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软件脆弱性是系统安全受到各种威胁的根本原因,对软件脆弱性进行科学、合理、有实用价值的分类是研究软件脆弱性的基础。分析了软件脆弱性的本质,说明了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各种典型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维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法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3.
4.
软件脆弱性是系统安全受到各种威胁的根本原因。从软件脆弱性的本质出发,对脆弱性进行研究是一个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各种软件脆弱性的定义,并基于脆弱性引入原因、所在部件、产生的影响、修复、验证、检测和攻击等关键属性,提出了对软件脆弱性的多维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5.
软件脆弱性是威胁系统安全的根本原因,当软件脆弱性被利用时,会造成各种危害系统安全的影响。本文说明了软件脆弱性的本质,分析了与脆弱性造成影响相关的典型软件脆弱性分类性,提出了基于脆弱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受脆弱性影响的对象、实施影响的方法等方面的脆弱性影响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6.
软件脆弱性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分类标准、分类规则、框架结构以及分类视角等方面具有特色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脆弱性分类的要素,并对经典的分类法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每个分类法的特点和主要问题,讨论了现今脆弱性分类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8.
现在软件规模越来越庞大和复杂,脆弱性形式也更趋向多样化,传统的脆弱性检测方法存在人工参与度高、对未知脆弱性检测能力弱的缺点,已无法满足对多样化脆弱性的检测要求.为了提高对未知脆弱性的检测效果,大量机器学习方法被应用到软件脆弱性检测领域.由于现有方法在代码表征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语法和语义信息的损失,导致误报率和漏报率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码属性图和Bi-GRU的软件脆弱性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从函数的代码属性图中提取出抽象语法树序列、控制流图序列作为函数表征的表征方式,减少代码表征过程中的信息的损失,并通过选取Bi-GRU来构建特征提取模型,提高对脆弱性代码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以抽象语法树为表征方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最大可提高35%的精确率和22%的召回率,可改善面向多个软件源代码混合的真实数据集的脆弱性检测效果,有效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被披露脆弱性代码样本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广泛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脆弱性分析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首先,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脆弱性挖掘框架;然后,从程序分析角度对已有研究工作进行了分类综述;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脆弱性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Yi Li Xinming Li 《通讯和计算机》2006,3(8):16-1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taxonomies of software vulnerability, describes the actuality of researches on software vulnerability. Then this paper lists the major characters describing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which include cause, location, impact, remedy, verification, detect and attack characters. For Unix/Linux operation syst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wo-dimensional taxonomy of software vulnerability based on location and cause attributes, describes the choosing reason of taxonomic attribut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described in detail. Design vulnerabilities are important class of vulnerabilities, but no classification identifies the types of design vulnerabilities in further detail yet, so 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design vulnerabilitie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炜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6,34(3):81-85
首先阐述了IDS的发展历史,接着从IDS分类法的发展对现有的IDS分类法进行了介绍,回顾常见的IDS分类,并对IBM提出的IDS分类法进行了介绍和简要分析。最后通过分析现状对ID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首先阐述了IDS的发展历史,将其分为三个重要阶段;接着从检测原理、体系结构和系统特征三个角度出发,对多个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IDS研究原型做了科学的分类;最后,通过观察分类特征,对ID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崯杰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2):112-113,123
软件的不安全性最主要来自软件自身的漏洞,软件漏洞给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列举了目前在全球比较常用的一些关于漏洞分类的方法,总结了一套软件漏洞的分类方法,为日后软件漏洞的分类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信息物理系统呈现出日趋智能化的特征,而非确定性又是系统中普遍且固有的特性。例如,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时,会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非确定性若未被妥当处理,往往会影响系统的正确运行,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信息物理系统中的非确定性进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促进信息物理系统进一步智能化的关键。对非确定性进行处理的前提是需要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然而现有工作对信息物理系统中非确定性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信息物理系统中的非确定性分类。具体而言,根据信息物理系统中被广泛认可的5C技术架构对非确定性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该架构每一层次上可能存在的非确定性,并结合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同时,总结了当前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展望了未来信息物理系统在应对非确定性方面的智能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Unix/Linux可信主机的概念,重点论述了其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配置,并简要探讨了相关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中的潜在远程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信息系统面临的最严重安全威胁之一.检测软件中游在的远程缓冲区溢出漏洞对于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面向二进制代码的动态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错误注入技术的远程缓冲区溢出漏洞检测模型,介绍了系统结构和模块功能,详述了系统中关键技术,给出了系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