀分散着大量粒径为100nm左右的球形液滴状乳浊粒子,其与基体之间的较大折射率差是釉面产生较高乳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以长石、石英、粘土、烧滑石、轻质碳酸钙、氧化锌、合成磷酸钙、萤石、硅酸锆等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一种在1270℃的温度下烧成的分相乳浊釉。探讨了组成对乳浊釉釉面质量的影响。采用XRD、TEM、显微硬度计以及色度计等测试手段对试样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烧成为1270℃时,其釉面白度、光泽度分别为83.6、103。通过对釉层的物相、显微结构分析可知,所制备的乳浊釉中形成了大量的、液滴大小在0.1~0.2μm、分布均匀的分相结构;同时存在硅酸锆晶体。乳浊釉的显微硬度为848.9 kg/mm~2。  相似文献   

4.
采用DSC、XRD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分相一析晶乳浊熔块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烧成制度对釉面乳浊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缓冷釉样的乳浊效果明显优于急冷釉样;而在晶体完全溶解的温度点保温会减弱釉面乳浊效果。不同组成对釉面光泽度影响的研究表明:引入高折射率的ZnO、CaO和MgO以及添加表面能很低的B2O3和P2O5都可以有效提高釉面光泽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组成对分相-析晶乳浊釉显微结构及釉面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B2O3和P2O5能促进分相形成,并且由于分相具有很小的表面张力而使其液滴易于长大.适量引入CaO能使液滴尺寸增大,体积分数提高,但过量引入会由于析晶而使体积分数降低.控制分相液滴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以及使釉中析出适量钙钠长石晶体可获得最佳的乳浊效果,而液滴过大或过小都难以获得较佳的乳浊效果.  相似文献   

6.
硼硅玻璃分相乳浊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丽达 《陶瓷》1995,(1):27-31
本研究利用玻璃分相原理,选用适用原料,设计了硼硅釉组成,在高温下形成两种不同玻璃相,利用它们表面张力的不同,在釉中形成微小液滴,经X衍射测定,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分析证明,这种分相釉是在硼硅酸盐玻璃中熔析出大量0.5~1.0μm的SiO2滴状相,其随釉中硅、硼量的增多而增加,随铝量的增高而减少,这种由熔滴作为乳浊粒子的现象即为液相乳浊。  相似文献   

7.
8.
组成及工艺条件对分相/析晶乳浊釉乳浊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秀兰  任强  王芬 《中国陶瓷》2005,41(5):26-29
以天然矿物原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合理的组成设计和工艺控制,使R2O-RO-Al2O3-SiO2-P2O5系釉在高温下发生分相和析晶,得到分相/析晶乳浊釉。XRD、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表明:在高骨粉区域以分相乳浊为主,其连续相为富铝、硅贫磷的硅酸盐玻璃,分散相是富磷、锌、镁贫铝、硅的磷硅酸盐玻璃,分散相粒子粒度约为0.3~0.8μm,且分布均匀,釉面白度80%、光泽度101%;在骨粉和滑石均较高的区域,得到分相和析晶共存的乳浊釉,析出的晶体以原顽火辉石为主,釉面白度85%、光泽度98%。  相似文献   

9.
无乳浊剂的分相乳浊釉是业内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分相乳浊釉的定义与机理,介绍了分相乳浊釉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各种分相乳浊釉的特点、性能、乳浊机理和不同组分对乳浊效果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分相乳浊釉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熔析/分相乳浊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秀兰  王芬  任强 《中国陶瓷》2004,40(5):20-22,29
概述了熔析/分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综述了熔析/分相乳浊釉的研究进展,并对乳浊釉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天然矿物原料,通过四角配料法优化组成制备出了无锆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乳浊釉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乳浊机理.结果表明:该乳浊釉中P2O5和B2O3促进釉分相,CaO和MgO促进釉析晶,分相与析晶结构并存,釉层中均匀分布着大量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的球形孤立液滴和细小的透辉石晶体,两者对可见光强的散射作用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优化出的乳浊釉白度可达80.2%.  相似文献   

