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猕猴桃加工过程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的变化规律。以新鲜猕猴桃果实为试材,主要观测温度、空气、光线对猕猴桃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遵循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同一加热时间下,还原型VC保存率在100℃时最低,氧化型VC保存率在60℃时最低;还原型VC受光线影响,见光下放置的猕猴桃果浆的还原型VC含量总是低于避光条件下的还原型VC,而氧化型VC却相反;在低温下,猕猴桃果汁和果浆的还原型VC保存率高于猕猴桃果片,但氧化型VC保存率却以果片的最高。氧化型VC是猕猴桃VC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猕猴桃VC在加工中的变化时,不能忽视氧化型VC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温度对苹果汁中维生素C降解的影响以及维生素C的降解动力学规律,采用可逆的一级反应模型,对加热温度30、40、50、60、70℃条件下苹果汁中还原型维生素C(AA)和氧化型维生素C(DHA)含量的变化及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的AA反应速率最大,DHA反应速率基本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可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其它降解途径速率常数变化不明显;AA无氧氧化速率与温度有一定关系,50℃的AA无氧氧化速率最大,70℃的AA无氧氧化速率最小;AA和DHA热降解反应活化能均低于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说明苹果汁中维生素C热稳定性较差。维生素C的降解主要是有氧氧化反应,苹果汁中维生素C无氧降解速率比有氧降解速率慢;温度升高,苹果汁中维生素C有氧降解速度加快,无氧降解速度变化不明显。在苹果汁加工工艺中应尽量隔绝氧气,采用高温(70℃)短时热处理。对成品苹果汁应采用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山被孢霉突变株12-2-2产花生四烯酸(ARA)的培养条件,选取温度、p H、摇床转速和培养时间为4个影响因素,以生物量、油脂产量和ARA产量为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高山被孢霉突变株12-2-2产ARA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p H;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26℃,培养时间7 d,摇床转速160 r/min,p H 8。在最优培养条件下,高山被孢霉突变株12-2-2的生物量为32.31 g/L,油脂产量为12.98 g/L,ARA产量为5.12 g/L。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四个区县的不同猕猴桃品种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县不同猕猴桃品种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水平存在差别。其中,万盛区红心猕猴桃和万州区红心猕猴桃中总糖含量相对较高,在10g/100g以上;万盛区黄心猕猴桃和江津区绿心猕猴桃中总酸含量相对较高,在8g/100g以上;万盛区红心猕猴桃、万盛区黄心猕猴桃和巫溪县红心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在55mg/100g以上;万盛区红心猕猴桃、江津区黄心猕猴桃和巫溪县红心猕猴桃中维生素E含量相对较高,在2.8mg/100g以上;江津区黄心猕猴桃和江津区绿心猕猴桃中钾、钙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在98mg/100g、27mg/100g以上;万盛区红心猕猴桃、江津区绿心猕猴桃和巫溪县红心猕猴桃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在0.11mg/g以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乳清蛋白的配体结合特性,将不同温度(45、55、65、75℃和85℃)热改性后的乳清蛋白与虾青素结合形成复合物,同时构建p H3.6和p H6.3 2个体系,对复合物中虾青素特性进行探究。与未经热改性的乳清蛋白-虾青素复合物相比,不同温度下的复合物在p H3.6和p H6.3 2个体系下,虾青素的热、光和氧化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在p H3.6下经75℃热改性后的乳清蛋白-虾青素复合物热稳定性最强,降解率降至23.3%;在p H6.3下经85℃热改性后的复合物光降解抑制效果最明显,降解率为91.3%,该条件下氧化降解率也达到最低30.6%。在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C、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对复合物中虾青素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茶多酚的保护效果最好,虾青素降解率最低至9.4%;而金属离子对虾青素稳定性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e3+>Cu2+>Fe2+>Na+、K+、Mg2+>Zn...  相似文献   

6.
选择200 MPa~500 MPa的压力,10 min的保压时间对猕猴桃、柑桔果肉饮料进行超高压处理,研究超高压处理的果肉饮料在不同储藏时间、不同储藏温度下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压力处理对猕猴桃、柑桔果肉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性较小,但随着储藏期的延长,不同压力处理的果肉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出现很大的差异,最大差异值达25.165 mg/100 g;同等压力下,4℃冷藏对维生素C的保留率远远大于室温(25℃)储藏,低温更有利于保存超高压果肉饮料中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7.
