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18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及对病原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Spot-on-lawn及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选取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对其进行包括生长曲线、pH值、抑菌活性在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抑菌活性取决于不同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病原菌及发酵碳源。当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病原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YmL-4-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当沙门氏菌ATCC 6538作为病原菌、果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S5抑菌作用最强。数据证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受上清液低pH值的影响,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乳酸(930.9~3 008.7μg/mL),其次为苹果酸和乙酸。其中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与其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488,P0.05)。本研究为研发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有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18 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及对病原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Spot-on-lawn及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选取其中3 株植物乳杆菌对其进行包括生长曲线、pH值、抑菌活性在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抑菌活性取决于不同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病原菌及发酵碳源。当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病原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YmL-4-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当沙门氏菌ATCC 6538作为病原菌、果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S5抑菌作用最强。数据证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受上清液低pH值的影响,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乳酸(930.9~3 008.7 μg/mL),其次为苹果酸和乙酸。其中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与其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488,P<0.05)。本研究为研发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品在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致病菌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芳樟醇具有抗菌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可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评价芳樟醇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实验、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实验以及测定电导率、核酸泄漏、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究芳樟醇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5mL/L;芳樟醇能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细胞的结构形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泄漏、膜外电导率升高;能抑制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破坏呼吸链,导致胞内代谢紊乱。研究认为,芳樟醇可通过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和抑制其呼吸代谢而发挥抑菌作用,有望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  相似文献   

4.
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分离到的30株放线菌中复筛出2株具有生物活性的菌株A2、A22,对2株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放线菌发酵时间对其代谢生物学活性产物的影响,并且对其生物学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提取与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放线菌A22、A2均能代谢产生生物学活性物质,A22代谢产物相对A2抑菌活性更强,在30℃、120 r/min摇床培养30~36 h时,代谢产物抑菌效果最强,初步结果表明此代谢产物极可能为一种非蛋白类和非肽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植物乳杆菌NCU116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种常见病原菌和非病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对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液、菌体及代谢产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CU116对其中3株乳酸菌无抑制作用,对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的抑制作用最强。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样品、不同有机酸、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干扰以及经pH调节、热处理、酶处理后对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的抑菌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对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产生的抑菌物质中除有机酸外还有其他活性物质,如小分子多肽类细菌素、H2O2等;低pH是产生抑菌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综合表明,植物乳杆菌NCU116主要起抑菌作用的是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中的各种有机酸和小分子多肽类细菌素等。  相似文献   

6.
具有抑菌作用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地区传统谷物发酵食品——酸粥中分离并鉴定的13株乳酸杆菌中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并对其抑菌能力及抑菌物质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NSZL-2(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e)和NSZL-12(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对指示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且抑菌能力主要来自菌体的发酵代谢产物。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代谢产物仍具有抑菌活性,且抑菌物质对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代谢产物经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处理后,抑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抑菌物质对蛋白酶敏感,故判定抑菌物质中有蛋白质类细菌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交叉划线法、径向划线法、琼脂扩散法及液体共培养法评价各益生菌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4 株具代表性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从20?株益生菌中筛选出同时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及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将筛选出的益生菌添加到羟丙基纤维素、丙三醇及魔芋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制备生物活性抑菌膜,并对抑菌膜中益生菌的存活情况及抑菌膜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交叉划线法及径向划线法实验结果一致: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株,特别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对4?