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幅度构造识别技术在南美奥连特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幅度含油气构造是地震勘探圈闭识别的难点,储层地震预测则是隐蔽圈闭识别的核心。利用最新的地震技术,通过长期在南美西北部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的储层岩性、形态、物性及含油气性的预测,形成了一套基于高精度地球物理资料,适合于低幅度构造圈闭识别的地震解释技术。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的低幅度构造与油气富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大量钻井及试采资料,结合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采用密井网大比例尺绘图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的低幅度构造发育与油气富集特征。低幅度构造具有区域性、规模化发育,定向性延伸,排列式褶合,继承性演化等特点;依据构造形态、组合规模、成因机理等对低幅度构造进行初步分类,低幅度构造以应力成因为主,鼻状构造为其基本的构成单元,构造轴迹呈近东西向。低幅度构造转折部位地层产状的陡缓变化影响油气沿斜坡上倾方向的运移动力、速度及运移方向,造成油气水的区间分异和油气在局部空间上的逸散或聚集,形成相间分布的油气相对富集区及相对富水的含油水区;低幅度构造转折端端点连线与沉积相带边侧部位的岩性/物性尖灭线及局部的地层尖灭线等界线组合形成岩性-构造、构造-岩性、地层-构造等复合圈闭类型,进而使油气聚集成藏。低幅度构造与大型沉积体系及其有利相带等条件的优势配置控制了伊陕斜坡内中生界乃至古生界主要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3.
低幅度构造油藏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低幅度构造的勘探逐渐受到重视。论述了低幅度构造油藏的2种成因及对其识别能力。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低幅度构造油藏的多种识别方法:优势频带相干数据体处理技术(识别小断层)、水平切片技术、自动追踪技术、溢出点约束技术、变速成图技术等,总结出了低幅度构造研究流程图。通过以上技术在冀东南堡凹陷高柳构造带新近系油藏发现了10个低幅度构造,目前已钻探了3个,均获得了工业油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东部的陆10—陆6井区勘探程度较低,地表条件复杂,油气藏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地层等时追踪困难,低幅度构造圈闭的落实难度大,小断裂发育,储层受煤层影响严重且非均质性强。为此,文中采用了四项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即基于二维谱的井震沉积旋回联合标定技术解决地层等时追踪问题,多尺度断裂自动检测技术识别小断裂,基于倾角测井约束的变速成图技术解决低幅度构造识别问题,子波分解与分频反演技术去除煤层强反射干扰和非均质薄储层预测。最终发现低幅度构造和岩性圈闭8个,叠合总面积达281km2,综合评价优选上钻两口井位。经设计井实钻分析,证明了上述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低幅度含油气构造地区的解释成图中,由于地震资料对低幅度构造反映程度差以及时间剖面闭俣差的影响,往往造成构造图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为了搞清大深度、薄油气层的低幅度构造形态,我们给出一种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校正地震构造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幅度构造成图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总结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托乎拉—三道桥地区低幅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于深层低幅度构造成图的技术和方法,利用这项技术和方法能够提高低幅度构造成图的精度,落实局部构造,降低勘探风险,对于类似地区的低幅度构造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丘东、小草湖等地区侏罗系特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相同孔隙度储层渗透性差异较大,储层、干层界限难以确定。在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分类研究,探讨了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的岩性成因,针对不同成因分别进行了储层参数建模,并初步建立了储层分类标准。研究成果可满足油气层精细解释的需要,现场地质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落实塔里木盆地轮台地区低幅度构造圈闭,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应用层位精细标定、自动追踪、相干体属性及变速成图技术,准确落实了区内局部构造。并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的测井、地震资料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发现油气层砂岩速度低,泥岩盖层速度高,油气层具有低频、强振幅特征。利用属性分析、含油气检测技术对落实构造的储盖组合、含油气性进行分析和预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发育,地质特征复杂,滚动开发难度较大。以南八仙油气田为例分别从构造、含油层系、油藏类型、油气层分布、油气性质、产能及驱动能量等方面来讨论这类油气田的非法规特点,寻找地质规律,为今后这类油气田的高效滚动开发寻找指导。  相似文献   

10.