对婴儿配方乳粉在加工、冲调过程中氧化型维生素C(DHAA)、还原型维生素C(AA)及总量维生素C(AA+DHAA,以VC表示)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模拟体系中,AA及VC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6.49 kJ/mol和39.69 kJ/mol。冲调模拟过程中,温度对AA和VC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模型,对DHA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6.71,19.50,12.04 kJ/mol。  相似文献   

8.
以猕猴桃、苹果、绿甘蓝为原料制备复合果蔬粉,对复合粉加工工艺、配方设计以及品质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真空低温干燥法制得猕猴桃复合粉干燥时间最短为3.5h,猕猴桃:苹果:甘蓝较优质量配比为10:5:2;成品中:Vc 98.8 mg/100 g,总酸50.1 g/kg,还原糖18.2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9%。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吸水指数、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这4项评价指标能较好反映猕猴桃复合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软枣猕猴桃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维生素C,因其果胶含量较多,在果汁加工和酿酒过程中需要加入果胶酶进行酶解,以提高出汁率、出酒率。以软枣猕猴桃为原料,采用浆果果胶酶进行酶解,拉曼德酵母和帝伯仕酵母混合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酶解工艺对软枣猕猴桃发酵酒指标的影响,并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优化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010%、酶解温度55℃、酶解1 h,此工艺下软枣猕猴桃发酵酒出酒率为49.38%、维生素C含量为297.27 mg/L、酒精度为7.50%vol、还原糖含量为2.09 g/L、总浸出物含量为3.50 g/L、甲醇含量为172.10 mg/L。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华 《食品科学》1989,10(9):3-5
维生素C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失活。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因素有溶液的pH、温度及溶液中的某些金属离子。作者试验了3种常见缓冲体系和5种温度下维生素C的稳定性,6种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柠檬酸及其钠盐缓冲体系中最稳定,温度升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显著下降,Fe3+、Cu2+和Fe2+对维生素C的氧化失活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溶液中加入明胶浓度为0.51.0%时,对维生素C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纺织废水污染环境问题,文章对大环酰胺铁配合物氧化降解活性染料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温度为25℃,反应体系p H值11.5,Fe-TAML催化剂浓度为2.5×10-7mol/L,氧化剂双氧水浓度为2.5×10-4mol/L,反应30 min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30 mg/L的C.I.活性红2、C.I.活性黑5、活性深蓝M-R和C.I.活性黄2的催化氧化降解效率达到最大值,其脱色率分别为87.8%、98.9%、96.5%和96.9%,并且染料TOC和COD去除率大于25%。结果表明Fe-TAML/H2O2体系可以对活性染料污水进行氧化降解,并且染料的分子结构是影响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木瓜酒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宣木瓜酒主发酵条件采用了正交实验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主含糖量15%、酵母接种量10%、发酵温度25℃、硫酸铵浓度为1000 mg/L;该条件下出酒率为66.3%,酒精度为7.6%vol;宣木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主发酵前维生素C为95.2 mg/100g、总黄酮16.3 mg/100 g、齐墩果酸135 mg/100g.在主发酵结束时维生素C为81.3 mg/100 g、总黄酮15.9mg/100 g、齐墩果酸132 mg/100g.后发酵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为47.5 mg/100 g、总黄酮14.8 mg/100 g、齐墩果酸130 mg/100 g.发酵过程中总黄酮、维生素C、齐墩果酸含量明显下降,但相对含量仍很高.  相似文献   

13.
从广式腊肠中分离出四株乳酸菌,研究影响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因素,包括温度、p H、接种量和亚硝酸盐浓度。结果表明:四株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30℃时降解效率最高;p H范围为5.0~6.0,在p H 5.5时降解效率最高;适宜的接种量为1%~3%。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是:乳酸菌H21-4,H24-7和MH21-4在亚硝酸盐浓度为150 mg/kg时,降解效率最高。而乳酸菌XH-3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较高,在亚硝酸盐浓度高于200 mg/kg时,仍能有较高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4.
