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宏博  靳烨 《肉类研究》2011,25(4):41-45
本文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肉羊产业的现状出发,较系统地概括其肉羊JR体分级标准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完整、快速、全面的NR体分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三元杂交猪胴体分级标准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猪胴体分级标准中的考察指标;通过对北京地区杜大长三元杂交猪性状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臀中肌膘厚、1/2处膘厚、6-7肋膘厚、胴体面积、胴体重等是与其等级有密切相关性的体型特征,并提出了一定的胴体分级标准建议;数据验证表明,该标准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猪胴体分级的基本情况,如美国、加拿大、欧盟和中国的猪酮体分级方法,以及不同分级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猪胴体多指标分级,能完善国内生猪胴体的分级标准、将传统的人工分级转变为信息化模式,促使科学、公平的生猪市场和猪胴体贸易,促进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产品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4.
猪胴体智能分级技术是屠宰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文概述了猪胴体分级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猪胴体分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周光宏  徐幸莲 《食品科学》2005,26(9):558-562
猪胴体分级是指根据猪胴体的一些相关经济性状,人为的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商品猪品质的提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猪胴体分级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快速、简便、准确的猪胴体等级评定体系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猪胴体分级的准确性,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已建立的猪胴体分级标准及预测方程进行修订.结果表明:以左半胴体质量、臀中肌横长和臀中肌膘厚预测瘦肉率绝对误差小于4%;同时以瘦肉率、臀中肌膘厚、1/2横长处膘厚及6~7肋处膘厚等特征作为分级主要参数,使分级准确率达90%.将各处膘厚与瘦肉率相结合,并对猪胴体级别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可使分级工作更加合理,准确性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中叙述了研究猪肉品质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的猪胴体分级标准,综述了多种检测猪肉品质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描述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多指标、多特征研究猪肉品质是我国屠宰企业猪胴体分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畜禽胴体分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畜禽胴体分级的重要性,介绍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畜胴体分级的标准和四种主流自动化分级技术,重点论述了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家畜和家禽分级设备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肉类研究》2016,(5):42-46
牛肉等级评价体系是将质量和产量参差不齐的牛肉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等级,不仅实现了优质优价的原则,更满足了消费者的选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拥有自己独立的牛肉分级制度,我国近年来也制定了相关的牛肉分级标准,但适应范围太窄,且暂无牦牛肉分级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牛肉分级体系现状,各国分级体系存在的差异,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牦牛肉分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应用PG-100智能化猪胴体分级仪和人工分级方法对556头商品肉猪进行了相关性状的测定与分析,分别建立了智能分级方法和人工分级方法的最优猪胴体瘦肉率预测模型(智能分级:y=60.325-0.578x1+0.168x2,x1为倒数3~4肋骨间离背中线6~7cm处的脂肪厚度,x2为倒数3~4肋骨间离背中线6~7cm处的肌肉厚度,方程R2=0.864,RSD=2.33%;人工分级:y=57.235-0.575x7+0.207x10,x7为腰荐膘厚,x10为三角肌的肌肉厚度,方程R2=0.859,RSD=2.4%),从而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猪胴体分级标准》建立了良好的技术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实际生产中猪半胴体在预冷过程中的失水率,挑选宰后45 min内的质量、级别接近的热鲜猪半胴体90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爿),一组作为实验组喷涂胶原蛋白质复合成膜剂,一组作为喷水对照组喷涂同温度的水,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喷涂处理,研究胶原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25%、甘油质量分数为2.00%、分子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分数为1.50%的复合成膜剂对猪半胴体失水率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风冷24 h后,实验组猪半胴体预冷失水率为1.60%,贮藏损失为7.01%,蒸煮损失为37.33%,猪背膘皮亮度值为61.9,红度值为7.5,黄度值为7.742,菌落总数lg(CFU/cm2)为4.363,大肠菌群数lg(MPN/cm2)为3.572。其中,失水率比喷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0.50%、0.60%,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背膘皮的黄度值比喷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1.953、2.046,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背最长肌的贮藏损失、蒸煮损失,背膘皮的亮度值、红度值,猪半胴体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证明胶原蛋白质复合成膜剂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还能改善猪皮风干发黄的现象,并且不会对肌肉系水力、货架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在猪胴体冷却过程中风速、温湿度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建立猪胴体在冷却期间微生物的时空变化的模型,从而为冷库防治污染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热敏式风速仪测量夏季冷库内的风速、温湿度,利用擦拭法测定猪胴体表面微生物菌落总数,最终得到猪胴体冷却过程中微生物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却前期(冷却时间0~8 h),由于冷库门的开启、猪胴体本身散热等原因导致冷库内的风速并非均匀分布,温湿度也逐渐上升,从而导致冷库内不同位置处猪胴体表面微生物的菌落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冷库中间位置的猪胴体表面菌落总数显著增加(P<0.05),其余位置的猪胴体表面菌落总数增加不显著(P>0.05);在冷却后期(冷却时间8~14 h),冷库门关闭,不再有猪胴体进入冷库,冷库内的温湿度迅速下降,使猪胴体表面微生物的菌落总数显著减少(P<0.05)并趋于稳定;猪胴体迎风面的菌落总数略高于背风面,其中前腿、胸腹腔的微生物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猪胴体表面菌落总数与温度、湿度、冷却时间、采样部位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与风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总之,随着冷却时间的延长,猪胴体表面菌落总数有显著差异(P<0.05),冷库内不同位置的猪胴体表面菌落总数不同,同一猪胴体的不同部位之间也有差异,这为冷库的改进布局和污染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制定的珍珠分级国家标准,仅对影响珍珠品质各因素做了等级划分,并未给出首饰级珍珠的总品质等级的确定方法和标准,造成分级标准与国际上报价体系不接轨,使其在市场上无法广泛应用等问题,系统总结国际流行的各大珍珠分级标准和报价体系,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国标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养殖珍珠分级和报价的改进方法。即借鉴美国GIA或Richard H.Cartier的珍珠总品质分级方法,在原国家分级标准上根据各品质因素对总品质影响权重计算珍珠总品质等级(1~10级);并推行对应珍珠总质量等级的报价体系,呼吁国家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珍珠价格信息,以规范珍珠市场,为珍珠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介绍我国生猪养殖、屠宰业的产量、分布、企业现状等的基础之上,从产业集中度、生产模式、成本等角度开展了中外生猪养殖、屠宰产业的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