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酵母发酵茶枝柑果汁过程中感官、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促进茶质柑果肉资源的合理利用。从组织状态、色泽、酸味、甜味、苦涩、香气六个方面评价其感官特性;测定发酵过程中总酸、还原糖、总酚、总黄酮的含量;通过GC-MS检测其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结合DPPH·清除率和·OH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采用0.5%接种量接种安琪酵母,40 ℃发酵96 h后的茶枝柑发酵果汁口感酸甜适中,苦涩感较弱,带有果香味和发酵风味;挥发性香味物质经0~96 h发酵,烯烃含量最高由53.70%增加至77.77%,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和γ-萜烯;其次是醇类由34.50%降至16.05%,酯类由7.74%降至2.44%;醛酮与酚类含量较少(<1%)。发酵过程中总酸、还原糖含量逐渐减少,总酚、总黄酮含量先大幅减少后略有增加;发酵过程中DPPH·清除率逐渐降低,与总酚、总黄酮、总酸及还原糖含量均呈显著相关(P<0.05);·OH清除率逐渐降低,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总黄酮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OH清除率与总酚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2.
干燥条件对茶枝柑果皮黄酮和精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对日晒和不同温度热风干燥下的茶枝柑果皮中的黄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GC-MS检测分析了其精油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6、40、45和50℃干燥条件下的茶枝柑果皮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与日晒相比有显著差异,42℃热风干燥与日晒相比则无显著差异。不同热风干燥条件下茶枝柑果皮精油的总离子流图基本一致,但是精油成分的总含量均显著高于日晒,此外精油成分的种类、数目、相对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42℃热风干燥下的精油成分与日晒最为接近。结论:从保证茶枝柑果皮品质和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42℃热风干燥是有利于保存茶枝柑果皮黄酮和精油成分的较佳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茶枝柑籽油的脂肪酸和不皂化物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茶枝柑籽油脂肪酸和不皂化物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67.62%,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为亚油酸和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36.93%和26.91%。茶枝柑籽油的不皂化物以植物甾醇、生育酚和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达2544.73mg/kg。结论本研究为茶枝柑籽油作为功能性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不同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复合发酵对新会柑酵素品质的影响,以新会柑新鲜果浆为原料,采用3种酵母菌种分别与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追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酵母活菌数、总糖含量、pH和总酸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不同发酵体系新会柑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三株酵母菌均可在新会柑中正常生长,但酿酒酵母和马克斯...  相似文献   

5.
融安金桔不同生长期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融安特产油皮金桔和脆皮金桔果实为对象,研究金桔果实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理化性状及其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9月到12月,金桔的单果重、出汁率、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等理化指标均上升,果籽率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主要糖含量分别从39.04和32.38 mg/g上升至111.23和137.11 mg/g;主要有机酸为抗坏血酸、苹果酸和草酸,其中抗坏血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10月份为金桔抗坏血酸含量高峰期(分别为48.23和23.20mg/g),而苹果酸和草酸含量一直下降;与9月份相比,12月份的油皮和滑皮金桔总黄酮含量分别从3.45和2.14 mg RE/g下降至1.21和0.76 mg RE/g,其中特征性黄酮金柑苷含量显著上升;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下降。两个品种之间,成熟单果重、可滴定酸、总黄酮和橙皮苷含量无显著差异,油皮金桔的果籽率、抗坏血酸、金桔苷和总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脆皮金桔,而其出汁率、p H值、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草酸和芦丁含量均显著低于后者。本研究明确了两种金桔不同生长期的果实品质特性,为金桔果实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六味黄酮茶产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4.6mm&#215;250mm,5μm):乙腈-超纯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了22个色谱峰构成六味黄酮茶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列阵检测器联用(HPLC-DAD)法建立六位黄酮茶产品HPLC指纹图谱,有稳定、重复性好等特点,为企业提供了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非热杀菌技术对茶枝柑果酒发酵特性及果酒品质的影响,将新鲜茶枝柑果汁分别进行DMDC杀菌、巴氏杀菌和不杀菌处理,比较3 种不同的发酵前处理方法对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组分、乙醇含量、高级醇含量、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抗氧化活性等动态指标的影响以及发酵前后微生物菌群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杀菌直接发酵的茶枝柑发酵液,添加DMDC和巴氏杀菌均能有效杀灭污染的杂菌,提高糖的有效利用率和乙醇得率,抑制高级醇产生,其中空白对照组(不杀菌处理)、DMDC组、巴氏杀菌组的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13.10%、13.30%、13.73%。