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桦  宋亚兰  赵季红  李熠伟 《通信学报》2013,34(12):113-119
设计了一种中继蜂窝网络的分层调度模型,将中继蜂窝小区的资源调度过程分为高层调度和低层调度两部分,分别由基站和中继站完成。所设计模型中,高层调度和低层调度分别采用PF算法和保障吞吐量的比例公平(TG-PF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最大载干比(Max C/I)算法和比例公平(PF)算法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区边缘的吞吐量,以满足中继蜂窝小区的系统吞吐量和调度公平性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以较低的调度公平性牺牲换取小区边缘吞吐量的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中几种支持非实时业务的经典分组调度算法Max C/I(最大载干比)和PF(正比公平)算法缺乏系统公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DPA的快速公平分组调度算法。此算法在保证信道瞬时条件和系统吞吐量的前提下,旨在为那些平均吞吐量低于某一阈值的用户提供优先被服务的机会。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较之Max C/I和PF算法能够保证用户间的长期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HSDPA系统中依赖负载的正比公平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仿真了HSDPA系统中分组调度算法(RR,Max C/I和PF)的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在HSDPA系统中RR算法调度结果的公平性略逊于PF算法.为了补偿正比公平调度算法公平性,提出了依赖负载的正比公平(LDPF)调度算法.该算法旨在通过低负载时牺牲系统吞吐量换取用户间公平性.然后用扩展了爱立信EUPLANE模块的NS2网络仿真软件对LDPF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LDPF调度算法在系统低负载时有效地补偿了先前的低速率用户,通过这种低负载和高负载时的时间分集,改善用户间的长时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典多用户调度算法只偏重于信道条件或者公平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用型Max C/I(最大载干比)和一种实用型PF(比例公平)调度算法。这两种算法将信道条件、用户业务需求和吞吐量作为度量值的计算因子。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调度算法能兼顾用户承载QoS(服务质量)要求和频谱效率,实现吞吐量与公平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载波聚合是LTE-Advance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中重点介绍了载波聚合中的移动性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机制。在引入该机制的基础上,传统的正比公平(PF:proportional fair)调度算法并不能够很好地保证用户之间在资源分配方面的公平性,因此提出了Balanced PF(BPF)算法。从系统级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的PF算法相比,BPF算法可以提升边缘用户的吞吐量性能,改善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可见光通信(VLC)下行链路存在多接入点(AP)重叠覆盖、VLC AP光路易被遮挡和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决策的异构VLC/无线保真(WiFi)网络联合收发端需求的接入点选择算法。该算法在收端为用户建立面向QoS的加权信息矩阵,为用户偏好提供高信干噪比、高接收功率、低负载、低历史中断概率的VLC AP;在发端为VLC AP偏好选择抗干扰性强的用户服务。基于引力理论改进收发端选择权重值,优化用户的AP接入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方形均匀布局和混合圆方形布局中比现有算法的吞吐量分别增大了77.3%和11.4%,业务公平性分别减小了53.1%和41.1%。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将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其它通信技术异构融合,能使各类技术取长补短,增强通信系统容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介绍了可见光通信分别与电力线通信(PLC)、Wi Fi、以太网、长期演进(LTE)网络、第五代/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5G/6G)融合的方法及发展现状,对可见光通信异构融合系统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TD-LTE系统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研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凌家良 《移动通信》2012,36(14):49-52
文章介绍了TD-LTE无线资源调度算法,包括轮询算法(Round Robin)、最大吞吐量算法(MaxTP)和比例公平算法(PF)等,并通过搭建的仿真平台仿真这几种算法的吞吐量及公平性,分析和比较各自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Max C/I算法是LTE中一种常见的资源调度算法,致力于实现吞吐量的最大化。在非Co MP场景下将总吞吐量最大化的目标分解到各小区,使每个小区吞吐量最大,用此解法求得的解是全局最优解。但如果将这种解法直接引入到LTE-A的Co MP场景下使用时,协作小区间的调度结果可能会相互影响,最终得到的解是贪婪解,而且该贪婪解不太理想,不能发挥出Max C/I算法的性能。针对此问题,将原解法的子问题决策进行改进,对是否调度Co MP用户增加了条件判断,并在Full Buffer业务模型和FTP业务模型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0.
面向虚拟路由器的基于历史转发开销的资源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以Xen为代表的虚拟工具中资源调度算法,得知它们无法保证虚拟路由器中资源共享的公平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历史转发开销的资源调度算法,用来确保路由器实例占用资源的公平性,尤其物理平台的输入/输出(I/O)资源。该算法通过统计路由器实例最近的报文转发开销来计算出路由器实例调度的优先级,确保平均吞吐量较低的路由器实例获得被调度的机会。同时,该算法通过设置优先级计算公式中处理延迟的值,达到对延迟敏感强的路由器实例的支持,以及通过预测报文处理时间决定待处理报文是否丢弃,避免不必要的系统开销。通过实验测试,相对于Credit算法,该文算法在确保虚拟路由器资源共享的公平性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并且能为延迟敏感的路由器实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吕春峰  朱建平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6):126-129,133
IEEE802.15.4作为一种专为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而设计的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标准,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异构、非饱和无线网络,提出了两种新的CS-MA/CA机制:OSTS/BSTS机制;异构节点数据到达率不同,其各自获取的吞吐量不同,由此分析获得异构网络节点的公平性。OSTS/BSTS机制最大的特点是异构节点被赋予了公平的机会来访问信道,不存在优先权等级的问题。这两种机制采用两个半马尔可夫链模型来分别表达两组节点的访问过程,一个宏观马尔可夫链模型来表达信道状态转换过程,结合队列理论模型来分析异构节点的延时量、吞吐量、传输概率等特性,以获取网络实时性、公平性理论模型,并采用NS-2仿真工具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2.