均相催化氧化降解PV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VA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高聚物,广泛存在于印染行业的退浆废水中.探讨了H2O2-均相催化氧化体系降解PVA的过程,以金属离子(Cu2+、Mn2+、Ni2+)为催化剂,分析了pH值、双氧水用量、金属离子用量、降解温度及时间对PVA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均相催化氧化体系降解90 mg/L PVA,Cu2+的催化活性高于Mn2+、Ni2+.在pH=3、80℃、双氧水0.6 mL/L、Cu2+15 mg/L的条件下处理40 min,降解率接近100%.而Mn2+、Ni2+催化体系的最高降解率分别只有48.1%、31.8%.  相似文献   

15.
以猕猴桃为原料,以pH值和感官评价作为检测指标,依次经过菌种筛选、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猕猴桃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该饮料在保藏期期间总酚酸、维生素C以及乳酸菌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适用于猕猴桃乳酸菌饮料的最佳菌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值5.0,加糖量10%,料液比1∶1(g∶mL),接种量106 CFU/g,发酵温度37 ℃,发酵时间2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总酚酸含量174.89 mg/100 g,维生素C 46.84 mg/100 g,pH值4.27,可溶性固形物18%,活菌数对数值9.96,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发酵条件对猕猴桃饮料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猕猴桃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复合菌种发酵制备猕猴桃饮料,以猕猴桃发酵饮料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并对猕猴桃饮料发酵前后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猕猴桃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液初始pH 5.5,发酵时间21 h,接种量为1.6%(v/v),该条件下发酵的猕猴桃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高达90.28%1.43%,较发酵前65.47%1.12%有显著提升(P<0.05);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黄酮含量分别由42.67%0.78%、(3.210.01) mg/mL提高到61.21%0.94%、(3.670.02) mg/mL;pH值由5.480.01降低到3.730.01;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由13.26%0.01%、(60.582.14) mg/100 g下降到12.98%0.01%、(58.391.22) mg/100 g,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最佳发酵条件下制备的猕猴桃发酵饮料抗氧化较强,总黄酮含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综合研究青虾离水15℃贮藏温度下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脂肪氧化(TBA)值、菌落总数、游离氨基酸值、质构及感官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虾品质开始下降出现在离水4 h左右,虾肉部位TVB-N含量增加到16.21 mg/100 g,硬度值下降41%,感官值下降到7.1分;离水6 h后青虾品质开始恶化,虾头TVB-N含量为20.13 mg/100 g,菌落总数显著性增加,硬度与弹性显著下降且感观评定得分已小于6.3分,接近腐败级。同时,青虾体内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药效氨基酸随贮藏时间延长呈显著性下降趋势。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得出青虾离水后15℃环境下6 h内加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荠菜中维生素C,使用混合分式析因设计(ConfoundedFractional Factorial)实验选出荠菜维生素C提取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荠菜中维生素C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荠菜中维生素C提取的显著因素为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1%草酸;料液比1∶10 (g/mL);超声时间12 min;超声温度32℃;超声功率100 W,在此条件下提取荠菜中维生素C的量为(54.88±0.22)mg/100g。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方程拟合度高,可用于预测荠菜中维生素C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采用H2O2为氧化剂,自制硅胶负载邻菲罗啉铁(Ⅱ)配合物[Phen-Fe(Ⅱ)]为催化剂,对罗丹明B(Rh B)进行催化氧化降解.研究了催化剂质量比和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初始p H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对Rh B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20 mg/L Rh B溶液,当Phen-Fe(Ⅱ)催化剂质量比为1∶1,用量为3 g/L,H2O2用量为0.6 g/L,在40℃和初始p H=11.0的条件下降解6 h,其降解率可达70%.研究表明,Phen-Fe(Ⅱ)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羽肉鸡冷鲜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羽肉鸡在冷鲜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1℃和4℃)下黄羽肉鸡理化参数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和4℃储存过程中,鸡肉p H值、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在-1℃条件下,储存第6 d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达到16.3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10 d达到22.40 mg/100 g,肉已变质。在4℃条件下,储存第4 d TVB-N的含量达到15.9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6 d TVB-N的含量达到24.91 mg/100 g,肉已变质。两种储存温度条件下粗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随氧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上升。在鸡肉色泽方面,在两种储存条件下,其亮度(L*)先上升后下降,红度(a*)逐渐下降,而黄度(b*)逐渐上升。说明-1℃比4℃储存能更好地保持冷鲜鸡肉品质。根据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以TVB-N、p H、TBARS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以色泽、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为参考指标,应用于冷鲜黄羽肉鸡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