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车间分馏塔下部油气入口温度由原设计的480℃提高到525℃,因此需对其超温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用常规强度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法对塔体和局部区域进行了应力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强度足够,结构安定。但分馏塔长时间处在油气入口温度525℃的条件下运行,塔体20g钢材的金相组织会逐渐发生变化,化学性能会下降,蠕变损伤不断积累。因此,该塔再继续服役一个检修期后,应对高温段塔体内壁进行硬度测定和金相复膜分析,以确定能否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车间分馏塔下部油气入口温度由原设计的480℃提高到525℃,因此需对其超温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强度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法对塔体和局部区域进行了应力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强度足够,结构安定。但分馏塔长时间处在油气入口温度525℃的条件下运行,塔体20g钢材的金相组织会逐渐发生变化,化学性能会有所下降,蠕变损伤不断积累。为此,建议该塔再继续服役一个检修期后,应对高温段塔体内壁进行硬度测定和金相腹膜分析等,以确定能否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连续精馏塔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整个精馏系统的年用最小为优化目标,用菲波那契法求得最优解。利用可视化语言Visual Basic6.0开发出计算机辅助应用程序,计算方便,结果准确,求解模型可得到连续精馏过程最优化的一系列设计和操作参数(如理论板数,塔径,操作回流比,冷凝器传热面积及冷却水出口温度等。  相似文献   

4.
香茅油间歇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0t/a香茅油间歇精馏塔进行物料衡算,根据物料衡算的结果对精馏塔的操作温度、最小理论板数、理论板数、最小回流比、操作回流比和塔径等进行计算,获得塔体的工艺和设备参数。  相似文献   

5.
经分析,T30-1反应塔没有采取任何防止产生应力腐蚀措施,且主体材质使用温度在敏化区域内,由于设计主体材质选择不当,且无进行稳定化热处理和消除应力热处理,空塔时没有充装惰性气体进行气封,停车检修时塔内没有进行化学清洗,致使塔内壁上的硫化铁可继续与空气中的氧和水份作用,生成连多硫酸,不断腐蚀着塔内壁,结果造成塔顶空塔部分的封头与塔体间焊缝热影响区内裂纹的产生,致使塔体破坏.最后对反应塔提出了应力腐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乙酸乙酯技术改造新方法:在酯化塔体不动的情况下,改变操作条件,用精酯回流,使酯化塔产粗酯量提高83.3%;在精镏塔体不动情况下,用丝网填料代替鲍尔环填料,使精镏塔的处理能力提高50%;施工时间短,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七里岗水泥厂1000t/d线增湿塔型号为CZC6,筒体内径6m,高度26m,处理烟气量153000~204000m^3/h,喷嘴型式回流式,工作压力3MPa,喷头数量为16个(使用10个),进口温度:350℃,出口温度120~150℃,筒体外面覆有保温材料。我厂在生产过程中增湿塔曾出现塔体焊缝开裂、塔底锥体腐蚀严重、增湿塔“湿底”等故障,影响了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系统阐述了急冷塔的一般设计思路,首先从烟气物性出发根据热量平衡计算出用水量,再通过液滴停留时间确定出液滴粒径范围。利用压缩空气流速降低到液滴自由沉降速度这一设计思路,来确定雾化锥大端直径。在确定塔体直径D和高度H时,应综合考虑合理的烟气流速以及满足最小的塔壁表面积。  相似文献   

9.
大冶硫酸四系列干吸塔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燥塔为例,介绍大冶公司硫酸四系列干吸塔的结构特点。除捕沫层简体及出气管为316L不锈钢外,其余塔体均为碳钢内衬瓷砖结构。塔底为球形底,中心排酸。采用槽管式分酸器,分酸点密度为43个/m^2,设可调闸板以保证各槽酸量均匀;闸板外设置带孔板的分布板,以消除进口酸的冲击,保证槽内酸液面平稳。比较了该塔与常规塔的不同之处,强调了设备节点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从燃烧热力学、反应-传质机制及全流程综合角度,分析了工艺和结构参数对燃磷塔燃烧特性的影响,探究了黄磷燃烧的“三传一反”机理。结果表明,空气过剩系数取低了会导致燃磷塔中心温度偏高,取高了会导致能源浪费,故取中间值1.5;喷枪角度的增大可以提高预热回收率,但会影响塔体温度分布,故喷枪角度为41°时较佳,喷枪个数为3时,塔内最高温度会下降,燃烧区域增大,优于双喷枪的塔型,但成本上升。该研究优化了燃磷炉热能回收效率,可为工厂内部热法磷酸优化方案提供可靠借鉴。  相似文献   

