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 要:目的 揭示沙田柚不同部位酚类物质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 提取沙田柚油胞层、白皮层、囊衣和籽中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单体酚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确定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沙田柚各部位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酚为主,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变幅分别为2.01~13.28 mg GAE/g DW和3.79~15.2 mg RE/g DW,油胞层和白皮层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囊衣和籽。从沙田柚各部位鉴定出柚皮苷、橙皮素、甜橙黄酮、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共6个单体酚,柚皮苷是各部位中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且以白皮层中含量最高。沙田柚各部位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变幅分别为7.6336~69.26 mmol TE/g DW和116.9~625.111.69~62.51 μmol TE/g DW,甜橙黄酮是各部位发挥FRAP活性的重要成分,而柚皮苷是各部位发挥ORAC活性的重要成分。结论 沙田柚副产物,尤其是果皮(油胞层和白皮层),是天然酚类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琯溪蜜柚果汁为对象,研究柚苷酶处理对柑橘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Fe3+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它们与抗坏血酸、总酚、柚皮苷和柚皮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原果汁对照、酶处理对照和酶处理果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8,22.4,22.0 g/100 g;清除·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5,3.7,3.2 g/100 g;Fe3+还原能力值分别为18.8,14.2,14.3 mg抗坏血酸/100 g;它们的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40.2,37.8,34.3 mg/100 g,总酚含量分别为44.4,31.4,38.9 mg/100 g,柚皮苷含量分别为56.9,48.0,0.8 mg/100 g,柚皮素含量分别为0,0,24.3 mg/100 g。抗坏血酸、总酚和柚皮素对琯溪蜜柚果汁的3种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柚皮苷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而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柚苷酶处理能显著增加柑橘果汁·OH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柚苷酶处理过程中的热、光和氧等会引起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降低,从而导致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3.
5种柚汁中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种柚汁中黄酮类物质、VC的含量.并用FRAP、DPPH及ABTS三种方法对其抗氧化能力做出评价.通过比较,得出佛柚汁中的柚皮苷含量、VC含量和总酚含量均为最高;除胡柚汁外,其他柚汁均未检测到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佛柚汁的抗氧化能力最强.酚类物质和VC则是柚汁中最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4.
以3种不同的青稞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水、60%乙醇、60%甲醇、60%丙酮、95%乙醇、100%甲醇、100%丙酮)对青稞进行提取。对各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进行测定,同时采用3种抗氧化方法: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ABTS)和总抗氧化能力(FARP)评价青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和60%丙酮更有利于青稞多酚的提取。藏青2000的各溶剂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普遍高于相应溶剂的循化蓝青稞和香格里拉绿青稞。藏青2000的60%丙酮提取物含有最高的总酚含量,达到211.92mg GAE/100g DW;在60%乙醇提取时具有最高的总黄酮含量,达到60.11mg RT/100g DW;在60%乙醇提取时具有最强的DPPH清除能力,达到80.08%;而用60%丙酮提取时,具有最强的ABTS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达到了1.85,9.28 mmol TEAC/100g DW。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FRAP法与DPPH、ABTS法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综上表明,青稞富含总酚成分,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珍珠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珍珠花抗氧化活性总黄酮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分别采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珍珠花抗氧化活性总黄酮化学成分并测定主要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珍珠花抗氧化活性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120 min、超声时间30 min,总黄酮含量(65.23±0.06)mg RT/g DW;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TE当量值为(0.16±0.01)mmol TE/g,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72.00±2.00)μg/m L,铁离子还原能力(0.37±0.02)mmol Fe2+/g。从提取物中鉴定到5种化合物,分别是咖啡酸、芥子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其中紫云英苷含量为(507.55±0.04)μg/g DW。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方名柚果肉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10 种重庆地方名柚成熟果实囊衣、汁胞2 个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类黄酮、酚酸组分和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测定、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3 种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囊衣的总黄酮含量和类黄酮含量较高,‘琯溪蜜柚’总黄酮含量最高达10.97 mg/g,类黄酮中地奥司明含量最高,均值为1 000.72 μg/g,其含量最高为‘五布柚’,达到2 366.77 μg/g;汁胞的总酚含量和酚酸含量较高,‘真龙柚3号’总酚含量最高达8.84 mg/g,酚酸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均值为1 040.16 μg/g,其含量最高为‘长寿沙田柚’,达到1 325.89 μg/g。