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五种情况探讨了自然垮落单体支柱工作面的控顶距离,推导了支柱对顶板支护强度与控顶距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淮北矿区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控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极不稳定,项板类型差异很大,本文根据采场冒顶有压、漏、推三个基本类型,支架必须具备“支、护、稳”的基本性能,按照阻力监控法设定支柱初撑力;结合煤层顶底板特征,确定冒落带高度,计算支护强度、支柱密度、密集支柱线密度;由允许底板比压,计算柱鞋直径,控制支柱钻底。  相似文献   

3.
淮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极不稳定 ,顶板类型差异很大 ,本文根据采场冒顶有压、漏、推三个基本类型 ,支架必须具备“支、护、稳”的基本性能 ,按照阻力监控法设定支柱初撑力 ;结合煤层顶底板特征 ,确定冒落带高度 ,计算支护强度、支柱密度、密集支柱线密度 ;由允许底板比压 ,计算柱鞋直径 ,控制支柱钻底  相似文献   

4.
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设计井型为06Mt/a,主要开采石炭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厚度0~12.9m。煤厚变异幅度大,煤层底板沿倾向和走向都有较大起伏,且煤质松软,呈粉末状,属典型的构造煤。煤层的顶底板岩层,多属泥岩,砂质泥岩,顶板属1类Ⅰ级,底板属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软条件用П型钢单体液压支柱网络炮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条件、回采工艺,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取得的经济效益,为同类条件下炮采放顶煤回采工艺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厚煤层条件下,先采用高档普采工艺采过顶分层,形成塑料网假顶后,沿煤层底板布置臬型梁配合单体支柱高档普采放顶煤工作面,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实现矿井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8.
<正> 一、前言目前全国煤矿大力推广单体液压支柱来代替金属摩擦支柱支护顶板,全国有三十多家工厂生产该产品,他们按通用的DZ型图纸生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DZ型产品存在下述缺点: 1.活柱体由活柱筒和柱头焊接而成,DZ22型以上的还要增加一段接长柱筒,又多了一条焊缝(见图1),使用中易从焊缝处折断,越是高的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李剑峰 《煤矿机械》2007,28(12):164-164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北宿煤矿因为煤层的厚度变化比较大,工作面上需要配备1.2m、1m和0.8m 3种支柱,频繁调整。若支柱更换不及时则易造成超高支设损坏支柱。他们参阅了单体液压支柱并改进设计,制造出了大行程的DZDC10型单体液压支柱,行程增大200mm,利用一种规格的支柱即可满足煤层厚度0.6~1.0m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刘金湖  郭洪昌 《煤矿安全》1990,(2):16-17,13
本文通过二井两个工作面的顶板压力观测和“顶板控制理论”中支架合理密度的计算式,得出该两工作面支架合理密度应方1.84根/m~2,它小于原支架密度2.15根/m~2。按此计算,两个试验工作面可节约单体支柱400余根,折合人民币14.4万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现有的DZ型液压单体支柱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支护 ,最大支护高度仅为2.8m ,满足不了综采端头支护、高档普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和大采高工作面支护需要 ,我们的研制对于改善我国高档普采工作面支护现状、降低支柱成本、提高支柱工作性能以及满足我国采煤工作面支护及大采高工作面支护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1大采高支护设备现状目前 ,国内的企业研制的大采高支护设备有3.15~4m铝合金液压单体支柱 ,产品结构合理、重量轻 ,但费用高 ,铝合金型支柱售价是DZ型支柱的3倍以上。煤矿目前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 ,液压单体支柱成本的增加 …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冒顶事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是支护阻力不足,探讨了顶板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单体液压支柱、铰接顶配“π”型梁放顶煤技术是单放中的特殊工艺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适用于煤层赋存不稳定、工作面不正规的矿井,与传统采煤工艺相比,具有高产、高效、低耗、机动、灵活、易于生产管理等优点,有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正>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南屯煤矿通过对1601小槽煤首采工作面的支护研究,为薄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局张集煤矿主采煤层顶底板条件,选用DZ-28/100和QDZ-3150B型单体支柱,实现了2.6 ̄3.2m倾斜煤层单体面一次采全高,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技术经济效果,通过系统的矿压观测和分析,揭示了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运动规律,为开采大采高工作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