株目标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琼脂扩散法实验表明: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培养液、上清液和菌悬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液体共培养法实验表明:乳酸菌L. paracasei CICC 20241先于致病菌接种时表现出更高的生长活性和拮抗活性。此外,本实验制备的抑菌膜是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良好载体,适宜该菌株的生长存活并对目标致病菌表现出持续的抗菌活性,对于开发鲜食食品的包装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YB5生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发优良的益生菌菌株,对分离自酸奶的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YB5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耐渗透压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YB5具有一定的耐渗透压能力,其在4%NaCl溶液中生长正常,而在6%NaCl溶液中生长受到抑制;耐酸性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YB5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能够在pH值2.5的培养基中生长;双层平板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YB5能产生抑菌物质,该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YB5抑菌活性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经40℃或60℃热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增强;YB5抑菌活性耐酸性,在弱酸和中性环境中其活性降低或丧失。淀粉酶活力检测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YB5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淀粉酶。YB5的这些特性预示着其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级安全微生物,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的过程中,代谢产生包括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有机酸及其他的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这些抑菌物质能够抑制食物中腐败菌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但其自身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消除人体自由基,具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控制人体内毒素水平,保护肝脏并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本文对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及这些物质的抑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乳酸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交叉划线法、径向划线法、琼脂扩散法及液体共培养法评价各益生菌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4株具代表性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从20株益生菌中筛选出同时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及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将筛选出的益生菌添加到羟丙基纤维素、丙三醇及魔芋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制备生物活性抑菌膜,并对抑菌膜中益生菌的存活情况及抑菌膜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交叉划线法及径向划线法实验结果一致: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株,特别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对4株目标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琼脂扩散法实验表明:L.paracaseiCICC20241菌株的培养液、上清液和菌悬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液体共培养法实验表明:乳酸菌L. paracasei CICC 20241先于致病菌接种时表现出更高的生长活性和拮抗活性。此外,本实验制备的抑菌膜是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良好载体,适宜该菌株的生长存活并对目标致病菌表现出持续的抗菌活性,对于开发鲜食食品的包装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凝结芽孢杆菌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LL1103为对象,研究了其生长情况与p H值和抑菌活性的关系,发现其最佳抑菌发酵时间为18 h。制备了其抑菌产物粗品并测定其抑菌谱,结果表明,抑菌产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具有广谱抗菌性。随后对抑菌产物粗品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在MRS培养基中培养后,最适温度37℃,最适p H=6.0下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此外,进行了抑菌物质的初步鉴定,在排除酸性末端产物和菌体的干扰后,用蛋白酶K等多种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去处理抑菌产物粗品,发现其对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较敏感,对氧化氢酶不敏感,初步推断抑菌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对蛋白酶敏感的细菌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液化沙雷氏菌是畜产食品在低温贮藏中的一种常见致腐菌和食源性病原菌。该实验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生长曲线分析植物乳杆菌SCB2505代谢物对液化沙雷氏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高温、过氧化氢酶及蛋白酶、pH处理和乳酸排除实验分析抑菌物质组成,再通过生物被膜抑制率、细胞壁和细胞膜完整性、菌体形态变化的研究来分析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SCB2505代谢物对液化沙雷氏菌的MIC为8 mg/mL,其抑菌物质的高温耐受性较好,pH越低其抑菌效果越好,但相同pH的乳酸溶液不具有抑菌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对其抑菌圈大小有显著影响,推测抑菌物质可能为乳酸盐、细菌素与过氧化氢的复合物。植物乳杆菌SCB2505代谢物能明显抑制液化沙雷氏菌生物被膜合成,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得菌体皱缩凹陷,甚至裂解死亡。该研究结果说明植物乳杆菌SCB2505代谢物作为天然防腐剂在动物食品防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三种海藻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杰  杨润亚  任晓明 《食品科学》2007,28(11):357-360
从烟台浅海处采集到的鼠尾藻、裙带菜、海带三种海藻表面消毒后用PDA培养基将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将纯化的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培养7d后离心,菌丝体烘干研磨后用无水乙醇提取,分别测定发酵液和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对七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发酵液都至少对三种病原菌有大于50%的抑菌活性,裙带菜发酵液对六种病原菌都有大于50%的抑菌率,最高为78.8%,说明它们能产生广谱高效的胞外代谢产物;而菌丝体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不明显,说明三种海藻内生真菌产生的胞内代谢产物无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传统发酵浆水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其中的乳酸菌,并对纯化后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特性分析,筛选出其中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别研究它们的抑菌能力以及抑菌物质的成分。结果表明:6株乳酸杆菌中,菌株SJ-1、SJ-2的发酵代谢产物对指示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排除酸抑制作用和过氧化氢抑制作用后代谢产物仍具抑菌活性,且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使用不同的蛋白酶对代谢产物进行处理后,其抑菌能力产生了程度不等的降低,表明抑菌物质具蛋白酶敏感性,因此判断抑菌物质中含有蛋白类抑菌成分。经鉴定发现菌株SJ-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SJ-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5.
