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3,(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网发展面临新课题和新挑战。利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彻底改造现有的能源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配电网智能化的要求,给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和特征,提出了功能要求。重点探讨了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配电网自愈控制、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AMI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微网技术,为我国智能配电网的进一步研究及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能源利用体系、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是应对能源发展挑战的解决途径之一.通过对智能电网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分析了上海发展智能电网的客观要求和内在动力,并在阐述上海智能电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上海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技术攻关方向和重点建设领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阶段电气工程的发展情况,并分别从电网技术分析、多项集成技术分析、仿真技术分析以及智能技术分析等几个方面,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重要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此来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本文选取美国、欧盟和日本智能电网的顶层技术路线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其内容基础上,梳理不同技术路线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并从能源禀赋、经济社会、电网现状等方面分析共性和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未来智能电网技术路线制定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一是发电侧均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电网侧重视发展区域电网的互联,强调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三是用户侧均重视提高用户和电网的互动程度。同时,因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电网发展现状、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的不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智能电网顶层技术路线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技术路线重点不同;二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经济的手段不同;三是推动智能用电,促进用户与电网互动的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5.
电力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动力之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很多的电力企业都在寻求一定的突破,随着信息技术及数控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也随之而产生,智能电网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型的发展动力,智能电网被广泛地认为是未来社会中电力发展的主要路径。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如今,智能电网已经走上了其发展的道路,未来必然也会不断地发展进步。本文就从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探究我国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判断,并从理论上提供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可能性,以期望为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国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其他事物的需求。目前,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以及宽带无线日益高涨的需求,我国正在全力实现建设移动通信宽带化的目标,并逐渐成为各大运营商的必要选择,在未来的市场中它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也是移动新业务开发的重要引擎。因此,在当前移动通信宽带化的条件下,对于运营管理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论文主要分析我国当前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业务的发展状况,对影响宽带无线通信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宽带运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0)
本文首先对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数据整合和管理、电网设备建模、电网业务数据整合、空间信息和业务数据结合四个方面,对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的运用要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的运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宽带化已经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因为LTE的主要驱动力是数据业务,现网本身不能提供语音业务,所以对运营商来说,在LTE产业成熟之前要发展语音业务就需要部署CSFB。本文分析了CSFB方案的一些关键问题,并结合了具体案例对CSFB方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
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为主,各个国家的专家也开始了对这方面的研究。智能电网中的关键技术就是通信技术,当前,可让电网具备通信功能的技术是PFTTH,即电力光纤入户。本文对电力光纤入户技术作为简要分析,探究了电力光纤入户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明确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基础上,提出云南电网应积极抓住发展机遇,推进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发展,从不同部门职责要求、技术条件以及基于调控一体化的AVC运行模式应用3个方面分析讨论了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围绕昆明供电局分析了其调控一体化建设实效,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传统的控制方法存在单一性的缺陷,无法满足电力系统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为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奠定的技术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总结出智能电网背景下,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指导综合自动化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技术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智能电网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然后从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主动防御体系,以及被动防御体系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积极构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保障防御体系,落实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5G工信部将加强5G研究支持推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6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论坛上说,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创造诸多新兴业态和市场,推动更多领域融合。工信部将加强开展5G研究支持,推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刘利华说,近五年来,中国每年新增移动用户超过1亿。未来,工信部将着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和创新环境,支持推动运营企业加大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打造优质信息通信技术网络。特别是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开展5G研究,推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持续演进。(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7)
本文从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入手,论述了智能电网中输变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8)
5G是现在移动通信最热门的话题,5G的出现让人们能感受到更快的速度和智能功能。移动速度的更新在这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其核心技术的提升,和基站和基带的技术密切相关。该文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其对应基站基带的工作原理,技术难关,以及全球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9)
本文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从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着重介绍了5G移动通信的几项关键技术,例如多天线技术、全双工技术、D2D通信技术等。本文还概括性地介绍了5G移动通信的近期发展目标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逐渐走向智能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出现是确保智能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智能电网框架下的继电保护技术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与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的概述为主要依据,从电网数据的实时性控制、优化继电保护建模参数、稳定传统继电保护基础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保障了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以此来增加电网智能化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智能小区在国内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近几年,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其技术成果被大量应用于智能小区,催生了智能用电小区。论文结合智能用电小区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某省级电力公司职工住宅智能用电小区项目(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的规划设计为例,介绍智能用电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要素,包括配电自动化、电动汽车充电、分布式能源(太阳能、风能)应用、无源光网络、远程抄表、安全防范、增值服务等。规划设计中除了应用常规智能小区技术外,还大量应用上述智能电网的技术成果,而且还有相对较成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此阐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智能小区规划设计带来的发展和改变;最后对智能用电小区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再次阐明融入了智能电网技术成果的智能用电小区是对智能小区内涵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引领着智能小区的发展方向,堪称智能小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
5G商用通信网络,为智能交通进入新时代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交通行业通信系统现状、面向D2D的5G网络概述、5G网络替代现有传输网络、应用扩展、技术养护成本等几个方面做了探讨,分析论述了全新的5G网络组态方式及其为智能交通带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国内外应用喷射FRP技术加固砌体结构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喷射FRP加固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于砌体结构的优势,然后介绍了喷射FRP加固砌体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从抗震、抗剪及抗压性能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对喷射FRP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