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移动支付业务推出之初,曾被当作是一种能够提升运营商收入、体现融合趋势的重点业务来发展。但几年来,移动支付业务在许多国家的发展一直阻力重重,发展缓慢;我国发展移动支付业务也一直不温不火。  相似文献   

2.
《中国防伪报道》2009,(7):18-18
移动支付作为一项便民的增值服务,自产生那天起就备受青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终端最有潜力的3G增值业务之一,也成为运营商逐鹿终端增值业务的切入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7亿,仅手机网民就达到1.176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为移动支付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移动小额支付业务系统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需要,就目前而言,运营商如何使现有的实现方式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如何有效的解决安全问题,如何促进移动小额支付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婷婷 《硅谷》2012,(10):34-35,12
移动宽带是当前移动运营商的核心业务,也是运营商未来的关键业务。但是,当前的移动宽带按流量计费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支撑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种新的按照带宽计费的模式,解决运营商所面临的困境,提供新的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刚 《中国科技博览》2014,(41):280-280
全业务时期的到来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对全业务时期移动运营商固定业务网络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移动运营商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移动支付应从行业用户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运营商纷纷涉足移动支付领域,推出了“小额支付”、“手机钱包”、“手机信用卡”等诸多产品,吸引了大众的目光,移动支付应用的产业化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移动支付的范畴、发展历程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国内产业和行业现状,对商业银行、银联、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参与移动支付产品创新方进行了分析和盘点,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产品创新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2009年可以称为中国电信业的一个发展里程碑,随着中国工业信息产业部正式向三家电信运营商颁发了期待已久的3G牌照,运营商厚积薄发,马上着手将3G服务推向市场,例如中国电信移动业务便推出天翼品牌。但运营商如何才能确保用户能得悉其各式各样的3G服务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居民对此类产品服务的需求成为居民消费发展的重要趋势。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以终端用户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入挖掘和业务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有代表性的业务创新产品的成功和电信运营商在业务创新方面的尝试,总结了产业链中各角色的优势,为分析和研究移动互联网价值链和商业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随着便携式电脑和wiFi移动终端的普及,对高速、高质量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凸现,成为新的业务增长切入点。在热点区域提供无线宽带接入业务成为各大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重要工作。电信运营商拥有丰富的有线资源,采用基于802.11x的WLAN方式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无线数据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11.
《硅谷》2011,(12):164
谷歌公司对外宣布,将与万事达卡以及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Nextel共同推出新型手机支付服务。谷歌方面称,在采取了NFC(近距离通信)这种新技术之后,用户除了可以将手机当做  相似文献   

12.
7月24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09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在北京汉华国际饭店隆重召开。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昕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这次论坛所讨论的移动支付特指通过刊完成的支付。  相似文献   

13.
异域防伪     
《中国防伪报道》2013,(3):70-71
万事达推全新移动支付产品支持二维码支付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移动支付领域,信用卡巨头万事达已经耕耘多年,而在2013年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上,万事达推出了全新的移动支付产品MasterPass。这一产品是万事达现有移动支付业务的扩张,除了以虚拟钱包方式进行在线消费支付之外,用户也可以利用支持NFC(近场通信)的移动终端在现实场景中进行支付。和以往支付产品相比,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防伪报道》2011,(1):63-63
12月17日消息,面对移动支付的蓝海,运营商、金融机构、终端厂商、系统厂商都想争夺话语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侯自强认为移动支付应当在标准制定以后,创建一个开放的平台,鼓励第三方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防伪报道》2011,(3):71-71
金雅拓宣布,软银移动(SOFTBANK MOBILE)已选择该公司参与日本最新的移动非接触式支付试点项目,万事达国际、Orient Corporation、Credit Saison和Kyodo Printing也将参与合作。软银移动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移动运营商,拥有2400万用户。  相似文献   

16.
孟静 《硅谷》2013,(13):134-135
受移动运营商影响,传统固话用户数量、业务量急剧下降,尤其是移动单向收费导致固话接听免费优势丧失,最直接的体现则是移动对固话通话业务量的替代和固话业务量的日益萎缩。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减缓固话业务下滑速度,成为通信运营商的一个重要课题。TD无线座机的规模发展,对语音保稳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就TD业务支撑分析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前言移动数据业务拨测服务是移动运营商对广大SP厂商规范化运作的一个监管保障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手机进行业务定制和娱乐的用户群体越来越规模化,这同时带来了SP厂商乱收费情况层出不穷,为了更好的进行数据通信的监管,运用移动数据业务拨测平台来辅助监管sP厂商的广告、运作和收费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银行移动支付客户数达1.45亿户,全年发生业务2.47亿笔,金额近1万亿元。"行业各方一致看好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前景,我国很快就将迎来移动支付爆炸式增长,但是中国移动支付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也面临着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前3G、移动互联网以及全IP趋势的发展都对移动回传的承载和传送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IP化的业务呈现出带宽突发性、很高的峰均值比等特点,传统基于电路交换的MSTP传送网以刚性管道为特点,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分组业务的传送需求,如何构建一个能承载多种新旧业务、易于扩展、可靠且低OPEX和CAPEX的移动回传网是电信运营商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分析移动回传网在传送和承载等方面的新需求,并通过对移动回传网络技术的比较和技术演进的讨论,提供相关设备研发、网络规划及运营商一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C公司为例,通过其定制移动终端业务的特殊物流需求,构建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的特点,采用基于AHP、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的“组合评价”方法作为通信运营商定制移动终端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该方法有利于为通信运营商定制移动终端业务选出优秀、合适的物流服务商,从而达到双赢的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