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贮藏能维持果蔬采后品质,但冷敏型果蔬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冷害,严重影响果蔬的贮藏品质和贮藏期。草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于调节果蔬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延缓采后果蔬的成熟衰老过程,还能减轻采后冷敏型果蔬低温贮藏中冷害的发生。该文主要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渗透调节物积累、糖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等方面综述了草酸处理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机制,以期为草酸在控制采后果蔬冷害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后果蔬低温贮藏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温贮藏是控制和延长采后果蔬贮藏品质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适的低温贮藏会造成采后果蔬冷害的发生。作者从采后果蔬低温贮藏冷害的研究现状出发,分别从影响冷害的因素(内、外因)、冷害的机理及症状、冷害发生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尤其关注冷害对采后果蔬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防止和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措施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关于采后果蔬低温贮藏冷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因其呼吸跃变的特点,采后在室温下会出现呼吸高峰与乙烯释放高峰,极易腐烂,不耐贮藏。冷藏是延长桃果实贮藏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桃果实的冷敏性,长期的不适低温易使桃产生冷害,引起果肉革质化、组织絮败、褐变、固有风味损失等品质劣变问题,成为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目前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冷害对桃果实细胞膜、细胞壁代谢、抗氧化系统及精氨酸代谢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机制归纳了桃果实采后冷害控制技术,旨在为桃果实采后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果蔬的生理及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采后NO处理果蔬,对延缓成熟、减轻冷害和增强抗病性的效果,概述了NO抑制果蔬成熟衰老,通过激活抗氧化体系、维持能量水平、保护细胞膜和调控CBF抗冷途径增强抗冷性,通过杀伤病原菌、调节次生代谢过程、病程相关蛋白和抗病基因的表达提高抗病性的作用机制,同时对NO在果蔬采后基础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如何维持/增加果蔬采后抗氧化活性是当前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研究的热点问题,光辐射技术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物理保鲜方法,对果蔬采后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简要综述光辐射技术主要的光源类型及可能的保鲜机理,重点阐述光辐射对果蔬采后抗氧化物质(VC、多酚类物质、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活性的调控作用,并对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解析;最后就目前光辐射技术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非热处理技术,近年来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研究热点在UV-C对鲜切果蔬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鲜切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利于果蔬贮藏的生理生化和品质特性改变,导致其食用品质和商用价值下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鲜切果蔬抗氧化系统主要由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维生素类等物质组成非酶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组成酶促抗氧化系统,共同发挥对鲜切果蔬贮藏品质的调节作用。本文介绍了UV-C和鲜切果蔬的特点,综述了UV-C对不同鲜切果蔬中非酶抗氧化系统和酶促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探究果蔬鲜切伤害条件下,UV-C处理对果蔬抗氧化系统响应机制的影响和鲜切果蔬贮藏品质特性影响的机理,并为UV-C在鲜切果蔬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温贮藏引起果蔬冷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蔬在不适低温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可造成果蔬的贮运损失,使其食用品质下降。综述了果蔬在低温下贮藏时冷害发生的症状、机理,并重点介绍了抑制果蔬冷害的几种措施,其中包括温度调节、气调贮藏、化学物质处理等,最后提出减缓和控制低温冷害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邢颖  徐怀德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23):401-407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果胶酶存在于天然植物组织中,可以催化果胶分解,进而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使得果蔬硬度下降。在贮藏过程中影响果蔬软化的因素主要有乙烯、Ca2+及温度等。常见的果蔬保鲜技术包括有物理、化学及生物保鲜技术,不同的保鲜技术对果蔬软化的机制不同。本介绍了果胶的结构及果胶酶的分类,同时总结了影响果胶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常见贮藏保鲜技术对果胶酶的影响,为果蔬贮藏保鲜过程中抑制软化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果蔬冷害化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贮藏是延长果蔬保鲜期最为有效的保鲜方式之一。但冷敏性果蔬低温贮藏时容易产生冷害,严重影响果蔬品质,是限制果蔬保鲜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控制冷藏果蔬冷害发生、延长其保鲜期提供的实用技术措施,本文综述了果蔬冷害发生的症状及化学方法控制果蔬冷害发生的研究进展,包括1-甲基环丙烯、茉莉酸甲酯、γ-氨基丁酸、一氧化氮、甜菜碱、草酸、苹果酸、水杨酸等化学物质在果蔬冷害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的影响规律,对0~20℃的贮藏温度下,在贮藏时间15d内的黄瓜果实的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黄瓜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处理时间有关,而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下,黄瓜细胞组织受损程度及与冷害发生的关系。研究发现,0℃下的渗透率最高,渗透率变化最为明显,渗透率增量最大。表明贮藏温度越低,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越明显,出现跃变的时间越早,则黄瓜冷害发生得越早;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随之增加,冷害随之加重。同时,适当的变温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抑制冷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果蔬采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失衡造成氧化胁迫,加速品质劣变,破坏其商业价值。文章以ROS代谢与果蔬贮藏品质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低温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延缓果蔬采后品质劣变的作用;同时,从转录调控角度综述bHLH、WRKY及NAC等低温响应转录因子参与果蔬采后抗氧化作用,进而揭示低温延缓果蔬品质劣变的抗氧化转录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旨在为开展果蔬采后品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及进一步阐明果蔬采后成熟衰老和品质劣变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果蔬成熟度是影响其抗冷性的重要因素,不同成熟度的果蔬由于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细胞内含物(可溶性固形物、糖、钙、脯氨酸)含量、各类相关代谢活动(呼吸代谢、乙烯代谢、活性氧代谢、膜脂代谢)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抗冷性。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果蔬的采收成熟度与抗冷性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确定果蔬更适宜低温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以及减轻果蔬贮藏冷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低温贮藏是果蔬采后贮藏的关键手段,可以有效地延长果蔬的贮藏期,但当对冷敏感的果蔬在较低的温度下贮藏时会产生低温胁迫引起氧化损伤,造成果蔬机体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破坏,导致活性氧的积累从而造成果蔬机体的衰老与死亡。热处理作为有效的贮前预处理技术,适度的热胁迫会激活植物细胞中的信号传导途径,促进活性氧清除系统,有效上调采后果蔬低温贮藏期间活性氧清除能力。该文综述了热处理对采后果蔬低温贮藏期间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旨在为贮前热处理技术减轻采后果蔬低温贮藏期间氧化损伤、冷害现象的更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86-1哈密瓜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分别对1、3、5℃贮藏条件下86-1哈密瓜果实的冷害症状、冷害指数、冷害率、细胞膜相对透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系统观察、统计与测定。结果表明:86-1哈密瓜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持续时间有关,1℃贮藏条件下,86-1哈密瓜果实冷害出现的时间较早,果实的冷害指数、冷害率及细胞膜相对透性较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下降较快,可滴定酸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贮藏有利于维持86-1哈密瓜果实的品质,5℃贮藏果实虽未发生冷害,但后期品质劣变较快,腐烂较重。  相似文献   