利用DPPH法和FRAP法测定2 个部位抗氧化活性,汁胞高于囊衣,ABTS法则囊衣高于汁胞。综合抗氧化能力指数表明,‘琯溪蜜柚’囊衣、‘梁平柚78-8’汁胞的抗氧化活性最强。通过本研究,不仅能够了解重庆地方名柚果实囊衣、汁胞部位酚类物质组分和含量,同时为柑橘酚类物质的应用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柑橘果品营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结球白菜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ABTS+·清除法四个抗氧化指标对不结球白菜的5个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考察了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并对活性最强部位进行了脂质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除水相外,不结球白菜其他4个极性部位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与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乙酸乙酯相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的EC50值分别为(0.64±0.05)、(1.17±0.12)、(1.02±0.15)、(0.78±0.07)mg/m L;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能力最高,其总酚的含量为(151.32±1.87)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为(32.97±0.56)mg rutin/g DW;10 mg/m L的乙酸乙酯相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的抑制率达到62.11%,对H2O2诱导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51.26%。实验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睡莲花茶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睡莲花茶的加工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睡莲花朵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温度的热风干燥、不同功率的微波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采用FolinCiocalteus法、NaNO2-Al(NO3)3-NaOH法检测各样品的总酚、黄酮含量,采用清除自由基法(DPPH·、ABTS+·)与铁离子还原法(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样品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睡莲花,干燥速度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400 W微波干燥的样品总酚含量、DPPH·与ABTS+·抗氧化能力最高,分别为187.72 mg GAE/g DW、386.92 mg BE/g DW和162.37 mg BE/g DW,70℃热风干燥的样品黄酮含量最高,为65.58 mg RE/g DW,不同干燥处理的样品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P0.05),与其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P0.05)。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相比,400 W微波干燥效率高,能较好的保留睡莲花茶中酚类物质,使其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效地从红凤菜中提取分离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NKA大孔树脂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测定各阶段样品的DPPH IC50、ABTS IC50、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大孔树脂的30%乙醇洗脱物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 IC50为31.5μg/m L,ABTS IC50为15.1μg/m L)、总酚含量较高(22.8%)、未检出黄酮苷元成分,50%乙醇洗脱物抗氧化活性较高(DPPH IC50为42.1μg/m L,ABTS IC50为33.2μg/m L)、总酚含量最高(26.3%)、总黄酮苷元及总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8.7%和33.7%);50%乙醇洗脱物经聚酰胺柱层析得到的黄酮苷结晶Ⅰ、Ⅱ及其母液干燥物,其抗氧化活性、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提高;DPPH IC50与总酚含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883*)。结论红凤菜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与其总酚含量显著相关,依次采用NKA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柱层析可有效地富集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柚皮苷-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冬英  姚开  何强  石碧 《中国油脂》2005,30(4):30-33
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对3种柚皮苷-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3种柚皮苷-金属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柚皮苷-铁(Ⅲ)配合物、柚皮苷-锌(Ⅱ)配合物和柚皮苷-铜(Ⅱ)配合物;柚皮苷-铁配合物和柚皮苷-锌配合物对亚油酸的过氧化反应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柚皮苷-铁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抗坏血酸,而柚皮苷-铜配合物对亚油酸过氧化反应表现出较大的促进作用.柚皮苷与铁盐或锌盐形成金属配合物后其抗氧化活性得到提高,不同柚皮苷-金属配合物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以及酸提醇沉法分别提取柚叶、柚皮、柚肉、柚籽中精油、总黄酮和果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Na NO2-Al(NO3)3法和咔唑-硫酸法分别对精油成分和总黄酮、果胶含量进行分析。通过精油、总黄酮和果胶的总还原力及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能力的测定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滤纸片扩散法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柚皮中精油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柚肉中果胶含量最高;柚皮精油共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77.96%),β-月桂烯(12.40%)和β-蒎烯(2.14%);柚三种活性成分(精油,总黄酮和果胶)均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DPPH·的IC50(清除率达到50%时的浓度)分别为1.53%、0.07%和0.2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3种受试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活性,且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对受试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该研究结果为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回收再利用以及生物杀菌剂、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蓝莓叶中的活性物质,采用Folin-Cioeaile法、三氯化铝显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应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体系及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莓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溶剂极性的减小而减小.