李国庆  安建平  杨杰 《电讯技术》2005,45(6):157-162
M IL-STD 188-220C是军用分组无线电C4I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标准。协议的流量控制采用5种不同的网络访问延迟(Network Access Delay,NAD)算法实现。为解决不同NAD算法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基于战术互联网应用环境,采用了网络仿真的方法,对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在信道吞吐量、端到端时延、对信息优先级的支持、节点公平性和实现复杂性等方面,得出了不同NAD算法的性能和特点。这些结论对于协议的应用和改进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9,11(3):86-86
Broadcom(博通)公司宣布推出新的单芯片Wi—Fi路由器解决方案,该方案提供前所未有的系统集成度,同时将路由性能提高了4倍。Broadcom新的解决方案可以用来开发与更高端路由器的速度和可靠性相媲美的入门级Wi—Fi路由器。基于这款新芯片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无线吞吐量,  相似文献   

14.
一种提高IEEE 802.11吞吐量和公平性的自适应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IEEE 802.11 DCF网络增强其吞吐量和公平性性能的自适应优化算法,算法基于网络节点侦听信道得到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竞争发送的自适应调整以获得最优的网络性能,称之为CSCC(Channel Sensing Contention Control)算法。算法采用了对节点的信道接入请求以概率参数P_T进行过滤的方法控制节点竞争接入信道的激烈程度,其主要特点在于在优化调整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计算复杂的网络节点数量估计,并且可以在不同网络状态下围绕始终确定的优化目标进行参数优化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适应不同节点数量和不同数据大小的网络进行自适应的网络优化调整,并获得了系统吞吐量、碰撞概率、延迟、延迟抖动、公平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认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抗干扰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新  蒋挺 《数字通信》2010,37(1):66-7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受Wi—Fi等异构系统干扰日益严重的问题,在引入基于簇的动态多信道组网策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频谱受干扰程度、信道切换代价、节点剩余能量等因素,提出了一种认知频谱干扰的能量有效的路由(CSIEE)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与EEPA,AODV,AODV—EA路由相比,有效地节约了传感器节点能量,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快速调度机制使系统可以根据所有用户的情况决定哪个用户可以使用信道,以何种速率使用信道,信道总是被与信道状况相匹配的用户所使用,这样在每个瞬间都可以达到最高的用户数据速率和最大的数据吞吐量,但同时兼顾每个用户的等级和公平性。文章首先对基于非实时业务无线分组调度算法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种算法在公平性方面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表明:RR(轮询调度)、PF(正比公平)和APF(自适应正比公平)算法完全位于公平准则曲线的右侧,因此满足公平性准则的要求;RR算法具有最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动态TDMA时隙分配算法在数据链中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锐  郑龙  王玉文  孟凡计 《通信技术》2011,44(2):105-107
固定TDMA分配算法能够保证节点数据发送的公平性,但不可能针对当前业务和网络状态进行时隙预留分配,很难实现差别服务和提供支持QoS(服务质量)的机制。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TTNT(战术瞄准网络技术)数据链通信系统的动态TDMA时隙分配算法,在高负载的网络环境下,这种算法加入了优先级机制并根据业务量轻重对各节点采取不同的发送策略,对时隙有较高利用率,提高了Ad Hoc(自组织网)网络系统吞吐量。在OPNET网络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吞吐量和时延方面都优于固定TDMA算法。  相似文献   

18.
对宽带无线城域网(WMAN)而言,分组调度算法是保证用户服务质量(QoS)、平衡用户间公平性的关键。在研究比例公平调度算法(PF)算法与修正的最大加权时延优先算法(M-LWDF)的基础上,一种新的适用于宽带无线城域网实时业务的分组调度算法被提出,此算法引入了新的衡量服务队列负载的信息,能够实时地更新状态参数,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在保证系统吞吐量的同时,比M-LWDF算法具有更好的时延特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基于包错误率(PER)测量及基于我干比(C/I)估计的链路自适应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WPAN/WLAN应用环境下的混合算法,即同时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和选择性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的单用户接入情况下,同时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的吞吐量要大于其它算法。在实际的多用户接入情况下,分配给每个用户的资源相对较少,此时,选择性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能够减小接收包数目较少或C/I估计误差大大以及信道误判等因素造成的吞吐量损失,达到比其它算法更大的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
李超  徐勇军  刁博宇  王峰  王琪 《通信学报》2015,36(Z1):162-170
声通信是水下传感网的主要通信方式之一,但是它具有长延迟和低带宽的特点,这是水下传感网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提高网络吞吐量,提出了一种接收者发起的多会话MAC协议(RIM-MAC)。它利用接收者发起会话,通过一次会话的4次握手完成所有邻居数据分组的传输,有效地减少握手次数。同时利用侦听到的本地信息(邻居延迟图和邻居的传输调度)避免信道冲突并发起多个会话,这解决了长传播延迟带来的信道利用率低的问题。RIM-MAC通过增强节点间并行传输的能力,在接收者和发送者两端提高时空复用率,与经典水下MAC协议比,网络吞吐量提高了至少36%。除此之外,基于自适应数据轮询策略提出了一种网络负载公平算法(FTA),它保证了网络中竞争节点间的信道访问的公平性。仿真实验表明,在长传播延迟的场景下,RIM-MAC取得了比典型的水下传感网MAC协议更好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