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清华附中郑东学校体育馆为例,对预应力空心楼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楼盖、钢桁架+混凝土板楼盖及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等常见大跨度楼盖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设计要点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了综合训练馆楼盖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大跨度楼盖和篮球馆楼盖采用钢桁架+现浇混凝土板大跨度楼盖的设计方法。针对大跨度楼盖结构存在的舒适度和振动问题进行论述,并分别提出验算及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汪四新  聂建国 《钢结构》2014,29(12):44-47
通过大跨度双向钢-混凝土井字组合梁的实际工程应用,结合设计与施工过程应力跟踪检测结果分析,消除了结构设计人员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支座半刚性节点受力状态的顾虑;同时通过同类结构的方案比选,验证大跨度双向钢-混凝土井字组合梁结构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结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佐 《建筑技术》2010,41(12):1111-1113
通过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工程中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实例,介绍组合梁的特点和基本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用于大跨度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广泛应用,组合梁的抗火性能和设计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关于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研究文献还不多。对国内外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以及高温下栓钉的受力性能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此外,还对国内外常用的几个规范中关于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设计方法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用一个算例计算了组合梁的临界温度并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工作可为开展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和进行组合梁抗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足尺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参数分析,量化自燃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及抗剪连接度等参数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评述,进而提出钢-自燃煤矸石混凝土组合梁抗弯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随自燃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相比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自燃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为50%和100%的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1.1%~2.6%和2.2%~5.4%、抗弯刚度分别降低3.6%~4.7%和8.3%~10.0%;自燃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及抗剪连接度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存在耦合影响,随着抗剪连接度的增大,自燃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对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增大、对组合梁抗弯刚度的影响降低;提出考虑取代率和抗剪连接度影响的组合梁设计方法,可有效预测钢-自燃煤矸石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且与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方法的预测精度相近。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梁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奇  刘坤  王玉华 《钢结构》2011,26(2):20-22,5
结合某工程大跨度钢一混凝土组合梁设计,通过对混凝土楼板和钢梁上、下翼缘厚度的优选分析,针对组合梁中混凝土翼板厚度和钢梁截面的选取方法以及梁柱连接和梁梁拼接的节.k设计与构造措施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到目前为止 ,我国在钢 -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方面的研究工作仍然较少 ,为了给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对国际上有关钢 -混凝土组合梁疲劳的试验研究、计算方法以及相应规范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评价 ,可供在进行组合梁疲劳方面的试验研究、设计和制订规范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晶 《建筑结构》2012,(3):33-36
结合武昌火车站站房大跨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介绍了大跨井字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系楼盖的主要设计思路,并介绍了大跨度楼盖舒适度的计算方法和复杂节点的构造措施。通过跨高比、用钢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大跨度井字形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应。工程实践表明,这种大跨度组合楼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吴泽  周杨 《重庆建筑》2012,(11):16-18
通过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综合办公大楼工程中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实例,介绍组合梁的主要受力特点和关键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用于大跨度楼盖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此外,闭口式压型钢板具有优越的结构断面性质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推广     
《福建会堂大跨度 (3 5 m)预应力钢 -砼组合梁楼盖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省二建共同完成的《福建会堂大跨度 (35m)预应力钢 -砼组合梁楼盖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于 2 0 0 0年 4月 2 3日通过了省建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经鉴定 ,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福建会堂国际会议厅楼盖采用预应力钢 -砼组合梁结构。该课题结合福建会堂工程实践 ,从设计、施工、科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 ,通过模型试验对理论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提出了 35m大跨度预应力钢 -砼组合梁的设计计算方…  相似文献   

11.
魏燕玲 《特种结构》2005,22(3):91-94
本文根据大跨径、大制作段及后加临时支撑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计算,结合工程实际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各控制点位移,临时支撑及永久支撑的反力变化效应进行了分析.而文中工程根据分析成果及实测变形监控数据,通过双控原则采取措施调整后,使这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顺利建成,完全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要求并为类似工程获取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大跨度梁,分别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钢骨混凝土梁、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计算,并对其受弯承载力、挠度、裂缝、梁高度、用钢量等技术指标加以比较。对比结果表明,大跨结构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减轻自重、提高材料使用效益、提高抗震性能、降低造价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进一步加深工程师对此类组合结构的工作机理、特性、应用方面的认识,并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跨径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刚  张大伟  张文君 《钢结构》2012,27(2):30-34,23
介绍某跨径61m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设计。为保证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详细的方案比较和计算分析。由分析可知:对于大跨径组合梁,可以采取在跨中附近设置临时墩的施工方法,使设计更经济,也能保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同时还能保证地面道路的正常通行。通过与槽形截面比较,组合梁的钢梁采用方便施工的箱形截面。收缩徐变使钢-混凝土组合梁发生应力重分布现象,将引起钢梁应力增大;温差荷载在组合梁梁端至跨中的一定范围内产生水平剪力,设计抗剪连接件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在借鉴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沉井施工工艺,研究了钢梁作为钢模板结构和作为组合梁顶板结构一部分的全过程受力机理,提出了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在沉井顶板结构中应用的技术方案,并以内净空跨度6 m的顶板结构为例,开展了组合梁板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现浇结构相比,组合梁板结构的施工工期短,但在设计时应考虑防水、结构耐久性等问题;组合梁中钢梁的横向布置间距可从l0/3处开始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大学大型室内体育馆楼面梁分别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两种方案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将结果进行分析及经济比较,对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和稳定性分析对组合梁的结构设计很关键,但组合钢梁上翼缘受混凝土楼板约束,其稳定性分析应与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自由梁弯扭失稳不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采用限制绕弱轴的长细比的方法,未能考虑楼板作用,不适用于组合钢梁稳定性分析。此外,在连续组合梁的负弯矩区,局部稳定性问题也要考虑。结合深圳北站站房楼盖组合梁的工程实例,采用GB50017—2003和欧洲规范EC4,对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组合钢梁进行弹性屈曲分析,进一步确保了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悬臂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桥,具有自重轻、跨径大、彻底解决常规PC箱梁腹板裂缝问题、造型轻盈美观等特点,目前在日本被广泛应用,常用于跨径较大的跨河桥梁结构设计,但我国采用该技术建造的波形钢腹板桥并不多见,且大跨、宽幅的波形钢腹板桥尤为较少。本文依托前山河特大桥工程实例,对该桥悬臂施工工艺做了详细介绍,为后续大跨、宽幅波形钢腹板桥的施工工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成权 《山西建筑》2014,(33):161-162
依据国内外相关规范,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活载的受力特性,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组合梁结构设计中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和稳定性分析很关键,但由于组合钢梁上翼缘受混凝土楼板约束,其稳定性分析与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自由梁弯扭失稳不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限制绕弱轴长细比的方法,未能考虑楼板作用,不适用于组合钢梁的稳定性分析。此外,在连续组合梁的负弯矩区,局部稳定问题也要考虑。结合深圳北站站房楼盖组合梁的工程实例,采用我国规范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欧洲规范EC4,对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 2000对组合钢梁进行了弹性屈曲分析,进一步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所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