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宝  李静 《通信世界》2011,(38):26-26
增强TD-SCDMA网络的上行能力,可在有限的无线带宽资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数据业务的业务质量和业务带宽,提升网络竞争力。3G网络相对于2G无线传输速率高很多,微博、手机上网等迅猛增长的数据业务要求3G网络的上下行都能提供良好支撑。目前TD-SCDMA的高速数据业务只由HSDPA和HSUPA来承载,但由于HSUPA终端的成熟度问题导致HSUPA功能仍没有规模商用,因此高速的数据业务下行可以使用HSDPA,但是上行只能使用R4的DCH信道承载。现有TD-SCDMA网络的小区时隙配置一般为2:4,因此上行带宽资源(DCH)非常容易受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TD-SCDMA多载波HSDPA的技术特点,分析了HSDPA技术新引入的信道,论述了HSDPA的组网及载波配置方案,通过对比TD-HSDPA不同的组网方案,给出了典型的TD-HSDPA信道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通过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快速凋度等关键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网络侧必须配置仅供HSDPA用户使用的PDSCH码道,因为PDSCH码道的共享性和普通R4码道的专用性,TD-SCDMA系统中必须在建立小区的时候建立PDSCH码道,一旦某些码道被HSDPA占用就不能再在这些码道上接入普通的R4业务。但系统对HSDPA下行流量的需求是时变的,因此固定不变的PDSCH码道配置就有可能造成码道资源的浪费。本文从侧重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MS自适应算法的HSDPA动态码道分配方法,可以由系统根据当前下行数据流量自行调整HSDPA码道配置,提高了TD-SCDMA系统中HS-PDSCH物理信道的利用效率和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TD-SCDMA多载波HSDPA的技术特点,分析了HSDPA技术新引入的信道,论述了HSDPA的组网及码道配置方案.在对比了TD-HSDPA组网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了典型的TD-HSDPA信道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丁海煜  刘佳 《电信科学》2008,24(4):52-56
HSDPA是TD-SCDMA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在对HSDPA、AMC、HARQ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TD-SCDMA HSDPA覆盖、容量、时隙和载波配置等关键无线规划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TD-SCDMA多载波HSDPA的技术特点,论述了HSDPA的组网及载波配置方案.其中主要对比了TD-HSDPA不同的组网方案,并给出了典型的TD-HSDPA信道配置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D-HSDPA的覆盖及容量情况,并给出了系统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是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上、下行链路业务量不平衡的特点提出的,能够大幅提高下行传输速率。在R5版本中WCDMA和TD-SCDMA分别引入了HSDPA。两系统中的HSDPA技术在MAC层、物理层和技术上有一致性,但同时二者在物理层信令参数、物理信道种类、时隙调整、技术和整体性能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而差异的产生源于WCDMA和TD-SCDMA系统本身特点的不同。主要阐述了WCDMA和TD-SCDMA HSDPA的异同,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TD-SCDMA与TD-LTE共模,TD-SCDMA现网下行和上行4:2的配比,决定了TD-LTE只能使用普通子帧3:1、特殊子帧3:9:2的时隙配比,特殊子帧无法发送数据,降低了小区的吞吐率。在不改变TD-SCDMA和TD-LTE普通子帧配置方式的前提下,利用TD-SCDMA的UpShifting技术,将TD-LTE特殊子帧配置为9:3:2,既保证了两系统上下行时隙交叉,又充分利用特殊时隙提升了小区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TD-SCDMA演进与多载波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TD-SCDMA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更好地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及大规模组网能力,TD-SCDMA开始向多载波方向进行增强和演进.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未来演进和发展趋势,提出了TD-SCDMA演进的四阶段;然后重点讨论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特征,分别对不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和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进行了介绍,并对多载波TD-S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TD-SCDMA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更好地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及大规模组网能力, TD-SCDMA开始向多载波方向进行增强和演进。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未来演进和发展趋势,提出了TD-SCDMA演进的四阶段;然后重点讨论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特征,分别对不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和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进行了介绍,并对多载波TD-S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1.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在数据业务方面引入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新技术,用户下行理论数据吞吐量可以达到每时隙560kb/s。由于TD-SCDMA技术可以采用灵活的上下行时隙配比,同时考虑到数据业务多发生在室内环境中,因此在组网方面,可以考虑室内外采用不同的时隙配比,即室内2:4、室外3:3分配时隙,但是不可避免会造成同频组网下室内外时隙的互干扰,为此文章作者进行了TD-SCDMA室内外不同时隙配比互干扰测试,结合本次测试,对TD-SCDMA系统室内外不同时隙配比同频互干扰测试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TD-SCDMA室内外不同时隙配比同频互干扰条件下的组网推荐策略。  相似文献   

12.
TDD-CDMA, globally recognized as the basis for Chinese 3G, is designed for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3G mobile services. As a time-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TD-SCDMA works in unpaired frequency allocations, supporting the flexible allocation of uplink/downlink slots in one carrier, and adapting to the different system loads between uplink and downlink. Dynamic time slot allocations make it more spectrally efficient than paired uplink/downlink carriers. Consequently, TD-SCDMA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radio spectrum through optimal adaptiv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rder to support peak rates of 5 Mb/s or higher, the TD-SCDMA standard is enhanced via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mode. In this article the properties and strategies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are introduced, and the differences in admission control, power control, handover, load control,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and adaptive HSDPA techniques between TDD-CDMA and the conventional FDD-CDMA system are analyzed. Some advanced strategies and architectures for TDD-CDMA RRM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 Since uplink multi-user detection (MUD) and smart antenna (SA) techniques are adopted in TD-SCDMA, the RRM algorithms based on MUD and SA are investigated further. In addition, these advanced RRM algorithm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OPNET-based dynamical system-level simulator.  相似文献   

13.
HSDPA技术是提高3G网络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为了使TD—SCDMA系统与其它系统相比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多载波HSDPA技术,将HSDPA技术与多频点技术相结合,通过多载波捆绑提高TD—SCDMAHSDPA系统中单用户峰值速率。介绍了多载波技术方案的设计原则和URAN侧设计和TD—SCDMA多载波HSDPA标准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R4和高速下行数据接入(HSDPA)的混合组网方式是目前比较合理的组网方式,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并降低管理维护和优化的复杂度,是主流运营商倾向的组网方式。文章提出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系统级仿真手段可以对基于TD-SCDMA的R4与HSDPA业务混合组网前后系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通过优化HSDPA业务信道发射功率、调度算法、无线资源管理(RRM)算法等多种手段可以提升混合组网后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是我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它和CDMA2000、WCDMA同为ITU确定的3G三大主流标准。首先简要介绍了TD-SCDMA系统的特点,然后分析了TD-SCDMA的增强型技术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是3GPP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它大大地增加了下行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最后介绍了TD-SCDMA的长期演进(LTE)。  相似文献   

16.
TD-SCDMA网络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国际通信标准,国家在大力推动其发展。在2∶4的时隙配比下,网络单用户上行最大带宽仅为128 kbit/s,制约了视频监控业务发展。本文提出采用HSUPA及多流技术提升网络性能,以解决网络上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并设计实现了基于TD-SCDMA网络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