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陶瓷艺术工艺的分类也随之越来越细,而陶瓷艺术的奇葩—薄胎瓷,其工艺也越见成熟,衍生出许多新型现代居室灯具。薄胎瓷灯具不仅美观,而且节约能源绿色环保,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转型应用",不仅使薄胎瓷这一古老技艺焕发青春,同时使中国现代居室灯具设计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里从中国传统薄胎瓷灯具的制作技艺、艺术特征、实用特征和在现代居室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科学阐述。  相似文献   

2.
当陶瓷问世不久,先辈们就发明了陶瓷装饰,虽是寥寥几笔,但从先辈们的主观意愿上是为了让陶瓷更美观,更有欣赏价值,因此先辈们在洁白的陶瓷上大显身手,创造发明了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粉彩装饰艺术瓷。粉彩艺术之美使陶瓷载体更丰富,更有表现形式。它凝集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审美特征、审美内涵,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而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一、粉彩装饰的形成与"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李华军 《陶瓷工程》2013,(10):12-13
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工艺美、彩绘美、釉色美、形态美等方面表现出与其它日用瓷品种不同的鲜明的美学特征,彰显其自然之美和现代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张萍 《陶瓷研究》2010,(4):43-43
<正>一、粉彩工艺近况及其艺术发展趋势粉彩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色泽晶莹,粉润柔和,秀丽雅致。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并享有"东方瑰宝"的盛誉。装饰是陶瓷作品的"灵魂"。陶瓷艺术的美虽然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工艺紫砂壶已经有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方式。近百年来都深受中国审美特征的文人雅士的喜爱,积极参与才有今天紫砂艺术的日益成熟。紫砂壶的形态之美,是世界上所有器具中最为丰富的,老话说得好:"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造型艺术的美和形态之多,文化气息的丰富都是与任何陶瓷品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陶瓷的种类非常丰富,可谓琳琅满目,而釉下五彩瓷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作为众多陶瓷装饰艺术品门类中的一种,在其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醴陵出产的釉下五彩瓷凭借其五色斑斓的色彩层次、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精工细雕的工艺技术以及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如今在世界享有着极高的声誉。本文则从美学角度出发,从工艺美、题材美、造型美、功能美、精神美这五个美学要素来浅谈釉下五彩瓷的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林晓雪 《陶瓷》2023,(11):75-77
嵌瓷是潮汕闽南地区别具一格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承载着地方居民价值观念、社会实践、文化底蕴,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我国传统手工艺与时代发展脱节,陷入传承与发展的困境。笔者研究探讨了如何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有效地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嵌瓷艺术的有机融合,助力嵌瓷艺术进入当代市场,推动传统工艺与大众艺术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嵌瓷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的陶瓷美术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面对"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每一个瓷绘者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或秉承家学,或师受名门,或自学成才,或另辟蹊径。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当然决定瓷绘者的艺术道路及其发展,因为陶瓷艺术不仅在技艺上有高低之分,在品位上也有雅俗之别。新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殊荣、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副馆长陈敏于瓷绘上独具造诣,他主攻《婴戏图》人物画。近年来成绩斐然,其艺术  相似文献   

9.
从绞胎陶艺看当代"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的绞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的特殊品种,以其独特的肌理效果和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陶瓷家族中的一朵奇葩.而古代文人崇尚"君子和而不同"也使"干胎千面,表里如一"的绞胎瓷器在众多瓷种中脱颖而出,成为"君子瓷"的代表.在倡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传统绞胎陶艺也随着科学技术和审美文化的发展而焕发新生,并以其材质美、肌理美、意境美而倍受当代人的青睐,成为新时期"和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锔瓷工艺在古瓷片上的应用,探析古瓷片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重组建构。  相似文献   

11.
诚德轩     
正诚德轩品牌,2003年由三苏后裔苏元阳先生创立于千年瓷都景德镇,秉承"零瑕疵努力,为了您"的理念不断发展,坚持"纯手工制瓷,追求零瑕疵。全国统一零售价,逐年增值5%-20%",成为景德镇高端陶瓷生活品牌。经过多年来对传统的探索和积累,诚德轩旗下拥有"苏公窑""诚德轩""元佳窑""元薪号"四大品牌,以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提供更丰富的陶瓷产品与服务,展现景德镇陶瓷传承之美、工艺之美与生活之美。诚德轩传承景德镇自宋以来最精湛的制瓷工艺,创作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瓷器作品,公司坚持纯手工制瓷,从拉坯、利坯、彩绘、烧制等数十道工序均手工完成。2007年,诚德轩在业界首倡产品零瑕疵理念,并保证所有诚德轩品牌上架产品零瑕疵品质。  相似文献   

