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7A85铝合金结构壁板为研究对象,结合力学性能测试与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分级时效热处理温度与时间对7A85铝合金结构壁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A85铝合金单级时效热处理析出相主要为Al2Cu相、Mg2Zn11相与G.P.Ⅱ区,与α-Al基体呈半共格关系,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基础上兼具了良好的塑性。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析出相为Mg2Zn11相、Mg3.5Zn1.5相与MgZn2相,强化机制为G.P.Ⅱ区和Mg2Zn11析出相与α-Al基体的半共格晶格畸变强化,屈服强度与硬度有所上升,塑性随之下降。随着时效保温过程的持续进行,析出相转变为Mg2Zn11相、MgZn2相与Al2CuMg相,且MgZn2为主析出相,与α-Al基体的晶格关系转变为完全非共格,强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学显微镜、SEM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后的7005铝合金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7005铝合金铸态组织中晶界比较宽大,并且在晶内存在大量的非平衡析出相,经固溶时效处理后晶粒内的颗粒析出相的数量大量减少。铸态合金晶界上析出相含有较多的Zn、Mg、Mn元素,固溶时效后在合金晶粒内部存在的析出相主要为η(MgZn2)平衡相,在晶界上仍然残留有部分AlZnMg(Mn)析出相,该析出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无法完全回溶。固溶时效后,合金晶粒内的颗粒状析出相大部分溶入基体,使固溶度增加而使合金强度增高,改善了7005铝合金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因残余应力、组织不均匀性、成分偏析所造成的铸态Mg-3Zn-0.8Zr-1Y(mass%)合金性能不佳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固溶和时效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3Zn-0.8Zr-1Y合金的最优热处理工艺是480℃均匀化退火12 h后520℃固溶处理12 h,最后在170℃时效24 h。均匀化退火处理缓解了铸态合金中的偏析现象,固溶处理使铸态合金中的W(Mg3Y2Zn3)相基本融入α-Mg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时效后组织中析出细小且弥散分布的纳米级短杆状Mg2Zn3和颗粒状Mg4Zn7第二相。与铸态合金相比,经最优工艺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升到83.4 HV、204 MPa、139 MPa和12.5%,自腐蚀电位提高到-1.793 V(vs.SCE)、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59.64μA/cm2,腐蚀速率降低到1.36 mm/y...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以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研究了固溶处理对ZK系(ZK21,ZK40,ZK60)镁合金组织、力学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ZK系合金的晶粒尺寸略有长大,第二相溶解、晶格畸变增加。晶界处脆性相的溶解产生的固溶强化效应导致固溶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明显高于铸态。固溶处理后合金的与应变振幅无关阻尼下降、与应变振幅相关阻尼上升,且临界应变振幅明显增大。同一应变振幅下固溶态合金阻尼性能低于铸态;第二临界应变振幅(εcr2)增大使固溶态ZK系合金可以在更大应变振幅范围下使用。ZK系镁合金上述阻尼性能的变化可以用Granato-Lücke理论和塑性阻尼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Al-6.3Zn-2.8Mg-1.8Cu铸造铝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l-6.3Zn 2.8Mg-1.8Cu铸造铝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Al-6.3Zn-2.8Mg-1.8Cu合金的铸态组织为近等轴晶,相组成为α(Al)基体、枝晶间α(Al)+η(MgZn2)共晶、晶内游离η相(MgZn2)、少量T相(Mg3ZnxCu3-xAl2)及少量颗粒状Al7Cu2Fe.固溶处理后,原铸态组织中的η(MgZn2)相大部分溶解消失,但形成新的沿晶界分布的S相(Al2CuMg).实验确定了固溶态Al-6.3Zn-2.8Mg-1.8Cu合金较优的单级和双级时效工艺.与单级时效工艺相比,采用双级时效工艺处理后,抗拉强度由480 MPa增加至490 MPa,延伸率由0.2%增加至2.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锌铝合金ZA27进行365℃固溶和250℃人工时效,在0.1、0.3、1.0Hz 3个振动频率下,测试了铸态和固溶时效态合金从室温到400℃的阻尼随温度、频率、应变振幅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阻尼行为与相应微观组织之间的关系。根据Al-Zn二元合金平衡相图,分析了ZA27合金在平衡和实际冷速下所结晶的铸态和固溶时效组织。结果表明:铸态ZA27合金阻尼的大小与频率有关、与应变振幅无关;在300℃附近阻尼-温度曲线出现的阻尼峰位不随频率的改变而移动,说明在此温度有一级固态相变;经固溶时效后,合金组织明显细化,阻尼特性基本不变,但阻尼峰值明显高于铸态合金,表明固溶时效不改变ZA27合金的阻尼特性,但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阻尼。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凝固技术制备了MgZn6xYx(x=0.7,1.0,1.5,2.0)合金,研究了Y含量对含有二十面体准晶相(I相)MgZn6xYx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Zn6xYx合金由α-Mg基体和分布在晶界周围的(α-Mg+I相)共晶组织组成。