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4)
农民是我国农村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因此通过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来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当前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昭文 《小城镇建设》2006,(3):28-30,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生产发展”是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二是要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这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五是要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民。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有着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统筹安徽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和节约土地、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农民文明素质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按照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农村劳动力60%以上是妇女,她们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解决好农村妇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规划建设要突出农村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音 《城乡建设》2008,(5):61-62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合理地进行新农村规划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4)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必须将注意力转到人的身上。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为例,探讨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培养新型农民存在的困难,并对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建设"美丽中国"、"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下,媒体如何创新农村题材报道,更好地反映农村之变、农民生活之新?媒体如何积极地投入到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媒体的力量支持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3)
<正>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核心领导的党建组织,对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也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农村党建工作是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重点,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中坚力量。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5)
<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帮助。现阶段基层地区的农民群众整体素质较低,不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没有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足的认识,不管是国家和地方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就需要我们采取必要措施,实现文化建设与农民发展的有效互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的现状,然后论述了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5)
<正>一、发展农村房地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是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而根本解决长期存在的"三农"矛盾问题。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性意义。(一)发展农村房地产业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大举措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标志之一。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有的地方还在滑坡。在政府扶持下加快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3)
<正>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高,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我国的农村建设发展步伐在逐渐加快,新农村建设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很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推动作用。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能够加快农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一、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提高农民素质的意义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快速的融入到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农民、农村消防工作,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我国的新农村消防建设,就是一个农村消防村镇化管理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保障和改善9亿农民消防安全的重要切入点,这无论对提高我国农村公共消防安全水平,还是对整个中国的消防安全大环境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0)
<正>农村集体资产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使农民共同富裕的必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不仅能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升农民满意度与获得感,还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情况,探究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策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情况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农村实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建设,把农村变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之中,农村集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通过工作实践,笔者就温州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的发展最终要靠农民自己来驾驭.为了更好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好农民,就要及时了解当前农民的生活和精神现状,尤其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思想问题,新农村建设才能够获得持久的内在动力,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我们就当前农民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薄弱,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江苏徐州地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根据公共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配置的原则,对徐州地区农村公共设施配置的项目、配置标准、设施布置方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9)
<正>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的决定因素已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依靠科学技术,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前提,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1)
农村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如何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自富带富作用,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但当前农村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薄弱,财力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6)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农村经营体制组织和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