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镍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在热喷涂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喷涂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工程技术,粉末是热喷涂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镍包覆型复合粉末在热喷涂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综述了镍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氢还原法、化学镀法、羰基镍分解法和电镀法;介绍了国内外常见镍包覆型复合粉末在热喷涂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作为底层、封严涂层、耐磨涂层和自润滑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制备铜钴镍铁氧体粉末,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改善电磁屏蔽性能的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失重分析仪(TG)来表征该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包覆铜钴镍铁氧体,与原始的铜钴镍铁氧体和聚苯胺相比,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显示出增强的屏蔽效果.当铜钴镍铁氧体含量为40%、涂层厚度为2.5 mm时,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最佳屏蔽效果达到-50 dB,这表明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  相似文献   

3.
联氨化学镀法制备镍包覆铝复合粉末的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联氨为还原剂,使用化学镀方法,采用联氨最后加入的新工艺,成功的制备了镍包覆铝复合粉末。目的是彻底消除联氨化学镀中镀液的不稳定性,让联氨化学镀法能工业应用于粉体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镍包覆铝复合粉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包覆上去的镍晶粒尺寸较小,并且呈球状,粒径为100~1μm之间,包覆效果良好。提出了联氨化学镀新工艺的非稳态镀覆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铁鳞还原铁粉制备铜包铁复合粉末时,添加剂的配方对复合粉末综合性能影响较大。在铁鳞还原铁粉表面化学镀铜制备复合粉末,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对铁鳞还原铁粉表面置换镀铜包覆层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等对铜包覆层的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以及成分进行表征,用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包覆粉末的物相结构,并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其表面的添加剂残留情况;分析了各类添加剂对包覆层质量的影响规律,得到的最优添加剂配方为0.160 0 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001 0g/L 2-巯基苯并咪唑(M),0.003 5 g/L乙烯硫脲(N),0.450 0 g/L聚乙二醇(PEG),0.120 0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最优添加剂配方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粉末的铜包覆层均匀、连续、包覆效果良好,只含有铁和铜两相,包覆层中仅有微量添加剂成分残留。  相似文献   

5.
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制备热喷涂用镍包氧化铝复合粉末的方法——配位均匀沉淀-碳热还原法,并成功地制备出了黑色镍包覆氧化铝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镍包覆氧化铝粉色泽均匀,平均粒径小于0.3μm,且原料利用率高,无其他杂质。  相似文献   

6.
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立元  张传福 《材料导报》1996,(3):77-80,76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金属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分类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氢还原法,在氨水-柠檬酸钠双络合体系中制备高纯度的镍包覆六方氮化硼复合粉末,探讨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氢分压、催化剂以及络合剂等因素对复合粉末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700 r/min、NH3与Ni的物质的量比为2∶1、温度为110~120℃、氢分压为1.5~2.0 MPa、PdCl2质量浓度为0.05 g/L、柠檬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2.8 g/L的条件下,可制得较理想的镍包覆六方氮化硼复合粉末。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镀在空心玻璃微珠(HGM)表面沉积了镍磷合金颗粒镀层,利用偶联取代传统的粗化处理,结合适当的镀覆工艺实现了镀层与微珠的紧密结合并达到了均匀完整包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镍磷镀层表面湿化学还原法包覆钴铁合金的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包覆层的形貌、组成、晶体结构和改性后微珠的静磁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由非晶态合金组成,其中镍磷镀层为单层颗粒膜,而后续沉积的钴铁合金镀层呈条带状生长于镍磷镀层表面;沉积钴铁合金后微珠的磁性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La-Mg-Ni基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电镀镍-钴合金对La0.88Mg0.12Ni2.95Mn0.10Co0.55Al0.10贮氢合金粉末表面形貌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FESEM表明,电镀处理后合金粉末表面沉积了球状的镍-钴合金颗粒.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贮氢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改善.200周循环时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从未处理合金电极的60%提高到镀覆镍-钴合金的80%,在放电电流密度1080mA/g下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3%.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分析结果显示,包覆镍-钴合金后贮氢合金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速率加快,电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法合成得到包覆型Co-Cu双元金属复合材料,第一步使用水热法制备出叶片状纳米结构钴材料,第二步使用置换法使铜单质沉积在钴的表面,形成包覆型Co-Cu双元金属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随着置换反应时间的增加,铜的尺寸及形貌均会改变。当置换反应时间为30分钟时,钴的表面已全部被八面体铜微晶所包裹,铜微晶尺寸在800nm左右。此时复合材料中钴铜元素原子比约为1:3。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介绍了检定和校准以及证书的两点相同、五点不同之处,说明了对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We have synthesized a variety of alkali-metal and ammonium fluorosulfatometallates (titanates, zirconates, and hafnates). The alkali fluorosulfatozirconates and fluorosulfatohafnates have been shown to exhibit efficient roentgenoluminescence (RL) in the UV through visible spectral region, with a maximum at 390–440 nm. Their RL spectra depend significantly on their composition (cation, anion, and water content), coordination of KF and K2SO4, and relative amounts of fluorine and SO4 groups. We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RL of these compounds. The rubidium and cesium fluorosulfatozirconates Rb3Zr2F9SO4 · 2H2O, Cs2ZrF2(SO4)2 · 2H2O, Cs8Zr4F2(SO4)11 · 16H2O, and Cs2ZrF4SO4 offer the most efficient RL.  相似文献   

15.
热交换器是将不同温度介质之间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形式,由高温介质传递给低温介质,使介质达到生产所需温度的工艺设备,也可作为一种节能设备使用.通过对不同热交换器的结构分析,总结不同热交换器的优缺点、适用环境,为生产工艺设计人员及设备制造单位在选择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的设备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计量仪器收发工作是沟通计量检定部门以及送检单位之间的桥梁,也是计量检定工作的前提。随着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计量技术机构除了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之外,同时还要用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来赢得顾客的信赖与认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计量检测工作的需求,因此,要有效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计量仪器收发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计量仪器收发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