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灾害技术(鲍店矿主副井井壁破裂灾害治理)”项目由兖矿集团公司鲍店煤矿和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完成,于1998年11月通过山东省煤管局技术鉴定,其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鲍店煤矿主、副井井筒于1995年6~7月发生破坏。根据其他矿区治理井筒破坏的实践经验及鲍店煤矿的实际情况,课题组经过分析后,确定采用架井圈并喷混凝土临时支护、地面注浆加固井筒围岩、埋设测试元件监测等方法进行治理。其中,地面注浆加固可以使立井井筒围岩停止沉降,这是保护井壁不再被压坏的关键,也是主、副井井筒综合治理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主井井壁破裂的概况,阐明了“井壁竖向附加力”是造成三河尖煤矿主井井壁破裂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加套井壁法、开卸压槽法、注浆加固地层法等可供选择的井壁破裂治理方案,并根据三河尖煤矿井壁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有针对性的井壁破裂治理方案及后续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面注浆加固地层法在治理井壁破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井壁的破裂机制及其常用治理方法,阐述了注浆加固地层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机制,并对该方法在治理某矿副井井壁破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地面注浆加固井筒周围的含水层能够有效地改善井壁的受力状态,加固后,作用在井壁上的垂直荷载减少,井壁的竖直附加力得到了有效的缓释和抑制,地面变形与井壁受力实测趋势基本吻合,达到了防治井壁破裂的目的,有利于确保井壁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介绍井壁破裂机理及常用治理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地面注浆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技术的机理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井壁破裂机理及常用治理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地面注浆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技术的机理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矿井井壁破裂的机理,阐述了地面注浆方法应用于井壁破裂治理的优缺点。某矿副井井壁破裂治理工程中注浆帷幕的实践表明,地面注浆法可以减少地层压缩变形,减少井筒外侧所受的竖直附加应力,从而实现对井壁破裂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7.
朱家峁煤矿首次发现主、副斜井井筒拱顶轴向开裂后,即开始进行原因分析和治理的多方案的制定、选择、论证。提出的治理方案主要有地面旋喷注浆加固、深层搅拌桩法、斜井井筒两帮壁后土层压力帷幕注浆法。通过分析井筒受力状态,提出造成井筒拱顶轴向开裂且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斜井井筒左右两帮土层对井筒的水平支撑反力不足这一观点,经论证后确定了井筒的拱顶轴向开裂段治理技术,对井筒左右两侧土层注浆加固,以提高拱形井壁结构左右两侧土层的水平支撑反力,同时减少左右两侧土层沉降的治理方案。注浆加固后,井筒周围的土层虽然仍会有塑性变形,但变形速率极为缓慢,而且在注浆加固期间挤密加固了地层,一定程度地减小已发生的拱顶裂缝、拱肩裂缝的宽度,并且对井筒开裂段井壁加强支护,从而缓解井壁破裂危险程度。截至目前,朱家峁煤矿3条井筒拱顶开裂段理后稳定,井筒拱顶开裂未见扩大现象。  相似文献   

8.
济宁三号矿主、副井筒破裂预防性主动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壁突发破裂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濒于破裂井筒进行预防性主动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济宁三号矿主、副井通过井壁应变观测和类比分析认为有很大的破裂可能性,针对主井、副井提升任务的不同、地面建筑物的分布特点,结合卸压槽法和地层加固法的优缺点,分别制定了主井地层加固法和副井卸压槽法的预防性主动治理方案和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口     
《建井技术》2006,27(3)
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鲍店煤矿主、副井井壁,自1995年6月开始出现局部开裂破坏现象。为此,该矿采用地面注浆加固地层法先后对主、副井井壁进行了3次治理,取得良好效果。该矿主、副井井筒分别穿过厚度148·69 m和148·60 m的第四系冲积层。该处冲积层共有3个含水层。其中,下组含水层厚度为31 m,主要由砂、砂质粘土及粘土组成,粘土质含量比较低,含水和透水性好,是目前矿井开采中重要的间接充水含水层。通过实践,该矿总结出了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1)加固参数。主要指浆液加固区宽度及其与井壁外缘的…  相似文献   

10.
刘园子矿副立井井壁出现粉化破裂点,且井筒内有较大的渗漏水现象,矿井生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井壁破裂原因分析,提出采用卸压法进行井筒治理,采用井圈加固井壁破裂段、中深孔双液壁后注浆堵水加固漏水段井壁、在井壁严重破坏段设置卸压槽的综合治理方案。后期监测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为矿井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