随着Y含量增加,基体晶粒尺寸减小,共晶组织尺寸增大,含量增加,由不连续分布转变为连续分布。在凝固过程中,二十面体准晶相通过共晶转变形成。Mg89.5Zn9.0Y1.5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9.2MPa和3.5%。MgZn6xYx合金的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真空熔炼方法制备的AZ91-xCu(x=0、0.5、1、2)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400 ℃保温12 h固溶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浸泡失重法及极化曲线测试等手段对合金的微观结构和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态与固溶态AZ91-xCu合金基体主要由α-Mg与β-Mg17Al12相组成,Cu的添加使基体产生了Mg2Cu、Cu5Zn8等相,其中固溶态AZ91-2Cu合金中出现了新相Al2Cu;固溶处理时合金中的β-Mg17Al12相大量溶入基体,晶界明显,剩余第二相主要分布于晶界处,少量弥散分布于晶内;添加Cu与固溶处理均加快AZ91合金的腐蚀速率,其中固溶态AZ91-2Cu合金腐蚀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MDA 8Q00型动态机械分析仪测试了试验合金的阻尼性能,研究了稀土元素Nd对ZK60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在铸态、固溶态和挤压态下的阻尼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d的加入,改善了合金结构,细化了晶粒尺寸。加Nd后,铸态ZK60合金由原来的基体相α-Mg和MgZn两相组成变成了由基体相α-Mg+MgZn+MgNdZn三相组成,晶粒大小由100μm细化为35μm左右。部分Nd原子的固溶,缩短了弱钉扎点间的长度LC,降低了合金的应变无关阻尼。但MgNdZn相与α-Mg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可动位错,提高了合金的应变相关阻尼。在中等应变振幅范围内(1×10~(-4)≤ε≤4×10~(-4)),加Nd的ZK60镁合金在铸态、固溶态和挤压态下的阻尼性能均好于不加Nd的合金。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Mg82Zn14.2Y3.3Zr0.5合金在经过500 ℃固溶和320 ℃高温时效后的合金中准晶相的形态、含量、化学成分以及分布。结果表明:该合金的铸态组织中含有准晶相Mg3Zn6Y1(I相)和Mg3Zn3Y2(W相);在经过固溶处理后W相消失;在时效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内I相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超过临界时间后I相的含量减少。观察发现在所研究的合金中存在两组形态的准晶相分别为花瓣状和鱼骨状,它们对晶界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制备Mg-5Bi-xCu(x=0,0.2,0.5,1.0,质量分数,%)合金铸锭,研究其铸态组织和沉淀硬化行为。结果表明:铸态Mg-Bi-Cu合金主要由α-Mg枝晶、Mg3Bi2相、MgCu2相和Mg2Cu相组成,Mg3Bi2相和α-Mg基体的取向关系为■,Mg2Cu相和Mg3Bi2相之间的取向关系为■。铸态合金硬度随Cu添加量提高先增大后减小,添加0.5%Cu时硬度最高,为(50.9±1.2)HV。固溶态Mg-5Bi-0.5Cu合金硬度为(49.8±0.9)HV。在175℃时效64 h后,硬度达到峰值(56.1±0.7)HV。时效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高密度Mg3Bi2相的沉淀强化作用,且由于Cu元素的添加,长杆状Mg3Bi2沉淀相转变为颗粒状和短棒状Mg3Bi2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前后Mg-4Sm-3Gd-0.5Zr合金(质量分数,%)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腐蚀形貌,并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进行了静态失重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铸态Mg-4Sm-3Gd-0.5Zr合金由α-Mg基体和沿晶界分布的粗大网状共晶相Mg41Sm5和Mg5Gd组成,固溶时效处理并没有改变共晶相的种类,但网状共晶组织消失,并且晶内有大量细小弥散的第二相析出,晶界更加清晰。试验合金采用525 ℃×8 h固溶+225 ℃×8 h时效处理后,腐蚀速率从0.185 mg·cm-2·h-1降低至到0.116 mg·cm-2·h-1,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599×10-4A·cm-2降低到0.924×10-4 A·cm-2,耐蚀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对Mg-8Gd-3Y-1.5Zn-0.6Zr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8Gd-3Y-1.5Zn-0.6Zr合金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的显微组织均由α-Mg基体、Mg5(Gd, Y, Zn)相和LPSO结构组成;合金经固溶和时效处理后的最大抗拉强度由铸态的187.96 MPa提高到241.93 MPa,提高了28.71%,伸长率由铸态的8.48%提高到13.91%,提高了64.03%;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主要以脆性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以Cu-Ni-Al三元相图富铜端两组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感应熔炼获得Cu-Ni-Al合金铸锭,并对铸锭进行固溶+时效处理。