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选用SBS和ABS高胶粉对酚醛环氧树脂(NE)、NE/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物与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BDP)以及硅烷偶联剂和硼酸锌(ZB)复配制备的无卤阻燃ABS进行增韧改性。发现ABS高胶粉增韧效果比SBS好,冲击断面呈现韧性断裂,且对氧指数和拉伸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NE)、NE/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物与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BDP)复配制备了无卤阻燃ABS。结果表明,BDP的阻燃性能优于TPP。当NE与BDP质量比为2:3,总质量分数为20%时,阻燃ABS的氧指数(LOI)比NE-TPP阻燃ABS体系提高了15%;BDP的起始失重温度比TPP高150℃,NE加入后混合物在400℃以上质量损失速率明显下降。当NE、OMMT和BDP质量分数分别为6%,0.5%和9%时,阻燃ABS的LOI比未添加OMMT的阻燃ABS的LOI提高10%,pHRR和mHRR则分别降低11%和8.7%。阻燃ABS的冲击强度随配方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OMMT经NE插层后,层间距从2.14nm增大到3.77nm,部分达到7.2nm。BDP分解产生的POH和NE热氧化产生的羧酸在高温下发生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酮树脂对阻燃ABS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有机硅酮树脂SFR100对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TBAB)和Sb2O3阻燃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R 100有效提高或改善TBAB/Sb2O3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冲击强度和加工性能。在TBAB/Sb2O3质量比为3:1,TBAB用量为14%的阻燃ABS中,SFR100的适宜用量为4%,此时,阻燃ABS的氧指数,冲击强度和熔融指数分别从29,2.1.2KJ/m^2,和3.28g/10min提高到31.8,15.1KJ/m^2和3.72g/10min,弯曲强度仅从65.0MPa下降到64.0MPa,但拉伸强度从43.8MPa下降到33.3MPa。  相似文献   

4.
包覆红磷阻燃ABS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包覆红磷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的阻燃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包覆红磷能显著降低ABS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质量损失速率,当包覆红磷用量为25%(质量分数,下同)时,ABS复合材料能达到UL94V-0级阻燃要求;包覆红磷对ABS复合材料的阻燃以凝聚相阻燃为主;包覆红磷对ABS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当包覆红磷用量为30%时阻燃ABS的冲击强度由130kJ/m^-2降为25kJ/m^-2。  相似文献   

5.
针对ABS/PVC合金材料进行低烟、高阻燃改性研究。研究了十溴二苯乙烷/硼酸锌复合阻燃体系对ABS/PVC合金的阻燃作用以及八钼酸铵(AOM)复合体系的阻燃、抑烟作用。开发研制出氧指数40以上、烟密度SDR控制在30以内的高性能阻燃材料。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树脂与溴系阻燃剂协同阻燃ABS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有机硅树脂SFR100对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TBAB)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冲击强度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R100与TBAB对ABS有协同阻燃作用,可有效提高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和冲击强度,并使其电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在TBAB用量为14%(质量分数,下同)的阻燃ABS中,SFR100的适宜用量为4%,此时氧指数和冲击强度分别从29.2%和11.2kJ/m^2提高到31.8%和15.1kJ/m^2,且电气强度提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下降。TGA分析表明,SFR100提高了ABS的热分解温度。通过SEM发现,SFR100主要以微小的液滴形式均匀分散在ABS基体中。  相似文献   

7.
周健  俞进见 《塑胶工业》2007,10(4):44-46
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量的无卤阻燃剂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融挤出制得无卤阻燃ABS。考察了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对ABS阻燃效果的影响。对研制的无卤阻燃ABS进行了氧指数的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Mg(OH)2组成的复合阻燃剂质量分数20.0%时,复合材料.ABS阻燃效果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8.
无卤阻燃剂在阻燃ABS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量的无卤阻燃剂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融挤出制得无卤阻燃ABS。考察了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对ABS阻燃效果的影响。对研制的无卤阻燃ABS进行了氧指数的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Mg(OH)2组成的复合阻燃剂质量分数20.0%时,复合材料ABS阻燃效果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9.
贺成  曾幸荣 《中国塑料》2007,21(5):32-34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NE)与间苯二酚双(二苯磷酸酯)(RDP)复配作为阻燃剂,制备了性能良好的无卤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研究了各组分质量比及用量对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失重分析仪对阻燃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NE与RDP对ABS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当NE与RDP的质量比为2:3、总用量为15%时,可以制得极限氧指数高达37%并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无卤阻燃ABS。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下NE与RDP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成炭作用,从而对ABS产生协同阻燃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酚醛环氧树脂(NE)和双酚A环氧树脂与磷酸三苯酯(TPP)复配作为阻燃剂,制备了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无卤阻燃ABS。研究了环氧树脂种类、各组分配比及用量等对ABS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E与TPP对ABS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当NE与TPP质量配比为1:1,总用量为20%时,可以制备氧指数高达41.5%并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无卤阻燃ABS。TGA结果表明:NE能有效抑制TPP挥发,NE和TPP复配可以延缓ABS的分解而且提高成炭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极限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锥形量热和电镜扫描等研究由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聚磷酸铵(APP)及酚醛树脂(PR)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对ABS树脂的阻燃作用,研究IFR对ABS树脂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IFR阻燃剂添加量在30%左右,ABS氧指数达到29.9%,水平垂直燃烧通过UL94 V-0级,平均热释放速率下降50.9%,有效燃烧热平均值下降21.7%。扫描电镜观测发现:IFR阻燃ABS样品燃烧后能够形成连续、致密、封闭、坚硬的焦化炭层。  相似文献   

