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面向分布式发电系统的CIM扩展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IEC 61970标准《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实现了能量管理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无缝集成,但是IEC 61970没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文中对原有 IEC 61970中的CIM进行扩展,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的CIM,实现了包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完整的电网信息模型,并应用于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发电能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电力市场和新能源发电的不断发展,研究分布式发电的能量管理技术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网络拓扑,阐述了分布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的基本策略和光伏阵列发电预测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分布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发电单元的输出电能预测和储能单元的实时状态确定运行模式,采用模糊控制实时调控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和幅值,实现了系统运行成本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直流微网系统能量管理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基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蓄电池储能的多电源直流微网系统。归纳总结出了系统的九种工作模式,提出了包括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和直流微网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策略。根据分布式电源、电网、负载和蓄电池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并完成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多电源供电的微网系统运营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多微网系统的能量协调是其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针对多微网系统的能量协调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分层控制方案,采用JADE(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平台构建包括单元层、单微网层、多微网层和配网层的层次化多代理系统框架,给出了多微网系统的能量协调过程和优化目标,利用代理的自治性和协作性,实现稳态运行时微网内部、多微网之间的能量协调。以一个多微网系统为例,讨论了各Agent的功能及各Agent之间的交互,验证了所建立的基于MAS的分层控制方案的有效性,适用于多微网系统能量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对于电厂机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润滑油压低故障是润滑油系统重要的报警信号。针对汽轮机润滑油压低故障,利用模糊Petri网理论,建立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模糊Petri网故障模型。经过对模型的推理计算,得到汽轮机润滑油压低故障产生的各个原因概率。通过与电厂润滑油系统故障原因的实际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电厂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中储能系统能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进行研究,根据两种储能装置的特点和剩余容量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状态,将储能系统的工作模式分类,并对每种工作模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发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自身的优点,保证系统内部的功率平衡,减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功率波动对外部电网的冲击,并实现孤岛运行.最后通过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新能源管理系统可看成一个实际的多代理系统( Multi-Agent System,MAS),以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JADE)平台作为开发环境,给出了能量管理系统的结构、数学模型及性能指标,引入包含蓄电池的Generation agent,定义了各Agent的行为,建...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协调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对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从风光输出功率特性和电量的角度对两种能量产生的电能进行协调控制,从而达到更加高效利用两种能量的目的。该控制方法在双BUCK电路的基础上使用两级可控开关管,处理器根据实时的风能太阳能以及负荷情况,控制这两级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时调节风能和太阳能的充电时间比例,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两种能量。利用Matlab分别搭建了风力发电机、光伏阵列和蓄电池的模型并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风光互补发电更有效地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大规模接入清洁能源分布式发电,因此,加快发展这项技术很有必要。首先通过介绍智能电网,引出了其关键技术之一的微网技术,然后简要分析了系统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并对各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着重对主流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包括主从控制、电流/功率均分控制以及频率/电压下垂控制。最后,总结对比了各种方案的优劣并提出展望,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对智能电网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32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将对电网运行、控制和电力市场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整合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元件和负载的微网技术将是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网技术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全面阐述了微网在运行、控制、保护、经济性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微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深入探讨了微网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指出孤网运行下的微网可以为重要负荷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电能。  相似文献   

11.
刘栋  陈允平  沈广  樊友平 《高电压技术》2006,32(6):90-93,121
为了描述电力系统恢复过程,提出了基于UML的电力系统恢复过程建模方法,使用类图表示参与电力系统恢复的主要元件的静态特性,使用状态图表示各元件的动态特性。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提出了将UML模型转化为赋时Petri网的方法,将UML模型的操作转化为Petri网中的变迁,将UML模型中操作的输入、输出及约束表示为Petri网的库所。以IEEE RTS-96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易于对电力系统恢复过程进行模型化分析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并网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共直流母线型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采用双向直流变换电路拓扑结构,提出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母线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并利用实验测试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系统电压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接入位置对系统电压的影响,运用这种方法找出了系统电压的支撑点和薄弱点,并得出结论:从电压支撑点接入分布式电源对系统电压影响效果最好。对某些薄弱母线,确定了无功补偿量,同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其电压进行调整。最后,通过对EPRI-36节点系统的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并网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无功控制将对电网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有功、无功解耦控制方法,可在容量范围内实现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无功控制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  相似文献   

15.
在分布式发电装置与电网并联运行模式下,通过分析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负荷"特性,提出基于功率电流双环控制策略的逆变系统。通过合理选取功率控制环、电流控制环、软件锁相环的PI控制器参数,可以使得分布式发电并网逆变装置具有良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Matlab仿真模型表明,该控制系统能较好地维持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恒功率电压源的拟负荷外特性,控制灵活,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微网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下垂控制方法存在难以使微网负荷功率按照分布式电源容量合理分配的问题,为此在分析功率分配机理基础上,针对含多个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不影响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前提下,通过引入有功扰动项使负荷无功功率可按照分布式电源容量实现精确分配。同时,为保证系统输出频率和电压均稳定在额定值或偏移很小,基于一致性和输入/输出线性化理论,在分布式电源多智能体网络拓扑结构下设计分布式非线性协同下垂控制器,弥补有功扰动引起的系统频率和电压的波动。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晏维 《江苏电器》2016,(10):1-5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接入模式和运行方式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影响,从可靠性评估涉及的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及评估方法三方面阐述多类型DG接入对配电系统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充分体现DG与配电系统之间的一体性和相互作用机理,为后续对含有DG的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