通过对固溶+时效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形貌和相组成的对比分析,可以认为,Cu-Ni-Al合金的富铜端并非为单相固溶区,通过适当热处理,Ni3Al相从富Cu固溶体相内析出是可能的;固溶+时效处理有助于铸态Cu-Ni-Al三元合金中的晶界相网状NiAl相的瓦解和晶内细小颗粒Ni3Al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铸态和固溶态下Mg-2.5Nd-1Cd-0.6Zr-0.4Zn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及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提高了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室温下,铸态和固溶态合金的应变无关阻尼性能相当.该合金其应变相关阻尼随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且固溶态的阻尼明显高于铸态的.合金的阻尼行为可采用Granato-Lucke位错阻尼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MA)等分析了固溶/时效热处理对家具设计用Mn-Cu合金组织与阻尼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较为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并探讨了显微组织与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变振幅下,固溶/炉冷Mn-Cu合金的阻尼值要高于固溶/水冷Mn-Cu合金的阻尼值,且都小于轧制态Mn-Cu合金的阻尼值;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同一应变振幅下的Mn-Cu合金的阻尼值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在时效时间为8 h时获得的阻尼值最大;因此,Mn-Cu合金经过时效处理后,并不是时效时间越长阻尼性能越好,Mn-Cu合金适宜的时效保温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17.
以含稀土AZ系镁合金为基,制备了铝含量分别为5%、7%、9%的合金试样,并对其进行435 ℃×24 h固溶+200 ℃×24 h时效处理,对试样的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随后测定了试样时效后的力学性能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态镁合金组织主要为α-Mg+β-Mg17Al12+Al11(La,Ce)3和(La,Ce)Al4;随着Al含量的增加,β-Mg17Al12和稀土化合物相增多,晶粒细化。固溶处理后,组织中的β-Mg17Al12相会逐渐溶解,随着Al含量的增多,溶解将会不完全,未溶的强化相β-Mg17Al12和稀土化合物相弥散分布在晶界及其附近处。时效处理后,随着Al含量的增加,组织中继续析出的β-Mg17Al12相增多,稀土化合物相尺寸细化。随着Al元素的增多,试样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大,塑韧性则愈来愈差,耐腐蚀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观察(O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研究了固溶-时效工艺对Al-6. 6Zn-1. 8Mg-0. 24Cu-0. 23Mn-0. 21Zr(wt%,7046A)合金挤压板带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适宜的固溶-时效工艺为470℃×1 h固溶随后120℃×24 h人工时效。在此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70 MPa、532 MPa和10. 9%。T6态合金的物相组成为Al基固溶体、含Mn和Zr的初晶相以及3~5 nm的η’(MgZn2)析出相,与此同时,晶界上析出η(MgZn2)平衡相。合金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亚结构强化和时效强化。   相似文献   

19.
刘欢  薛烽  白晶  周健  孙扬善 《金属学报》2013,(2):236-242
制备并研究了Mg-(2,3,4)Y-1Zn(原子分数,%)三元合金在铸态、退火、挤压和固溶处理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Y/Zn原子比的升高,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由WZ21和WZ31合金的两相组织(α-Mg+Mg12YZn)转变为WZ41合金的三相组织(α-Mg+Mg12YZn+Mg24Y5).其中Mg12YZn相连接成网状,为18R-LPSO结构,Mg24Y5相分布于Mg12YZn相之间.退火时,WZ21和WZ31合金中部分18R相溶解,基体中析出大量14H-LPSO层片.经过挤压,18R-LPSO相沿挤压方向呈带状排列,退火析出的14H层片整体平动,在α-Mg中仍相互平行.固溶处理后,18R相继续溶解,14H相析出并长大.此时,随Y/Zn原子比升高,合金中14-LPSO相体积分数增加.3种合金挤压态的性能优于相应的铸态、退火态和固溶处理态,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强度不断升高,塑性下降,挤压态WZ41合金在室温时抗拉强度达到35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20.
《铸造技术》2017,(1):74-76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Mg-4Y-3R_E-0.5Zr合金,利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能谱仪(EDS)对微区成分和析出相进行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的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g-4Y-3R_E-0.5Zr铸态合金由α-Mg和晶界处Mg-Y-Nd三元相组成,析出相为不规则的条状,固溶处理后晶界处三元相溶入基体,晶粒尺寸与铸态晶粒尺寸相差不明显。随着时效时间增加,晶粒尺寸无明显变化,时效2 h后,晶粒内部出现细针状和细小颗粒的析出相,且随时效时间延长析出相的数量明显增加。固溶+时效处理8 h后的合金比铸态合金的拉伸性能提高了30 MPa,而伸长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