同时,与巴氏杀菌组相比,DMDC处理后的发酵液抗坏血酸质量浓度较高(211.40~221.70 mg/L),抗氧化活性保留较好(20.83~23.26 μmol TE/mL);但存在乳酸菌等耐受菌残留、乳酸升高的问题。综合而言,DMDC杀菌可以作为茶枝柑果酒发酵前处理的非热杀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用6种不同类型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固定样,以Folin-Ciocalteu(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三氯化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鲜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其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种不同茶树类型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安化群体种的茶多酚(23.66±0.02%)和儿茶素(12.84±0.11 mg/mL)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个品种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安化群体种的抗氧化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昆仑雪菊茶总黄酮的浸提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昆仑雪菊茶总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13 min、浸提温度98℃、料液比178(g/mL),总黄酮得率为(20.39±0.07)%。最优条件下浸提物的DPPH·清除能力、铁还原力的IC_(50)分别为(82.40±1.98),(137.98±1.56)μ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1 427.89μmol TE/g·DW,证明昆仑雪菊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多抗氧化指标响应面法优化茶枝柑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云燕  黄庆华  游明霞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215-219,223
以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能力(FRAP值)作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液料比对茶枝柑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软件Design-Expert7.0以Box-Behnken法设计4因素3水平6中心点响应面实验研究响应值以及最佳变量的组合。得出茶枝柑皮抗氧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7:1,42%(V/V)乙醇于62℃下水浴回流3.1h。三次重复实验所得提取物产率为(37.32±1.21)g/100g,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7.83%±7.87%,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4.00%±3.42%,总抗氧化能力值(FRAP值)为(44.62±2.67)μmol/L。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18.84mg/100g,总多糖含量为4.024mg/100g。所得茶枝柑皮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11.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UV法测定刺玫果提取物、4种黄酮类单体和单体复方配伍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刺玫果提取物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及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607.98,450.63,187.32,12.68μg/g。刺玫果提取物、4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复方配伍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刺玫果提取物的活性强于黄酮类成分的复方配伍,但二者均弱于VC;刺玫果提取物、4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复方配伍均具有清除亚硝酸盐、阻断亚硝胺合成及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且刺玫果提取物的活性强于阿卡波糖、黄酮类成分的复方配伍。  相似文献   

12.
葡萄生长成熟过程中有机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高年发  杨华 《酿酒》2004,31(5):69-71
将 2 0 0 3年份 ,沙城、蓟县、汉沽、昌黎四个葡萄产地 ,不同葡萄品种 ,生长过程中各种有机酸的变化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 ,结果葡萄在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为 :柠檬酸在葡萄中的含量很小 ,小于 0 .4g/L ,且在葡萄成熟过程中含量变化不大。葡萄中的酒石酸和L -苹果酸含量在葡萄成熟过程中逐渐降低 ,其中L -苹果酸降低的趋势比酒石酸要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含量均<20%,有利于贮藏。粗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为天尖茶>湘柑茶>柑皮。天尖茶、柑皮、湘柑茶均含丰富的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K、Ca、Mg、Mn。天尖茶、柑皮、湘柑茶中分别检出61,68,69种香气成分,其关键香气化合物为18~22种,天尖茶与柑皮制备成湘柑茶后检出了14种新的挥发性物质。结论:湘柑茶结合了天尖茶和柑皮的香气与营养功效,并产生了新的挥发性成分,是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新式茶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渥堆发酵方法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三级晒青茶为原料,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电子鼻结合感官审评方法对比数控渥堆发酵及传统渥堆发酵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渥堆发酵出堆样的香气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Loading)结果表明,甲基类(W1S)、硫化物类(W1W)对香气测定的贡献率最大,且对数控渥堆发酵出堆的贡献率大于传统渥堆发酵;GC-MS结果表明数控渥堆发酵出堆样的甲氧基类含量高于传统渥堆发酵,进一步佐证了感官审评中数控渥堆发酵出堆样陈香更浓郁。