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欣  王跃强  李保梅 《染料与染色》2010,47(2):57-59,41
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阻燃性能的各种测试方法,并综述了近几年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沥青在封闭环境中的燃烧风险,本文选用氢氧化铝(ATH)及氢氧化镁(MH)阻燃剂作为主要的阻燃改性剂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改性,制备了具备阻燃性能的沥青材料,采用氧指数试验全面评价不同类型阻燃改性沥青的阻燃性能,并采用马歇尔试件燃烧试验对其阻燃性能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温稳定性试验及低温抗裂性试验评价阻燃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阻燃涤纶织物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涤纶阻燃改性的研究情况,综述了涤纶阻燃处理方法,分析了卤系和磷系阻燃剂及其对涤纶的阻燃改性的优缺点,介绍了涤纶的燃烧机制、阻燃机制、阻燃方法以及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涤纶阻燃改性中所用的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吸热、覆盖和稀释等机制发挥阻燃作用的。分析了涤纶阻燃整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阻燃涤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阻燃织物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要想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使普通的棉织物成为具有阻燃性能的阻燃织物,必须要有阻燃性能良好的阻燃剂作保障。本文采用三步合成法制备有机磷阻燃剂,它适用于纯棉织物的阻燃后整理,经其整理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和耐洗性能。三氯化磷和甲醇首先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亚磷酸二甲酯,接着亚磷酸二甲酯与丙烯酰胺反  相似文献   

5.
用蒸馏水、海水和人工汗液等介质对3种不同的飞机座椅泡沫进行浸泡,采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中的12 s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浸泡处理前后泡沫的燃烧性能,同时测量浸泡前后泡沫样品中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介质浸泡对飞机座椅泡沫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泡沫有效阻燃成分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与阻燃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蒸馏水对3种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海水对部分泡沫材料阻燃性能影响较大,人工汗液对所试的3种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座椅泡沫中有效阻燃成分磷、氯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样品的阻燃性变化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作为泡沫阻燃性变化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阻燃剂与沥青的相容性,对阻燃剂进行表面改性并用于制备阻燃沥青.通过沥青氧指数试验、软化点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延度试验和离析试验评价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高、低温性能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掺量.借助热重(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阻燃剂的表面改性机理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阻燃剂可以显著提高沥青的阻燃性能和高温性能,当掺量不超过8%,对沥青的低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影响较小;阻燃剂可以促进沥青成炭,减少沥青燃烧时气体挥发物的逸出;表面改性会提高阻燃剂的分散性和阻燃沥青的热稳定性,改善阻燃沥青的阻燃性能和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7.
PET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添加型阻燃剂和结构型阻燃剂阻燃PET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两种阻燃技术及阻燃性能的比较,指出了PET阻燃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总结了阻燃PET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并对阻燃PET的品种、性能特点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由于聚合物受热易燃烧,常存在火灾风险,通常需要引入阻燃剂来提升其阻燃性能。水滑石(LDHs)因其无卤、无毒且抑烟性能优异,在阻燃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对LDHs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阻燃机理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提高LDHs阻燃性能的途径即从层板阳离子掺杂、层间阴离子插层和表面改性进行了重点综述,并对不同结构LDHs的阻燃机理及阻燃性能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LDHs作为阻燃剂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主要将煤炭行业标准MT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阻燃抗静电通用试验方法》与非煤聚合物产品阻燃性测试常用的国家标准GB/T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做了对比分析,以指导民用阻燃聚合物材料如何改进以应用于煤矿井下产品时对阻燃性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
《塑料》2016,(2)
研究了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和三氧化二锑对HIPS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阻燃复合体系对HIPS共混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氧指数仪,垂直燃烧测定仪及万能试验机等表征手段对共混物燃烧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BDPE与Sb_3O_2复配对HIPS有明显的阻燃作用,增韧剂SBS对阻燃后的HIPS有明显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类纺织品具有易燃性,其应用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纤维素类纺织品进行阻燃改性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有效措施。该文综述了纤维素类纺织品不同的阻燃改性方法,分析浸渍及涂层整理法、接枝改性法和共混改性等对纤维素类纺织品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限制阻燃纤维素类纺织品开发及应用的影响因素,如制备过程中阻燃体系不稳定,产品的阻燃耐久性较差及机械性能损伤等。最后对阻燃纤维素类纺织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合理利用生物质原材料,设计智能化、多功能化、具有阻燃耐久性的纺织品是阻燃纤维素类纺织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纺织品阻燃材料的研究,特别是纺织品阻燃检测技术对于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国内纺织品阻燃检测方法标准,主要包括垂直法、45°法、氧指数、减光系数法、水平法、可点燃性试验方法、辐射热源法。  相似文献   