英台油田低幅度构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先杰 《特种油气藏》2005,12(4):40-43,i0010
依据生产动态与电性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和定量测井解释的声波时差-感应电导率图版解释法,即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法、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法.在平面上,总结出了不同微相、微构造、井网控制程度以及不同非均质和不同性质流体分布地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在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韵律、油水界面和射孔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方法可为类似油藏剩余油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油区A油田为例,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引起地震波传播非对称走时的主要原因,进而通过层速度求取、平均速度求取、速度宏观趋势校正与实钻资料剩余误差校正等步骤,建立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时深转换关系,得到了精度较高的构造图,从而减小了实钻深度与预测深度的误差,有力支持了该油田调整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的识别和产水量的控制是美国、中东和世界上其他一些油田进行地层评价时遇到的两个难题。这两个问题延误了完井决策,增加了油田管理费用。文中以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油田为例,说明仅用常规测井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无法预测产水量。某些含水饱和度相对低(常规测井计算)的地层,产水量相对较高;相比之下,某些含水饱和度较高的地层则不产水。难以预测地层的产水量是因为这些地层为低渗、中粒或细粒的泥质砂岩,地层  相似文献   

13.
勘探实践证明,低幅度构造在有利的生储盖和油气运移条件下可形成"小而肥"的高产油气藏,冀东马头营地区低幅度构造成像精度低,与钻井存在较大误差.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速度建模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浅层不同砂地比引起的横向变速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地震模拟的低幅度构造速度建模技术,设计能够突出该区主要矛盾的简化模型,并开展物理模拟、数...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带构造圈闭细节,开展了低幅度构造成像、网格层析速度建模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龙门山前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采用构造正演模拟的方法研究其动力学成因;利用自适应微测井约束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解决该区影响低幅度构造成像的静校正问题;应用各向异性动校正技术解决在大炮检距处产生的动校过量问题,提高了浅部陡倾地层及深部低幅度构造的速度分析精度;将约束层析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沿层层析获得的中深层速度模型融合,充分利用钻井数据等多信息指导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利用网格层析优化速度模型并偏移,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岩性圈闭识别及精细刻画是岩性勘探获得突破的关键.首先分析了石臼坨凸起区低幅度构造形成背景及岩性圈闭发育特征,针对新近系砂体横向连片、纵向叠置的展布特征,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利用地层切片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开展岩性圈闭的定性识别;再结合波阻抗反演以及90°相位转换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及单砂体描述;最后利用叠前弹性反演技术进行油气检测,指出有利的含烃范围.该技术系列在石臼坨凸起区岩性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谢然红 《测井技术》2001,25(3):199-20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吉林高台子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认为富含伊利石和蒙脱石粘土矿物的地层,若地层水较淡,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是造成油气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因素。粘土含量不同,其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I-Sw)关系曲线特征不同,故将粘土含量作为选择饱和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了Waxman-Smits模型中阳离子当量电导极大值(Bmax)是湿度和频率的函数。利用所建立的解释模型处理了2个油田的7口井资料,解释效果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域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在渤海海域发现了大量的低电阻率油气层,经测试证实,许多低电阻率油气层具有较高的产能,因此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将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渤海海域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特征及成因分析,得出了一些适合于该地区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老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复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薄层评价测井新技术,薄层电阻率测井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评价,油气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给出了几个利用薄层电阻率测井识别薄油气层的实例,介绍了薄层电阻率测井在油气层识别中的解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低幅度构造油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雁木西油田是一个典型的低幅度构造油藏,通过分析总结油气聚集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采用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思路、技术方法、开发技术政策和运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第三系含油面积由1.8 km2增加到6.3 km2;白垩系新发现雁6-27、620、19、20等断块,新增含油面积5.7 km2;在含油层系上新发现了第三系Ⅰ、Ⅱ和白垩系Ⅰ油藏,使油藏由2个增加到5个;油田的储量规模增加到最初的9倍,产能规模由方案编制初期的2.5×104t增加到19.0×104t,并且仍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20.
强底水低幅度构造油藏水平井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Oriente盆地东部斜坡带底水低幅度构造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难点,从低幅度构造的成因分析入手,介绍了以孔隙砂岩顶面构造解释和剩余构造分量为主要特点的低幅度构造解释和表征技术。在精细构造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底水油藏水平井优化部署、精细地质设计和随钻监控的程序和方法,并在中厄合作的A油田的水平井开发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