11.
1脱硫塔的腐蚀原因我厂的焦炉煤气采用HPF法脱硫,但脱硫塔内壁的腐蚀速度较快,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选材不当。脱硫塔在常温下操作时,焦炉煤气中的主要腐蚀介质是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另外,呈弱碱性的脱硫溶液组成也极为复杂,对塔体的腐蚀较严重。虽然如SUS304L等奥氏体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较好,但由于价格较高,国内设计中一般均选用碳钢材质,并对塔体进行防腐处理,使用寿命总难以与不锈钢相比。(2)防腐施工。某厂以环氧树脂为粘结剂,用197号双酚A型聚酯树脂制成玻璃钢防腐层…  相似文献   

12.
填料塔精馏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填料塔的等板高度的计算,将填料塔精馏过程的建模问题转化为一个理论筛板塔的建模问题,简化了建模过程的复杂性,并推算出灵敏板的位置和灵敏板温度,同时提出了优化操作的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填料洗涤塔的塔体、填料、填料支承装置和液体分布装置的结构和设计.目前已有数十套使用组合式液体分布装置和大开孔率填料支承装置的填料洗涤塔在运行中,最大塔径达4 800 mm,工业生产装置的实测数据表明,填料洗涤塔的烟气出口温度与进塔的液相温度相差1.5~2.0 ℃,填料洗涤塔的气相压力降为500~700 Pa.  相似文献   

14.
一种DNA-NSGA-Ⅱ RBF网络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吉利  王宁 《化工学报》2007,58(10):2530-2538
基于DNA计算操作算子,提出了一种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用于实现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优化设计。以RBF网络结构最简、拟合精度最高为优化指标,得到一组Pareto最优解,并根据测试数据的误差绝对值之和最小准则,从Pareto最优解集中筛选出最佳RBF网络。连续搅拌反应釜和pH中和过程建模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黑箱”动态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变压吸附系统常用的径向吸附塔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吸附塔内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考察了吸附塔高径比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用径向吸附塔内部的流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吸附剂利用率低,影响吸附效果。为此,对吸附塔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计算表明,改进后的吸附塔,流场分布更为均匀。可明显改善吸附效果,提高吸附剂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HYSYS建立轻烃回收装置工艺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选择低温分离温度、脱乙烷塔底温度和脱丁烷塔底温度为回归参数,基于响应面方法(RSM)建立装置C_3收率等考察指标与回归参数间的回归模型与优化模型。经分析得到,低温分离温度、脱乙烷塔底温度和脱丁烷塔底温度可显著影响装置C_3收率,且显著度大小关系为:脱乙烷塔底温度低温分离温度脱丁烷塔底温度;脱乙烷塔底温度与低温分离温度间交互作用大于脱乙烷塔底温度与脱丁烷塔底温度间交互作用。以C_3收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LPG满足GB 11174—2011为约束条件,对优化模型求解得出最优操作参数:低温分离温度-72℃、脱乙烷塔底温度30.5℃、脱丁烷塔底温度138.0℃。在此条件下,装置C_3收率理论上可提升6.15%。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换热器外导流筒结构参数入口倾角θ、内筒高端间隙L和导流筒高度H对壳程纵截面和入口截面流场流动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影响流通面积的结构参数θ,L,H,能改善介质进入壳程后流场分布的均匀性,优化参数为θ=9°~15°,L=105~110 mm,H=204~212 mm.  相似文献   

18.
工业环管反应器的结构参数对管内液固两相流动及装置的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工业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进行CFD模拟,发现环管反应器中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流动现象--弯管处的颗粒偏析和直管处的颗粒带。进而引入非均匀度定量表征非均匀流动,研究直管段长度和直管段数量对非均匀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直管段数量为2的环管反应器,当直管段高径比超过43时,出口截面上颗粒分布的非均匀度不随高径比增加而变化;对直管段数量为4的环管反应器,直管段高径比越大,出口截面上颗粒分布越均匀;对直管段长度为39 m、高径比为65的环管反应器,直管段数量越多,出口截面上颗粒分布越均匀;与直管段数量相比,直管段长度(高径比)对出口处非均匀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环管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石油化工、化工行业中的部分在役设备,经过长期运行后,塔壁发生严重腐蚀,塔体的强度和刚度被严重削弱,甚至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这些设备如果继续运行,则可能突然失效或在每年一度的台风季节或发生地震时失效,会酿成重大事故,如果判废,则会因设备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而影响正常生产。 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厂二塔加固实例,为一些具有较大高径比(H/D)、操作情况下塔截面组合拉或压应力水平由弯曲应力控制的,并已经产生明显弯曲变形的塔设备提出近似的校核计算方法和两种相应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在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技术示范工程上,对其系统流动和阻力特性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均流装置采用布置1块竖直导流板具有明显优越性;多级喷动塔体结构,可明显降低塔体高度,使其系统负荷适应性达到40%—100%;脱硫塔一级塔体呈现中心流速高边壁流速低的规律,中心气速约10 m/s,边壁气速约6 m/s,二级塔体上部区域流速峰值明显向脱硫塔出口侧倾斜;新型伞骨栈桥快速分离装置阻力损失较小,约占系统阻力损失的23.7%;入口段阻力损失所占份额最大,约为51%,为降低能耗还需对其作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