13.
聚酰胺纤维织物的阻燃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英 《化工进展》2001,20(4):25-28
本文介绍了阻燃聚酰胺纤维织物的国风外研究现状,总结了聚酰胺纤维织物的阻燃改性方法,阻燃机理以及相关阻燃评价方法,并展望了阻燃聚酰胺纤维织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阻燃纺织品的阻燃机理、加工方法和发展趋势等,并提出了我国阻燃纺织品应向着功能复合化、绿色环保化和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希望能够对阻燃纺织材料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涤纶纺织品易燃并伴有熔滴现象,易产生二次危害,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阻燃涤纶纺织品意义重大.生物质阻燃剂以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阻燃剂领域的新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国内外生物质阻燃剂在涤纶纺织品中的阻燃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植酸、壳聚糖、海藻酸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质大分子在涤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纺织品阻燃后加工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作了简单评述。对原丝改性和织物后整理两种阻燃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相互补充,可以更加完善阻燃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BL-环保阻燃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阻燃剂无卤化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N-P系阻燃剂成为令人关注的热点之一。BL-环保阻燃剂属于N-P系阻燃剂,其主要原料与聚磷酸铵一样是磷酸与尿素,但因为其特殊的合成工艺使它不同于普通的聚磷酸铵。对BL-环保阻燃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成本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该阻燃剂具有制备简单、能耗低、生产设备投资少、成本低、与环境友好等优点,符合世界阻燃剂的发展趋势。BL-环保阻燃剂可用于生产阻燃实木、阻燃人造板和阻燃纺织品,并在森林草原防火上得到了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复配阻燃剂阻燃纯棉织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聚磷酸蜜胺(MPP)复配作为阻燃纯棉织物的阻燃剂,以乙二醛(GLY)为交联剂,研究APP的最佳溶解温度及织物的焙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以APP/MPP/PER/GLY(10/7/1/2)为复配阻燃剂整理纯棉织物。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降解等表征其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P的最佳溶解温度为85℃,复配阻燃剂整理纯棉织物的烘焙条件140℃×150s,阻燃纯棉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多层阻燃织物整体热防护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消防服用多层阻燃织物复合系统的整体热防护性及外层织物的阻燃性。将阻燃织物国产间位芳纶、杜邦NomexⅢ和芳纶3A面料与国产间位芳纶毡和阻燃棉布组合,模拟构成消防服的多层织物结构,通过垂直燃烧实验测试分析了阻燃外层织物的阻燃性能,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热防护性能(TPP)实验测试分析了多层复合织物的整体热防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整体热防护性能最好的是国产间位芳纶织物、面密度200 g/m2的芳纶毡和阻燃棉布的组合,但最适宜用于消防服的是NomexⅢ织物、面密度200 g/m2的芳纶毡和阻燃棉布。  相似文献   

20.
Flame retardants are the chemicals used in thermoplastics, thermosets, textiles and coatings to arrest the spread of fire.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methods to improve flame retardancy, namely additive and reactiv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reactive modification enhances flame retardancy of polymer to the greater extent than the additive route. Hence in this review, more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reactive approach. The following review depicts various flame retardants that can be incorporated to thermoplastic and thermosetting polymers,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ir combined effect on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of a polymer system in which they are incorporated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