12.
就当今景德镇整个新彩瓷艺术发展状况而言,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依然是新彩瓷发展的主流。在体现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同时,艺术家们把新彩瓷创新的视角转向材料性能、工艺、烧成技术。新彩材料潜在性能的挖掘、工艺手法的综合利用,是新彩瓷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途径,而"技"与"艺"的交融将成为景德镇新彩瓷发展的必然前景。  相似文献   

13.
自然、文化为紫砂壶艺术创作提供了诸多灵感,展现了中国审美的特质。"花开富贵"是中国传统吉祥图画,此件紫砂壶作品从还原自然之美入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认知与文化认知,以文化寓意烘托外在表现,在自然、文化与紫砂壶工艺的交融中彰显作品艺术个性,传达美好的艺术、生活愿想。  相似文献   

14.
绿地粉彩花卉瓷因釉层色调特殊性及兼具单色釉瓷釉色美及彩绘瓷绘画装饰美,相对于普通白地粉彩及其他色地粉彩而言,在审美风格上又以其自然纯净之绿作为花卉图案,“留白”多了份沉静梦幻。为从理论角度对清末绿地粉彩花卉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及实证研究法从器型与色釉、绘画装饰等方面,重点针对同治、光绪年间绿地粉彩花卉进行了一定程度研究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清末绿地粉彩花卉在延续前代风格基础上,其艺术特征不单局限于色地、装饰题材及绘画笔法某个单方面要素,而在于多方面审美要素之结合展现。可以说,一件优秀的绿地粉彩花卉瓷,包含了陶瓷器型、釉色、粉彩装饰及美术绘画四大方面的审美特色及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冯思雨 《陶瓷》2024,(1):48-50
陶瓷艺术是造型、装饰、材料、结构、工艺等多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晶。陈设瓷与主要以实用为主的日用瓷不同,而是以观赏为主,包括瓶、尊、屏、瓷板画、薄胎碗、雕塑制品和属于日用陶瓷范围的某些高级精细品种。笔者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翻阅相关各类权威文献资料,并提取其中所有关于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人物装饰的图像,将这些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到数据整理表格。通过对装饰题材、装饰工艺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对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发现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人物装饰在题材上趋向展示女子之美与风俗传承主题,在工艺上反映了综合装饰的繁荣与粉彩作为主流的现象,在表现形式上既延续传统又力求探索的趋向。探析当时陈设瓷人物装饰的主要特征和主流审美趋向,为人物装饰的研究和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东陶瓷》2021,44(2)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刻瓷"工艺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与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缝隙间生存,既要传承好此技艺的精华,又要融合现代元素和审美理念来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怎么把创新与传承融合好,是大多数传统手工艺的一个整体性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刻瓷艺术这门技艺发展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探索研究传统手工艺未来如何创新与发展,如何在完整继承其文化脉络与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探索发展和创新创造"刻瓷"艺术,同时也总结我国传统文化、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和传承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工艺博大精深,技艺精湛,凝结着高超的集体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优秀组成部分,凭借其丰富的造型、奇妙的釉变、多样的装饰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成为文化史上一朵奇葩。陶瓷绘画是泥、釉、坯、瓷胎、色料、火与绘画结合的艺术。现代陶瓷绘画以特殊的陶瓷材料作为主要创作媒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体现了中国制陶工艺的精湛与审美品味。"春归壶"以独特造型配以精致装饰,营造出"春归"的自然之气,在多重工艺配合中形成了创意之美,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漆艺于汉代起大量传延至韩国,在当代,韩国漆艺跻身世界前列,漆艺质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优于中国。韩国现代漆艺在民用中追求至善之美,在时尚中传达极致之美,在宗教中寻觅至静之美,在自然中演绎精细之美。韩国漆艺美学思想昭示:漆工艺不仅是传统工艺本身的问题,还关乎"文化立国"的经济立场与艺术身份的层面。  相似文献   

20.
锔匠王老邪     
六元  龚为 《中华手工》2012,(7):86-87
不按常理出牌的民间锔瓷大师,江湖人称"王老邪"。其实,他飞来飞去至各地,是另一种形式的"走街串巷"。在他的不断讲述中,锔瓷这门技术,正以艺术的姿态被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