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和ABTS+·的EC50分别为(12.78±0.10)、(6.35±0.03) μg/mL,抑制β-胡萝卜素淬灭IC50值为(25.33±0.02) μg/mL.含量测定显示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264.67±0.29)mg/g,而甲醇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最高,为(68.94±0.08)mg/g,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差别较大,总酚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提示水可作为蓝莓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优选溶剂,而总酚和黄酮含量可作为蓝莓叶抗氧化提取物的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8种不同产地甜橙皮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皮中多酚、黄酮、单宁和VC含量最高,其含量分别为7.60mg GAE/g·样品干重、4.57mg RE/g·样品干重、17.90mg TAE/g·样品干重、17.86 mg/g·样品干重。同时,麻阳冰糖橙皮也展现了最高的铁离子还原能力[(81.50±0.93)μmol TE/g·样品干重]、很高的DPPH·清除能力[(15.77±0.64)μmol TE/g·样品干重]和ABTS·清除能力[(77.70±0.75)μmol TE/g·样品干重]。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这4类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甜橙皮中的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橙皮苷、柚皮苷、橙皮素、川陈皮素和桔红素,其中以橙皮苷含量最高[(2.63±0.21)~(4.65±0.33)mg/g·样品干重]。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将8种甜橙分为三类,第Ⅰ类:永兴冰糖橙、洪江冰糖橙、麻阳冰糖橙和浏阳脐橙;第Ⅱ类:石门冰糖橙和石门脐橙;第Ⅲ类:麻阳脐橙和邵阳脐橙。尤其以第Ⅰ类的多酚、黄酮、单宁和VC含量高,铁离子还原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较强。甜橙皮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区分不同产地甜橙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法评价黑莓籽体外抗氧化活性,Folin-Ciocalteau法测其总多酚含量,Na NO2-Al Cl3比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相关系数法分析其总多酚、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强的DPPH自由基[IC50=(41.93±4.05)、(64.75±5.89)μg/m L]和ABTS自由基[IC50=(2.91±0.46)、(3.18±1.01)μg/m L]清除活性,较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Trolox当量=(2348.73±2.78)、(1262.55±31.58)μmol/g],石油醚部位具有ABTS自由基[IC50=(21.85±0.61)μg/m L]清除活性和较弱的铁离子还原能力[Trolox当量=(123.59±10.01)μmol/g]。3个部位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2分别为0.6832、0.2596);总多酚含量与还原铁离子能力(Trolox当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2=0.990)。可见,黑莓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将11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的皮、肉、籽三个部位分离并研磨,依次提取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结合态成分;用铁还原能力(FRAP)试验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TPC),分析FRAP、TEAC、TPC之间的关系,并依据FRAP、TEAC和TPC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葡萄皮、肉、籽FRAP范围分别为(112.86±5.98)~(658.93±28.63)、(6.89±0.39)~(79.04±3.10)、(723.61±29.20)~(1608.34±66.55)μmol Fe (Ⅱ)/g DW,TEAC范围分别为(37.56±1.17)~(374.52±15.90)、(3.02±1.02)~(32.50±1.75)、(440.00±19.61)~(887.38±36.18)μmol Trolox/g DW,TPC范围分别为(12.09±0.40)~(73.12±4.28)、(1.51±0.13)~(9.37±0.35)、(74.01±1.46)~(133.53±1.43) mg GAE/g DW。此外,对于不同溶解性部分,其FRAP、TEAC、TPC为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结合态部分。FRAP、TEAC、TPC两两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 0.05)。结论:不同葡萄品种、不同葡萄部位、不同溶解性部分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别较大。葡萄皮、肉、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且这些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中,同时具有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不同品种红枣冻干片的理化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分析7个品种红枣冻干片的总酸、糖、VC、环磷酸腺苷(adenosine cyclic 3,5-monophosphate,cAMP)、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利用Unscramble10.1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红枣品种的理化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骏枣的总酸、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3.47 mg/g DW、11.94 mg GAE/g DW、24.08 mg/g DW和4.33 mg/g DW;冬枣的果糖、葡萄糖、VC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50.31、235.49、10.42 mg/g DW和2.57 mg RE/g DW;灰枣的蔗糖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422.91、786.75 mg/g DW;骏优2号的cAMP最高(600.92μg/g DW);骏枣的抗氧化能力最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力分别为25.09、63.69μmol TE/g DW。  相似文献   

17.
