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吸油率玉米多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酶水解法研究高吸油率玉米多孔淀粉的形成,在研究单因素的基础上,优化了制备玉米多孔淀粉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糖化酶之比为1∶3,酶用量1.5%,pH5.0,温度55℃,时间18 h的条件下,得到了 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  相似文献   

2.
大米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水解率为指标,研究仅一淀粉酶与糖化酶复合水解大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糖化酶=1:3,酶用量2.0%,反应时间20h,反应温度42℃,pH值4.2.吸水率和吸油率测试对酶解前后的大米淀粉进行性质分析表明,微孔淀粉吸水、吸油能力明显大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3.
酶法制备多孔玉米淀粉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水解法来制备多孔淀粉。以吸水率、吸油率为指标来评价酶的来源、淀粉的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等因素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玉米淀粉颗粒的粒度为100目,经过湿热处理后采用复合酶(α-淀粉酶与糖化酶配比为1:3)来制备多孔淀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 2.0%,时间20h,温度42℃,pH值4.2,搅拌速率120r·min-1,Ca2+浓度0.15%。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荸荠淀粉为原料,利用糖化酶和α-淀粉酶制备荸荠微孔淀粉。以吸水率、吸油率为指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用量(糖化酶与α-淀粉酶总质量与淀粉干基的质量比)、酶配比(糖化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及淀粉初始乳浓度对荸荠微孔淀粉等因素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荸荠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组合工艺条件制备荸荠微孔淀粉,并与原荸荠淀粉进行理化性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荸荠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制备荸荠微孔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酶配比为4:1、淀粉初始浓度为20%、p H6.0,反应温度为58℃、酶用量为0.94%、反应时间为15 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微孔淀粉的吸水率为151.05%,吸油率为161.87%,其吸附性能远高于原淀粉。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微孔淀粉颗粒表面出现了孔洞状结构,同时出现部分塌陷,形成浅坑状。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微孔淀粉的透明度、老化值降低,吸附性能、抗老化性、抗凝沉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微孔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糖化酶、淀粉酶部分的降解玉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通过对吸油率的测量,研究微孔淀粉吸油率随着糖化酶、淀粉酶不同的浓度、时间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微孔淀粉的时间、温度、pH值和淀粉酶用量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水解率为指标,研究α-淀粉酶与糖化酶复合水解绿豆淀粉制备微孔淀粉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糖化酶=1:3,酶用量2.0%,时间20 h,温度42℃,pH4.2。经吸水、吸油率测试,对酶解前后绿豆淀粉进行性质分析表明,微孔淀粉吸水、吸油能力明显大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法制备葛根多孔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慧娟  黄赣辉 《食品科学》2011,32(18):91-94
使用α-淀粉酶与糖化酶复合制备葛根多孔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多孔淀粉吸油率进行考察,研究其品质特性随加酶量、酶配比、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变化的规律。并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当加酶量0.6%、酶解时间12h、pH5.0、酶解温度50℃、酶质量比(糖化酶:α-淀粉酶)3:1时吸油率最高(60%),且成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酶变性淀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法制备多孔淀粉,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当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比例为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2h,pH4.5,酶用量2.0%时,可得到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可用于牡蛎水解液的进一步吸附。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为实验材料制备微孔淀粉,考察复合酶添加量及复合酶中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pH对微孔淀粉吸油率、吸水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85%、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比例1∶2,温度50℃,反应时间12h,pH 4.15,此条件下微孔马铃薯淀粉得率为61.39%,淀粉的吸油率为66.85%。回归模型吸油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表明响应面法对马铃薯微孔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复合酶法制备多孔淀粉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水解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具有较高吸油率的多孔淀粉,研究了复合酶的作用条件对多孔淀粉吸油率和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多孔淀粉的吸油率及扫描电镜分析,对多孔淀粉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在50℃、pH 6.0、水解14 h后,再在pH 4.0、50℃加入糖化酶水解14 h,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配比为1:2,总酶量为2%时,制得多孔淀粉的吸油率56.62%、得率88.79%.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淀粉颗粒表面小孔分布均匀,孔径适中,孔较深.  相似文献   

11.
超高温杀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HT设备的分类,然后详细的分析了三种流行的国外UHT设备,以便有利于国产化。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中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实验表明,在添加胡萝卜汁的乳酸菌分离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生长最好,活菌数含量最高,菌落和溶钙圈最大,同种培养基,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前者出菌快,活菌数多。  相似文献   

13.
扇贝裙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扇贝的组成、营养成分及其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超高温(UHT)灭菌营养奶配方设计原理.阐述了儿童、中老年、孕产妇等特殊人群超高温(UHT)灭菌营养奶的配方设计以及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同时对我国营养奶的发展进行预测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龙眼肉的食疗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大宗水果,种植面积大,约有80万公顷。其假种皮-龙眼肉的营养价值高,是历史悠久的知名的滋补食品。随着龙眼果肉中的有效成分及保健机理被人们逐渐认识,龙眼肉的开发利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6.
对添加剂及碳化时间等因素在高档卷烟纸用碳酸钙制备中的作用做了试验,试验表明,在其它工艺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采用1%添加剂A能够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程刚  刘伟影 《染整技术》2006,28(2):40-41
采用风冷却代替水冷却的印蜡工艺,为后工序的生产提供了高质量的半成品,减少了色差,降低了染料的消耗.促进了清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三氯蔗糖的特性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对三氯蔗糖的物理化学特性、特点及其作为食品加工中甜味剂的应用效果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姓名:酱油 曾用名;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老抽、生抽、母油、套油.双套油等。  相似文献   

20.
卷叶病毒(GLRV)的侵染,导致酿酒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下降和细胞间隙CO2浓度升高,最终表现为叶片光合速率降低.荧光叶绿素测定进一步说明,病毒的侵染抑制了光系统Ⅱ的光化学反应,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