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数控渥堆发酵更利于品质稳定的普洱茶的形成。HPLC结果表明,两种渥堆发酵方式的化学物质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数控渥堆发酵出堆样的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及没食子酸含量显著低于传统渥堆发酵(...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乙醇提取法提取了卡琪花蒂玛茎和叶子中的黄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和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其抗氧化能力包括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清除率,以及Fe3+还原力的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卡琪花蒂玛茎和叶子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7.52±4.21、35.43±14.16 mg芦丁/g鲜重(FW)。其中叶子中含有儿茶素(9.18±1.182 mg/g FW)、黄豆黄苷(2.55±0.031mg/g FW)、芦丁(2.92±0.022 mg/g FW)、柚皮苷(2.50±0.017 mg/g FW)和杨梅素(10.16±2.347 mg/g FW);茎中含有染料木苷(2.44±0.012mg/g FW)、柚皮苷(2.45±0.027 mg/g FW)、和杨梅素(10.16±2.443 mg/g FW)。茎和叶中的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均有显著效果:其中叶子中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好,IC50值分别为0.99、2.26μg芦丁/m L,茎中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1.91、3.60μg芦丁/m L。总的来说卡琪花蒂玛的叶子中杨梅素和儿茶素的含量较高,茎中杨梅素的含量也较高。茎和叶子中的黄酮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沛鑫  高英  李卫民 《食品科技》2012,(11):286-288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茶叶下脚料茶梗中茶氨酸的含量。以AE.Lichrom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含0.1%三氟乙酸的乙腈-含0.1%三氟乙酸的水(体积比为2:98)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漂移管的温度54℃,载气(N2)1.46×105Pa。茶氨酸在2.55~20.43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RSD=2.30%,茶梗中茶氨酸的含量为6.59~17.04mg/g。该方法简单,快速,分离度好,下脚料茶梗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龙远春  张欣  万国栋  邓泽元  张兵 《食品科学》2017,38(16):145-151
使用20%硫酸与氯仿同步水解萃取决明子总蒽醌,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0(g/mL)、20%硫酸与氯仿溶剂体积比0.6、提取时间3 h。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法、铁离子还原法测定不同产地决明子总蒽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印度决明子蒽醌抗氧化活性明显低于其他产地决明子,抗氧化活性总体顺序为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山东印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6个产地决明子6种蒽醌含量,除了印度与河南产地决明子外,其他产地决明子大黄酚与橙黄决明素均达到了《中国药典》对决明子蒽醌中大黄酚含量不少于0.2%,橙黄决明素含量不少于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茶氨酸的HPLC快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未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检测茶叶及绿茶提取物中茶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 SB-AQ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5:9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mL/m in,进样量10μL,柱温25℃,检测波长196nm。结果表明茶氨酸在0.02mg/mL 0.2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59%(n=5)。本方法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茶叶及绿茶提取物中茶氨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与分光光度法两种检测手段,分析和比较了新会柑胎仔、1年青皮、5年陈皮、10年陈皮4种样品的黄酮苷类和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HPLC检测结果表明,新会柑胎仔的橙皮苷含量高达12.8%,远远高于其他3种样品。同时,新会柑胎仔的橘皮素(0.3%)和川陈皮素含量(0.6%)也略高于其他3种样品。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显示,4种样品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柑胎仔(9.5%),10年陈皮(6.1%),5年陈皮(5.2%),1年青皮(4.9%);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柑胎仔(2.5%),1年青皮(1.9%),5年陈皮(1.7%),10年陈皮(1.6%)。两种检测结果均表明柑胎仔中黄酮含量远远高于青皮或陈皮,在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茶籽粕为原料,用碱法、盐法和缓冲液法提取茶籽蛋白,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盐法的茶籽蛋白得率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硫酸铵浓度0.005mol/L,料液比1∶50,时间180 min,pH 10;在盐法最佳提取条件下,茶籽蛋白得率为5.24%,蛋白质含量为82.65%。3种提取方法所得茶籽蛋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Fe3+都具有抗氧化活性,当盐法所得茶籽蛋白在质量浓度8.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4.78%,优于碱法和缓冲液法所得茶籽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