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樟芝液态发酵胞外多糖产量,本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对11种氮源和5种碳源进行初选,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显著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最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胞外多糖的产量。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60 g/L、酵母浸粉16 g/L、维生素B1 1 g/L、KH2PO4 0.75 g/L、MgSO4·7H2O 0.77 g/L、初始pH=5.0、装液量120 mL/500 mL、接种量18%、27 ℃、10 d、100 r/min。该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1.23 g/L,较优化前提升了71%。优化后多糖产量有大幅提高,可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樟芝真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麸皮、蛋白胨、MgSO4·7H2O、VB1、葡萄糖、酵母膏、KH2PO4。7种为影响樟芝真菌液体培养的影响因素,分别以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为目的产物进行L18(3^7)正交试验,综合以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为目的产物进行樟芝真菌液体培养的正交试验分析后得出,樟芝真菌液体培养时的适宜培养基为:麸皮40g/L、葡萄糖25g/L、蛋白胨4g/L、MgSO4·7H2O 0.4g/L、酵母膏2.0g/L、KH2PO4 0.6g/L、VB10.01g/L。  相似文献   

3.
齐善厚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2):1672-1674
利用醇沉法和超滤法分离提取经发酵后的樟芝胞内胞外多糖,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实验检测分离得到的各组分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经超滤分级处理后,樟芝胞内胞外多糖的总得率达18.18%,相对于乙醇沉淀法多糖得率提高了56.99%,显著的提高了樟芝胞内胞外多糖的得率;小鼠实验显示,利用超滤法获得的分子量大于1000 kD、100~1000 kD以及小于100 kD的六个樟芝多糖胞内胞外组分均能显著地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作用,表明,超滤法能显著提高发酵后樟芝胞内胞外多糖提取产量,其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多糖活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制的磁场设备,以樟芝为研究对象,以菌丝体生物量提高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低频交变磁场对樟芝液态发酵的影响,确定最优磁场参数,并借助扫描电镜,对比常规液态发酵和磁场辅助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微观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当磁感应强度为80 Gs,磁处理初次介入时间为接种3 d后,每天磁处理时长为4 h时,磁场对樟芝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在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提高率为15.87%,多糖增长率为24.26%,总三萜增长率为26.8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磁场辅助樟芝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体比常规液态发酵菌丝体表面更加粗糙,结构更加松散,褶皱更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低频交变磁场辅助樟芝液态发酵可以提高其菌丝体生物量、多糖和三萜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提高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方法 .方法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樟芝液体发酵条件中的温度、转速和接种量对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 胞内多糖总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13 r/min、接种量21%;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20 r/min,接种量22%,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提高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方法。方法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樟芝液体发酵条件中的温度、转速和接种量对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胞内多糖总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13 r/min、接种量21%;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20 r/min、接种量22%,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香菇作为载体,Na2SeO3为添加的硒源,优化富硒香菇多糖的发酵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培养基pH、硒灭菌方式、硒添加时间、硒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富硒香菇多糖的影响,并通过 Box-Ben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发酵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得到富硒香菇多糖,并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其抗氧活性。结果表明:当培养基pH调至4.16,发酵至第162 h时,向发酵液中添加7.97 mg/L过滤除菌的Na2SeO3溶液,发酵11 d,富硒香菇胞内多糖提取量可达到71.54 mg/100 mL;当培养基pH调至4.01,发酵至第191.5 h时,向培养基中添加6.68 mg/L过滤除菌的Na2SeO3溶液,发酵11 d,富硒香菇胞外多糖提取量可达到853.96 mg/100 m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富硒香菇胞内多糖 > 香菇胞内多糖 > 富硒香菇胞外多糖 > 香菇胞外多糖。硒的添加不仅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及多糖的累积,同时也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8.
樟芝菌液态发酵合成安卓奎诺尔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卓奎诺尔(Antroquinonol)是药食两用真菌樟芝子实体中的特征代谢产物之一,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然而,在普通液态发酵条件下,樟芝菌丝体无法合成Antroquinonol,作者在添加前体物质和效应物促进樟芝液态发酵合成Antroquinonol的基础上,对其培养基以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添加大豆油和辅酶Q0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对樟芝菌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的种类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米粉50 g/L,氮源为大豆粉6 g/L和玉米浆粉8 g/L。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 H 6,接种量为体积分数10%,发酵温度25℃,摇床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Antroquinonol的产量可以达到170.34 mg/L。  相似文献   

9.
富硒灵芝液态深层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灵芝作为富硒的载体,进行富硒灵芝液态深层发酵实验,研究灵芝对无机硒的生物转化能力。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富硒灵芝液态深层发酵条件如摇床转速、接种量、pH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灵芝能在含有低浓度亚硒酸钠(50~200mg/kg)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在菌丝体内富集硒。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富硒灵芝菌丝体干质量为38.0g/L,菌丝体硒含量为1568μg/g,总富硒量为59584μg/L。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灵芝富硒发酵最佳条件,探讨灵芝菌丝体硒多糖对小鼠运动疲劳活性的影响。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分析硒多糖的抗疲劳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富硒发酵条件为:Na2SeO3浓度39 mg/L,摇床转速185 r/min,温度28℃,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体干重12.47 g/L,富硒率96.87%,硒多糖386.52 mg/L,多糖中硒含量93.58 mg/kg。硒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力竭游泳时间,降低小鼠体内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肝糖原(HG)、肌糖原(MG)含量,提高骨骼肌细胞中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从而缓解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综上,本研究通过富硒发酵获取的灵芝菌丝体硒多糖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疲劳活性,有深入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蚕蛹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本研究以蚕蛹蛋白为原料,通过纳豆菌液态发酵制备蚕蛹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采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对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组合下获得的蚕蛹肽进行体外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蚕蛹肽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0 mL、蚕蛹蛋白添加...  相似文献   

