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世明 《华中建筑》2003,21(1):51-53
以稹文彦之作品SPIRAL为分析对象,在立体主义艺术视野中,探讨了与绘画革新理念相关的建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立体主义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先锋艺术运动,它对后来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建筑造型总体上的立体主义化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随后演绎出各种形形色色的“主义”。目前,中国建筑美术教育依然主要参照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理论和基本准则,造成了建筑美术教育与现代建筑观念上的缺失,回顾立体主义的产生和演变,反思今天的建筑美术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建筑艺术探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筑艺术的媒介(质料)具有“物理大于心理”、“适用功能决定形式”、“经济造价的重要因素”的特性.虽然中西建筑各呈异彩,但是,在“造型美”、“整体和谐美”、“流动美”等方面,又大相径庭.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与雕塑、音乐、绘画等关系密切,在相互扬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是人造的、供人居住和活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的场所.它起源于人类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的实用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它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首先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作为人们艺术审美对象.建筑保存了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是最古老的门类艺术之一,现代建筑的体载(类型)一般分为: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纪念性建筑、园林和建筑小品等.一、建筑艺术媒介的特性建筑使用木材、石头等物质材料作媒介构造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与其他艺术的媒介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从审美观念的变革、空间功能优化、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分析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影响与意义,从中总结出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影响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智敏 《山西建筑》2003,29(17):5-6
阐述现代设计与艺术、科学的关系,并从现代设计的发展,结合建筑艺术,叙述了建筑审美的心理特征及形象。提出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必是设计和审美默契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解构主义的哲学来源进行了介绍;对解构主义在建筑、现代艺术、雕塑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解构主义风格在具体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提出设计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有意识使用哲学工具的建议。解决了设计过程中只求形式忽略设计依据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圣莫尼卡学派与建筑艺术包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詹克斯于20世纪80年代曾把F.0.盖里在内的一批洛杉矶建筑师称为“洛杉机学派”,J.M狄克逊著文建议把这些建筑师称做“圣幕尼卡学派”,因为他们相对集中在圣幕尼卡地区,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进一步对盖里和莫斯的作品,特别是其“建筑艺术包装”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蓬勃的地产开发热潮带动着同样蓬勃的地产经济。在发展商们竭力经营着各自开发的房屋产品的同时,竞争态势亦愈演愈烈。不管南派的“N”次看楼方式的消费习惯还是北派“炒作概念”的期房营销模式.地产商们的营销手段随着消费群体的日趋成熟而变得近乎路人皆知了。尽管地域性差异造成各地区住宅  相似文献   

10.
罗雨林 《华中建筑》2001,1(3):99-100
广州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文从全新的审视角度,剖析其文化内涵;考证其历史沿革;论其艺术特色。确认该书院代表了清末岭南民间建筑和各门类工艺美术之高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徐清泉 《时代建筑》1994,33(4):8-10
文化人类学是解读建筑艺术文化本质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理解建筑艺术的文化本质恰恰也是文化人类学从宏观理论构建走向微观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中,建筑艺术提供给人们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  相似文献   

12.
13.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的高低错落,就是历史的抑扬顿挫;建筑是时代的语言,它的曲直起伏,就是文明的诗词歌赋。 金茂大厦以其独特的东方塔形建筑风格,当代建筑科技的完美融合,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摩天高度,而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跨世纪标志。金茂大厦作为20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阅读立体主义绘画代表人物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启发我们对解构主义建筑创作的思考,剖析解构主义建筑中真正被解构的元素,从而能够深入探讨解构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方法特征,对理解解构主义建筑的功能、形式、象征、创作的灵感带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筑艺术与艺术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听到“建筑呼唤艺术”的说法。告诉我这一说法的人士长期在北京居住、工作,他说不止他一个人持那样的诉求。显然,这与他们对北京城市迅猛增加的新建筑不甚满意有关。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的城市建筑就越来越注意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谐。北京也不例外。那么,为什么像这位人士以及他的朋友们仍会有这样的呼唤?值得认真地分析一下。认为城市新建筑“缺艺术钙质”,一个原因是这些人士没有仔细考察所有的城市新建筑,他们有点“远远地大略一望”就发出感慨的劲头。以北京为例,近些年其实已出现了一些不仅功能性很好,艺术上也相当成…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配合2008年奥运会,文化部和建设部将要携手打造自己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  相似文献   

18.
汪薇 《山西建筑》2007,33(32):62-63
介绍了我国民居建筑艺术中碉楼的形成,深入地探讨了碉楼的建筑风格,研究了碉楼的艺术价值,并对瑞石楼和迎龙楼进行了赏析,以使人们对碉楼的文化底蕴有所了解,可为人们处理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协调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巴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2000多年。大巴黎人口约950万人,土地12000平方公里,西岱岛是巴黎的发源地,从罗马大帝朱利安于公元358年起,在该岛兴建第一座宫殿并定名巴黎  相似文献   

20.
徐金荣 《新建筑》1995,(1):37-40
试从功能和理性之外的绘画和雕塑创作寻求柯布西埃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动力。通过大量例证和分析,说明柯布对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的探索对其建筑形式的生成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