以三华李鲜果及其盐渍凉果果胚为原料,研究盐渍加工对三华李游离酚和结合酚的含量组成、抗氧化活性及生物可及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华李鲜果游离酚和结合酚分别为14.81 mg GAE/g DW和9.25 mg GAE/g DW,盐渍加工显著降低三华李游离酚的含量(65.90%),显著提高结合酚的含量(45.84%),改变了三华李单体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降低表儿茶素、槲皮苷、槲皮素己糖苷和原花青素B2等单体酚的含量,提高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等的含量。盐渍显著降低三华李游离酚的DPPH和ABTS抗氧化活性,提高了结合酚的DPPH抗氧化活性。鲜果与盐胚多酚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9.50%和34.80%。研究结果为相关凉果产品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和螯合力测定法六种抗氧化模型对藏茜草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提部位外,藏茜草其它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强,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32.03±1.74)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和(173.53±1.75)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6±0.01、0.17±0.01、(0.24±0.02)mg/m L和(1.75±0.23)μg/m L,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的EC50为(0.11±0.01)mg/m L。藏茜草的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桑树叶片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作降糖和降血压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与活性成分含量有关。评价桑叶提取物不同生物活性,包括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抗α-淀粉酶活性。方法:采用SPE(固相萃取技术)将多酚粗提液分离纯化为花色苷、非花色苷多酚和水层三个组分,采用HPLC-PDA和HPLC-ESI/MS2对桑叶中的多酚物质进行系统地定性和定量。利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三种方法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福林酚法、pH差异法和比色法测定桑叶提取物总酚、总花色苷和总原花青素含量。结果:桑叶中共鉴定出6种花色苷、42种非花色苷多酚,其中,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和原花青素衍生物含量很高;桑叶中总酚、总花色苷和总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4.09 mg GAE/g DW、0.17 mg C3G/g DW和17.24 μg PA2/g DW;多酚粗提液、花色苷、非花色苷多酚和水层对α-淀粉酶活性的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8.31、13.70、0.25和12.00 mg/mL,由此看出非花色苷多酚的抗α-淀粉酶活性最高。结论:桑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色苷显示出最高的抗氧化活性。这些数据可以为蒙古桑叶用作功能食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脉冲辐解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橙皮苷和柚皮苷与羟基自由基(·OH)的瞬态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N2O饱和的4.9×10-5 mol·L-1的橙皮苷、5.2×10-5 mol·L-1的柚皮苷水溶液经脉冲辐解分别产生了橙皮苷酚氧自由基(特征瞬态吸收峰320nm)和柚皮苷酚氧自由基(特征瞬态吸收峰310~340nm);反应的袁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8.38×105s-1和6.48×105s-1.橙皮苷和柚皮苷可有效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还从结构上探讨了橙皮苷和柚皮苷的抗氧化活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