12.
夏永军  张贤芳  许赣荣 《食品科学》2012,33(11):185-189
分析樟芝液态发酵菌丝体中的活性代谢产物Antrodin C,并以此化合物为目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分析,对樟芝液态发酵产Antrotin C培养基进行统计学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黄豆粉和MgSO4对Antrodin C的合成影响最为显著。在葡萄糖 72.0g/L、黄豆粉 5.91g/L、MgSO4 0.614g/L时,樟芝液态发酵产Antrodin C最大预测值为178.59mg/L。验证实验Antrodin C实际产量达到(177.83±0.32)mg/L,表明实验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实际发酵产Antrodin C情况。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樟芝液态发酵Antrodin C产量比优化前(95.72mg/L)提高了85.8%。  相似文献   

13.
樟芝真菌深层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氧浓度直接影响樟芝真菌菌体生长和产多糖情况.通过调节转速和通气量,将溶氧浓度控制为15%~20%,菌丝体生长较快,还原糖消耗速率和菌体得率明显提高,菌丝体产量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7.48g/L和19.20g/L.  相似文献   

14.
樟芝多糖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浓度、剪切力、加热时间p、H值、冻融变化、盐离子浓度等对樟芝多糖黏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樟芝多糖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多糖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最佳溶解温度为40℃,加热时间以0.75 h为宜;pH、冻融变化、NaCl、蔗糖、柠檬酸对樟芝多糖溶液的黏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黑皮鸡枞菌(Oudemansiellaraphanipes,O.raphanipes)菌丝体发酵条件,考查其富硒规律及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菌丝体干重、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硒利用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外源硒浓度和发酵条件对黑皮鸡枞菌菌丝体发酵富硒的影响。以3种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菌丝体多糖及富硒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黑皮鸡枞菌菌丝体富硒的最佳条件为:硒元素添加量5 mg/L、发酵温度25℃、装液量250 mL (500 mL三角瓶)、发酵起始pH 7.0。在该条件下,黑皮鸡枞菌的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含量、硒利用率分别为(7.68±0.48) g/L、(3.82±0.24)%和(9.28±2.11)%。当富硒菌丝体多糖质量浓度为0.7mg/L时,其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9.05±1.94)%、(52.43±3.05)%和(63.87±2.95)%,分别比对照组(不添加硒)高80.84%、7.75%和34.01%。结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菇作为富硒的载体,将亚硒酸钠(Na2SeO3)添加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态深层发酵试验,研究平菇对无机硒的生物转化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出液态深层发酵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摇床频率为200r/min、培养6d的条件下,富硒平菇液态深层发酵最优工艺参数为装液量50mL,pH6.5,温度30℃,加硒浓度7.5mg/L.此时平菇总富硒量为1714μg/L.  相似文献   

17.
对麸皮多糖发酵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以酿酒酵母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固态发酵制备麸皮多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总接种量和料水比),并研究其对敌草快攻毒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麸皮多糖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4?℃、发酵时间52.7?h、总接种量10.4%、料水比1∶1.16(g/mL),该条件下麸皮多糖产量为130.21?mg/g;2)腹腔注射敌草快显著升高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P<0.05);3)在敌草快引起的应激状态下,灌胃麦麸多糖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P<0.05),并且随着灌服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可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综上所述,以响应面法优化后发酵工艺制备的麸皮多糖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乙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温度、pH值对樟芝多糖的提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正交试验分析表明,优化组合提取条件中乙醇浓度影响极显著,醇沉时间、醇沉温度影响显著,适宜于樟芝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醇沉温度4℃、醇沉时间10h,pH值为8.0.此条件下樟芝多糖提取量为16.32g/L.  相似文献   

19.
对樟芝真菌菌体及胞外多糖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Logi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和模型参数,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验证比较.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拟合良好,模型正确地反应了樟芝真菌菌体及胞外多糖的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深层发酵胞内多糖(Antrodia cinnamomea 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AIPS)及胞外多糖(Antrodia cinnamomea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AEPS)对乳酸菌体外发酵生长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和提取樟芝深层发酵AIPS及AIPS,采用96孔板法考察不同浓度AIPS及AEPS对4株乳酸菌生长或增殖的影响,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考察AIPS及AEPS不同单糖组分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结果 AIPS对干酪乳杆菌LBC1-1菌株(LBC1-1)、植物乳杆菌LBP3-2菌株(LBP3-2)及鼠李糖乳杆菌LGG菌株(LGG)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为缩短迟滞期及增加最大生长量;AEPS对LBP3-2、LGG及鼠李糖乳杆菌LV-1菌株(LV-1)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为提高最大生长速率及最大生长量;AIPS及AEPS促进乳酸菌生长不是因为提供了碳源营养物质,而是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多糖成分发挥了促进作用。结论 樟芝深层发酵多糖能显著促进乳酸生长和/或增殖,本研究为开发新型多功能益生元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