12.
13.
聚硼硅氧烷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其阻燃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阻燃剂聚硼硅氧烷对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添加5 %(质量分数,下同)的聚硼硅氧烷可使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从24 %提高到28.6 %;添加聚硼硅氧烷可使火灾性能指数升高63 %,并且可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热及CO、CO2等有害气体,促进成炭,保护基体材料,缓和燃烧过程,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复合膨胀型阻燃剂阻燃ABS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氧指数等研究了由聚磷酸铵与季戊四醇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对ABS的阻燃作用。与传统的含卤阻燃ABS相比,热失重分析显示,IFR的加入使体系的残炭量显著增加,650℃时ABS的残炭量由不加IFR时的1.9%增至21.3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经IFR阻燃的ABS在燃烧时形成了由无数封闭孔洞构成的蓬松焦化炭层,表明IFR对ABS具有良好的膨胀阻燃效果。在IFR含量为30%时,ABS的氧指数可达27.4%。  相似文献   

15.
ABS树脂的无卤膨胀阻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锬  赵旭忠  蔡绪福 《塑料科技》2007,35(11):54-58
以聚酰胺6(PA6)为协效成炭剂,将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应用于ABS树脂,通过氧指数(OI)测定及UL94测定,探讨了PA6、APP含量对阻燃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复合体系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物燃烧后炭层结构。结果表明:PA6的加入明显提升了体系成炭率,降低了最大热失重速率,ABS/PA6/APP体系燃烧表面形成了膨胀、均匀、致密的炭层结构。当PA6/ABS=20/80时,阻燃性能最佳,当APP含量为25%时,OI可以达到30%,UL94测定达V—1级;当APP含量为35%时,UL94测定达V—0级。  相似文献   

16.
纳米SiO2与RDP协同阻燃PC/AB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及其与纳米SiO2复配制备双酚A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阻燃材料,测定了阻燃PC/ABS的极限氧指数、UL94V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阻燃PC/ABS于600 ℃热分解残余物的形态,采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了阻燃PC/ABS的释热速率峰值(p-HRR)、释热速率平均值(av-HRR)、总释热量(THR)、平均有效燃烧热(av-EHC)和平均质量损失速度(av-MLR)。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RDP添加量分别为5 %和9 %时,PC/ABS的阻燃性能达UL94V-0级,极限氧指数为29.0 %,且阻燃PC/ABS的p-HRR、av-HRR、THR、av-EHC以及av-MLR分别下降了16.12 %、58.82 %、40.83 %、17.91 %和36.90 %,同时也证明了纳米SiO2与RDP具有非常好的协同阻燃效应。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7,(1):51-5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共混合金,并以磷酸三苯酯/热塑性酚醛树脂(TPP/TPPFR)复配体系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对其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拉伸、弯曲、冲击强度测试考察了PC/ABS阻燃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热变形温度(HDT)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考察了合金的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测试考察了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PC与ABS的质量比为4:1,复配阻燃剂TPP/TPPFR的质量比为1:1、添加量为11份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PC/ABS阻燃合金。  相似文献   

18.
以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为酸源,聚酰胺6(PA6)和改性PA6(MPA6)为炭源,4A分子筛为协效剂,对ABS进行无卤阻燃研究,考察了各试样的氧指数、热失重行为和炭层形貌,同时选用MPA6和乙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嵌段共聚物(E-MA-GMA)弹性体对阻燃材料进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APP/成炭剂PA6及其协效剂4A分子筛组成的无卤阻燃体系能显著改善了ABS树脂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达到32%,UL94测试达到V-0级。在此基础上,采用MPA6和E-MA-GMA弹性体改性ABS,复合材料仍然保持较高的阻燃性能,拉伸强度略有下降,缺口冲击强度从3.11 kJ/m2提高到4 kJ/m2。  相似文献   

19.
在二乙基次膦酸铝(AEP)和二乙基次膦酸三聚氰胺盐(MEP)复配阻燃ABS的基础上,加入少许蒙脱土(MMT)用作协效阻燃剂,所制备的阻燃ABS展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当AEP/MEP/MMT质量比为8/5/1,添加质量分数为28%时,其阻燃ABS材料的氧指数可达37.1%,垂直燃烧时间仅为3 s,阻燃级别达到FV-O;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热失重、锥形量热仪和电镜等测试分析表明,蒙脱土有效抑制了热量传播,降低了热释放速率,改善了燃烧残余物的致密度,起到了良好的协效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测可膨胀石(墨EG)的宏观和微观结构,探讨了EG的分解成炭性能,利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EG与EG阻燃ABS的热失重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EG阻燃ABS膨胀炭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EG自身膨胀后具有独特的"蠕虫"状结构,使EG炭层具有尺寸效应和负载作用;EG阻燃ABS形成了致密、耐高温的膨胀炭层,发挥隔氧、隔热作用,并且炭层呈现多孔的发泡堆砌结构,结构稳定性提高;EG膨胀炭层的负载催化作用促进了ABS的热氧降解反应和交联成炭反应同,时EG炭层能够保护ABS成炭产物提,高实际残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