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鸟衣"是侗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服饰,在其制作工艺上采取的是拼布工艺,创造出的纹样魅力十足,这些纹样成为侗族百鸟衣中的重要元素,亦直接反映了侗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与特色的地域特征。本文以侗族百鸟衣服饰为例,围绕其纹样和拼布工艺展开研究,从纹样所含的内涵、构成、色彩及工艺等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侗族百鸟衣的独特纹样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应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侗锦图案是侗族织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侗族文化内涵的直接体现。为了使侗锦在现代化人文进程中更好的传承,赋予侗族文化新的生命力。以侗锦作为研究对象,从纹饰艺术、造型艺术、构图艺术、配色艺术等方面分析侗锦图案的艺术特色,并结合现代工艺如纹饰艺术与3D打印技术、造型及构图与激光雕刻技术、色彩艺术与现代蜡染工艺等方面探究侗锦图案在服饰中的应用形式和创新设计方法,为侗族织锦艺术的传承和应用注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侗族侗锦艺术图案的特色为研究主题,针对侗锦图案的纹样、色彩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美学分析,结合当前侗族侗锦的发展历史,从侗锦图案风格、基本纹样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侗锦形成的审美成因及侗族文化对侗锦审美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侗族侗锦艺术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长期流传在上海民间的工艺美术精品和珍品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经过一年半的征集和筹备,于10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上海市常务副市长蒋以任、市政协副主席朱达人出席了开馆仪式,并为博物馆揭牌。 上海传统工艺美术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有着鲜明的上海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在国内  相似文献   

5.
墩头蓝是粤东客家民间一项具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手织布,其织染技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从粤东客家墩头蓝技艺的发展现状入手,研究墩头蓝技艺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征,并提出墩头蓝传统织染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将工艺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刺绣工艺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逐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刺绣工艺。文章对河南省内的两个绣种——开封的"汴绣"和灵宝的"灵宝民间刺绣",从艺术风貌、色彩、题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探讨了两种刺绣的造型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7.
传统草木染色工艺是非遗民间工艺,具有较高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在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战略背景下,充分挖掘草木染的艺术特征并应用于现代传统服饰设计。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阐述草木染的文化意蕴、审美内涵、情感回归等传统文化表达,并深入研究草木染的工艺、色彩、材质、功能,创新草木染工艺实验设计,把草木染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在现代汉服的创新应用中。结果表明:草木染色工艺需要体现新时代的艺术价值;传承与创新工艺设计、色彩设计、纹样设计、功能设计,有助于传统草木染色工艺在现代汉服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工艺美术分属现代造型艺术类型,是以手工艺术(如纺织工艺)为基础,融合时代机械发展的特色设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设计在创造之前,是工艺美术品出现的必要因素,应用艺术创想进行工艺美术设计则是成品创新的关键。好的艺术创想发端于设计者的实际生活,是所处时代与环境的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设计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呈现。基于此,文章从介绍艺术创想与工艺美术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应用艺术创想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创想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合肥火笔画是江淮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火笔画具有题材广泛、样式丰富、材质多样、色彩高雅、技艺高超、工具创新等特点,并且具有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衍生出的一朵奇葩。开发设计新产品,推进火笔画生活化、产业化,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发扬地域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古籍记载和考古文物,分析了中国传统草木染的工艺技术与艺术审美特征,并对材料、工艺、色彩、纹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清了草木染在发展沿革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对于认识和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理解传统造物设计思维和工艺特色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历史文化.扎染艺术是中国少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实践不断探索与总结出来的,利用装饰语言简洁明了的概括了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传达出各地区文化的深厚内涵,彰显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艺术特色,扎染的特点在材质、肌理、图案、色彩等方面都有体现,将扎染艺术的特点创新运用在现代...  相似文献   

12.
柿染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凭借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艺术和民俗生活中。文章以柿染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柿染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柿染染料⸺柿漆的特性,以及柿染的色彩属性与染色工艺;整理和分析柿染工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以纺织品为载体,结合传统印染技法⸺扎染进行设计实践,寻求传统柿染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研究认为,柿染工艺具有色牢度高、色彩朴素含蓄的优势,且具有防水、防腐等特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柿染工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杨晓丽 《丝绸》2021,(7):83-87
针对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中的墩头蓝纺织技艺,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结合传承人访谈和留存实物资料分析,从技艺特点、织染原料、图案、色彩四个方面对墩头蓝纺织技艺艺术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根据其特征进行了产品开发路径探析.研究表明:墩头蓝织染具有技艺高效严谨、就地取材织染原料、图案简约大方、色彩自然清新的特点,基于非遗活态传承语境下,...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整理、实地考察以及实物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历史时期民间蓝印花布防染和制靛技艺进行梳理,分析了桐乡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的发展状况;运用类比法,从艺术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对桐乡民间蓝印花布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研究指出:桐乡民间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色彩清新秀丽;纹样纤巧隽秀,主次清晰;工艺精细,制作精巧,其独特制作技艺和艺术形式是"自然生态观"、"世俗审美观"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周辉 《国外丝绸》2010,(1):25-27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色彩清新素雅,具有鲜明的工艺特色和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作为南通民间艺术之一的历史由来、蓝印花布的工艺特征、艺术特征及其创新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崔荣荣  陈宏蕊  王志成 《丝绸》2020,57(1):81-86
针对中国传统民间蓝印花布中的灰缬蓝印工艺,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传世实物资料,从工艺、艺术和文化内涵等角度,对灰缬蓝印的制作工序、工艺特征及其蕴含的造物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考析。文章指出传统灰缬蓝印中“断刀”的核心工艺及在防染材料及用法上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析这些工艺特征的形成是受传统民间“致用为本”“因材施艺”和“器以载道”造物思想的影响。通过对灰缬蓝印工艺特征和造物思想的解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蓝印花布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嘉兴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现状,以塘汇刺绣、洪合"小围身"刺绣、桐乡"历本袋"刺绣等为研究对象,在工艺、选材、针法、色彩、构图等方面对嘉兴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嘉兴民间刺绣传承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近几年的国内外植物染丝绸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练表现技法、作品形式、材料运用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作品主题、风格的表现与烘托作用。植物染丝绸作品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服装、家纺、饰品等形式,以环境装饰、画作、装置艺术品等形式出现的作品也很多;创作材料除了以真丝绸为主体的各种织物,还采用蚕茧、丝线、丝绵等;使用的染材多样,染成的色相丰富,色彩搭配更富有艺术气息;创作手法既有扎染、蜡染、手工模印等传统印染工艺,也采用叠层、拼布、绗缝、镂空、色织、刺绣等多种服饰工艺。  相似文献   

19.
色研 《江苏纺织》2010,(2):35-38
中国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有不同的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例如南通蓝印花布,山东沂蒙彩印花布等民间纺织品;各个少数民族也有各种不同的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特别是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如蜡染、刺绣、挑花、织锦等令人赞叹不已。这些具有民族和民间特性的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课题教学组选择"草木染"为工艺手段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服装设计教学的结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在图案设计和色彩设计单元,加入"草木染"的材料、加工工艺、艺术效果、适用范围等具体知识环节,以扩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背景下的服装色彩及图案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