15.
间歇升温是减轻核果类果实冷害的一项有效技术。本研究比较了间歇9d和14d两种升温方式对低温贮藏期间"红宝石"李冷害发生程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间歇升温方式均显著降低了果实冷害,经49d贮藏后,两种间歇处理的果实冷害指数和褐变指数均为对照的一半。但两种间歇处理之间差异不大。14d间歇还更好地维持了果实细胞膜的透性,延缓了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由此表明,14d间歇更适宜于减轻"红宝石"李的果实冷害,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 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 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肉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与其细胞壁组分降解密切相关,冷害指数与离子结合型果胶 (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 关;且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 (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EL)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变化不平衡或活力提高是导致冷藏 橄榄果实细胞壁结构解体、细胞壁代谢异常、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与成熟度Ⅰ、Ⅲ和Ⅶ的橄榄果实相比, 成熟度Ⅴ保持较低的果实冷害指数及冷藏中后期果肉PME、PG、β-Gal和CEL活力,延缓冷藏中后期果肉水溶性果 胶、ISP、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认为,成熟度Ⅴ的橄榄果实可较好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 有效减轻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番木瓜冷害及抗氧化系统影响,将番木瓜果实分别置于1℃、6℃、11℃和16℃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的冷害情况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番木瓜果实对于冷害温度敏感性不同,贮藏温度处于11℃时即发生冷害,6℃下冷害情况最为严重,随着冷害的发生,果实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迅速升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至冷害后期,果实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并发生腐烂。但1℃贮藏期间,"中白"番木瓜果实相对膜透性、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却很低,POD、SOD和CAT活性降低幅度小,且不易发生冷害。  相似文献   

18.
果蔬茶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存在产后损失大,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果蔬茶贮藏加工过程的品质调控,是减损增值的关键。本文综述果蔬茶贮藏加工过程中颜色、香气、滋味、质构和营养品质调控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果蔬茶品质劣变的贮藏生物学基础,绿色贮藏加工技术对果蔬茶品质调控的基础理论,果蔬茶营养物质生物利用度提升和健康效应机理等3个方面,指出多维度解析品质调控机制,绿色加工技术集成创新,多学科交叉与智能化的新方向、新理念、新趋势。本文将为果蔬茶贮藏加工品质调控相关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刘兴华和陈维信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发行的《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三版)教材已与读者见面。该书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具有结构新颖、理论基础扎实、实用性强等特点。本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适用性,主要阐述了果蔬采后的生理作用、易发生的病害和虫害,据此提出了抑制生理作用、控制病虫危害的贮藏方式、运输与冷链流通技术、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等。教材编写队伍力  相似文献   

20.
以菜豆角为试材,研究了场强为-100kV/m和100kV/m的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ElectrostaticField,HVEF)处理对菜豆角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下,不同场强方向高压静电场处理都能降低菜豆角的冷害指数和锈斑指数,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菜豆角的冷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高压静电场处理下菜豆角的细胞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观测发现,冷害温度下高压静电场处理组菜豆角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MDA)累积程度都有显著降低。说明高压静电场能抑制冷害的发生,其原因可能在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有效地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并减轻膜脂的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