12.
快烧无锆分相乳浊釉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适合一次快速烧成的R2 O(K2 O ,Na2 O) -RO(CaO ,MgO ,ZnO) -Al2 O3-B2 O3-SiO2 系统 ,通过优化组成设计及物理化学过程的控制 ,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 .实验结果表明 :快烧所得乳浊釉的分相结构中 ,一相富R2 + ,贫Si4+ ,B3+ 和Al3+ ;另一相则相反 .当(SiO2 +B2 O3)含量较高时 ,形成孤立液滴状分相结构 .釉面白度在 75以上的釉 ,其分相结构的共同特点为 :孤立相呈均匀分布的球滴状 (平均长短径比值z<1.2 ) ,其体积分数 φp 超过 3 5 % ,球滴的平均等效直径D落在 0 .15~ 1.3 2 μm范围内 ,接近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有利于强化乳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唐长沙铜官窑乳浊釉不含微米级的颗粒。暗场显微镜下发现其中含亚微米散射粒子。透射电镜和微区电子衍射确定了该乳浊釉的组成。显微图像仪求得了孤立小滴的粒度分布。化学分析了胎釉的组成。其组成与历代中国分相釉对比,具有分相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低成本快速烧成硼锆乳浊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设计合理组成,用硼镁石精矿取代硼砂、硼酸,制得了高钙含量熔块。将35%-45%的上述熔块用于配制1100-1150℃烧成的墙地砖乳浊釉,可以大大减少超细硅酸锆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文用XRD、DTA、SEM等手段对熔块及成釉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最近,探讨了赤万古炻器业界所使用的坯体原料的烧成性状,明确了制品发生“冷炸”的原因,同时,又以开发乳浊釉制品为目的。用出产于当地赤万古工厂用以制造炻器坯泥的原泥(有4种)和这些原泥经水簸后的水簸泥、半瓷器泥、氧化瓷器泥共36种进行原料配比。这些配合物都用球磨机加以24小时粉碎,  相似文献   

16.
中,高温钛乳浊釉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XRD、TEM、SAD及EDS等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TiO2及烧成温度对K2O-Na2O-CaO-MgO-ZnO-Al2O3-SiO2系瓷釉显微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180℃—1220℃烧成时,瓷釉中都存在分相与析晶现象,液滴相富含Ti4+、Ca2+、Zn2+,而基体玻璃相富含Si4+,析出的晶体主要为钛榍石。随烧成温度的提高,析出晶体的数量不断减少。另外,当TiO2加入量增加时瓷釉的分相程度、液滴数量及尺寸将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7.
王春玲  罗宏杰 《硅酸盐通报》1997,16(4):10-13,56
应用XRD、TEM、SAD及EDS等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TiO2及烧成温度对K2O-Na2O-CaO-MgO-ZnO-Al2O3-SiO2系瓷釉显微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140-1220℃烧 ,瓷釉中都存在分相与析晶现象,液滴相富含Ti^4+、Ca^2+、Zn^2+而基体玻璃相富含Si^4+,析出的晶体主要为钛榍石。随烧成温度的提高,析出晶体的数量不断减少。另外,当TiO2加入量增加时瓷釉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结构致密的Al N陶瓷,在Al N粉末中加入2%(w)的Y2O3,经细磨、造粒、成型烘干后,在热压炉内于氮气气氛中1 800~1 950℃分别保温1~4 h无压烧结制得Al N陶瓷,并研究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Al N陶瓷致密度、导热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添加Y2O3的Al N陶瓷的晶粒趋于均匀,显气孔率下降,致密化程度提高;当烧成温度为1 850℃,保温时间达到2 h时,Al N陶瓷的相对密度达到99.8%,热导率达到94.8 W·(m·K)-1。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国家建材局编制并通过专家审议的《建筑卫生瓷工业“八五”技术进步规划》提出,在八五期间综合耗能降低15%,其中烧成能耗降低20%;并指出低温快烧工艺是降低烧成热耗和缩短烧成周期的有效手段,所以本试验采用低温烧成卫生瓷,旨在开辟卫生瓷生产的新途径。本选题除了节能降耗以外,同时还考虑到以下几点: ①长期以来我们产品釉面白度低、乳浊度不高,不得不采用优质坯用原料。这样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