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碟法和抑制菌丝生长法测定了弗氏链霉菌S-221发酵液对细菌和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同时对10种植物病原菌、真菌也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通过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紫外光和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产抑菌活性物质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酸马奶酒中分离出的9株乳酸菌和5株酵母菌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其发酵液的抑菌机理进行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肠亚种和荧光假单胞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出乳酸菌E13和D6与酵母菌J10A1的共生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比乳酸菌单独发酵抑菌效果分别增加2.48 mm和1.45 mm。两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使沙门氏菌生长曲线延滞期延长,对数期缩短,对数期峰值降低;电解质、可溶性总糖外渗,导致菌液电导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糖吸收利用能力下降,磷代谢先变缓慢,随后趋于平稳。E13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抑菌性更强。结果表明,乳酸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不仅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还会影响菌体细胞代谢,导致细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燕糖酸奶中分离;“乳酸蔺,研究热、酸、pH值处理等对乳酸菌代谢产物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液的最终pH值为3.9;乳酸菌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抗蛋白酶活性和抗过氧化氧酶活性;pH值处删对乳酸菌代谢产物的抑菌能力具有明显影响,pH值越低乳酸菌代谢产物的抑菌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8.
从内蒙古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具有抑酵母作用的乳杆菌,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AC-3和ALAC-4菌株经排酸后,对酵母仍有抑菌效果。活性物质对热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对紫外线辐射不敏感。Ca2+、Mn2+对ALAC-3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起促进作用,而K+、Na+、Mg2+对其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起抑制作用。K+,Ca2+,Na+,Mg2+,Mn2+对ALAC-4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均起抑制作用。经过氧化氢酶处理后,仍有抑菌效果。经木瓜蛋白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抑菌物质对蛋白酶敏感,故判定抑菌物质中有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的39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优良抑菌特性的乳酸菌,分别对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胆盐、耐渗透压、耐酸碱、抑菌谱进行检测,并研究代谢产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筛选出三株具有良好抑菌特性的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HS011、德氏乳杆菌HS023、嗜热链球菌HS033。三株菌经培养20 h后,发酵液pH分别由5.44、5.44、5.42下降到3.55、3.54、3.57;三株乳酸菌能耐受0.1%以下的胆盐和14%的NaCl溶液;在pH 5.0~8.0时生长情况良好;且具有较为广泛的抑菌谱,对大肠杆菌O157:H7、蜡样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等均有较好抑制作用,但对霉菌和酵母无作用;代谢产物经温度(20~121 ℃)、pH(2.0~8.0)处理后仍有较好抑菌活性;经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过氧化氢酶处理后菌株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未有明显变化。表明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的乳酸菌具有良好益生特性,其代谢产物稳定性好,可作为发酵产品中的生产菌株,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粘细菌Stigmatella WXNXJ-B产生抗肿瘤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TT法研究了粘细菌Stigmatella WXNXJ-B代谢产物对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考察了一些理化因素对代谢产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定性分析了代谢产物。结果表明,Stigma-tella WXNXJ-B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抗肿瘤活性物质产生的最佳发酵时间为7 d。大孔树脂HPD100、XAD16和DA201对活性物质的吸附效果较好,该活性物质在12 h的自然光和紫外光照射下、在温度不高于70℃和pH 3~10之间稳定性好,代谢产物中含有内酯类、苷类和甾体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