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实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高效萃取牡丹籽油,先利用微波技术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牡丹籽油。固定微波功率800 W,采用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预处理最佳条件为:微波预处理时间40 s,原料粉碎粒度100目,原料水分含量6.2%。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5 kg/h,萃取压力33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00 min。在最佳条件下,牡丹籽油萃取率高达98.55%。与未经微波预处理直接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牡丹籽油相比,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  相似文献   

2.
以三叶木通籽为原料,对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水酶法、三相分配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籽油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所得籽油乳化严重,得率最低仅为11.00%;三相分配法和超声辅助法所提籽油有异味,品质不佳,得率较水酶法高,分别为17.42%、29.40%;索氏提取法得率可达32.32%,但用时长;相比之下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操作简便、无有机溶剂引入等优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超临界CO2萃取三叶木通籽油最佳工艺:提取时间100 min,萃取釜压力28 MPa,萃取釜温度34 ℃,籽油得率37.01%。以最佳条件重复实验三次,三叶木通籽油最终得率为36.87%±0.08%。  相似文献   

3.
以西兰花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西兰花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萃取时间和粉碎粒度对西兰花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并确定了超临界CO_2萃取西兰花籽油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西兰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西兰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40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 h、CO_2流量7 BV/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西兰花籽出油率为24.03%。西兰花籽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芥酸(58.26%)、油酸(23.76%)、亚油酸(8.99%)、棕榈酸(3.5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36%。  相似文献   

4.
以榅桲籽为原料,以榅桲籽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其进行萃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优化榅桲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榅桲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榅桲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料量50 g,粉碎粒度30目,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 h,CO_2流量6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榅桲籽油得率为19.85%。榅桲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1.40%,其中亚油酸52.13%、油酸37.52%和亚麻酸1.75%。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和微波萃取茶叶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微波萃取和超临界C02(SC-C02)萃取茶叶籽油的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超临界C02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80min、分离温度30℃、C02流量25~35kg/h,原料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8.07%.微波萃取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原料粉碎度40目,溶剂与物料质量比值为5.0,微波功率700W,每次微波辐射时间50s,微波累计辐射6次,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7.16%.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得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所需时间较短,超临界C02萃取所得茶叶籽油的品质较优,是提取优质茶叶籽油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怀远石榴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得石榴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粉碎度为自变量,石榴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萃取工艺,并对石榴籽油的理化指标与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0 MPa、萃取温度50.0℃、萃取时间103.0 min、粉碎度60.0目,在此条件下怀远石榴籽油得率为19.4%;超临界CO_2萃取法得到的石榴籽油酸值低,过氧化值与皂化值小,对DPPH·、ABTS~+·以及O_2~-·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6,(12):45-47
选择乙酸乙酯为夹带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紫苏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水浴温度40℃、超声次数2次、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 h、萃取压力20 Pa,原料粒度40目。在此试验条件下,紫苏籽的出油率可达43.8%,相同条件下原料不进行超声预处理的紫苏籽出油率为39.7%,超声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紫苏籽油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8.
为高效地提取奇亚籽油,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奇亚籽油最佳工艺条件,考察物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以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奇亚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奇亚籽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奇亚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60目、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5 h,奇亚籽油萃取率为85.50%。奇亚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8.22%,其中亚麻酸高达69.86%。抗氧化实验表明,奇亚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也显示出一定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燕麦切粒为原料,进行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油工艺研究及燕麦油品质分析。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各因素对燕麦油萃取率的影响;其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油的工艺参数;最后用GC-MS分析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装料量50 g、静态萃取时间74 min、动态萃取时间160 min、萃取压力45MPa、萃取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燕麦油萃取率可达56.99%;超临界CO_2萃取的燕麦油澄清透明,呈金黄色,具有特殊的麦香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49%。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以假蒟(地上茎叶部分)为原料,对超临界CO_2萃取假蒟油树脂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萃取时间、萃取压力以及萃取温度对假蒟油树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假蒟油树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假蒟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对假蒟油树脂进行超临界CO_2提取,提取率高达4.19%。  相似文献   

11.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椿籽油的工艺条件及品质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物料粒度、静态萃取时间、CO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香椿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所得油品的主要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椿籽油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物料粒度60目,静态萃取时间20min,CO2流量30mL,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5000PSI,在此条件下香椿籽油萃取率达91.7%。香椿籽油品质优良,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6%,其中亚油酸含量占56.8%,香气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莴苣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对其进行萃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一次性投料量、粉碎粒度对莴苣籽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莴苣籽油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莴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次性投料量50 g,粉碎粒度24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6 L/min和萃取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莴苣籽油得率为17.92%。莴苣籽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56.420%)、油酸(22.562%)、棕榈酸(7.79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682%。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紫苏籽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对主要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影响,并以亚麻酸萃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棕榈酸、硬脂酸含量与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负相关,因萃取温度与CO_2流量的变化趋势是先降后升;油酸、亚油酸含量因CO_2流量的变化趋势是先降后升;亚麻酸含量与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正相关,因萃取温度与CO_2流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0 h、CO_2流量20 L/h。在该工艺条件下亚麻酸萃取率为88.09%。所得紫苏籽油符合食用植物油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萃取黄刺玫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黄刺玫籽粉碎粒度、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分离压力及分离温度对黄刺玫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得到超临界CO_2萃取黄刺玫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40目,水分含量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CO_2流量15 L/h,萃取时间2 h,分离压力8.5 MPa,分离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刺玫籽油萃取率可达94.38%。对黄刺玫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VE、VA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黄刺玫籽油酸值(KOH)为0.73 mg/g、过氧化值为0.026 g/100 g;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榈酸(3.57%)、硬脂酸(1.45%)、油酸(16.95%)、亚油酸(53.88%)及亚麻酸(24.0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4.89%;黄刺玫籽油中含有VE193.5μg/g、VA36.8μg/g及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5.
牡丹籽油作为被立法明确的新食品原料,含有100多种营养生理活性物质,被营养学家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油"。目前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主要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的出油率、脂肪酸组成、油脂的色泽气味等。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色泽浅、透明澄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皂化值、过氧化值含量较低,品质优于索氏抽提法、化学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水代法所得油。提出复合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发展思路,为合理选择和优化牡丹籽油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的深入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革取时间、CO_2流量对革取率的影响。结论:超临界萃取分离亚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0 Mpa,革取时间3 h,CO_2流量30 kg/h。最佳试验条件下得到的亚麻籽油提取率为76.32%,提取率为最高。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亚麻籽油组成成分分析。亚麻籽油中亚麻酸的含量高达59%。  相似文献   

17.
高晓龙  徐巍  李颖  周敏 《食品与机械》2023,39(8):155-159
目的:比较不同制油工艺对三叶木通籽油活性成分及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三叶木通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热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浸提法4种油脂制取工艺分别制备三叶木通籽油,分析其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多酚、黄酮)含量,以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4种工艺制得的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组成相近,其中棕榈酸含量在20.62%~21.42%,硬脂酸含量在2.68%~3.08%,油酸含量在47.03%~47.37%,亚油酸含量在27.75%~28.07%,其他脂肪酸含量则均未超过0.5%;在活性成分含量方面,冷榨法制取的三叶木通籽油总生育酚、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349.05,103.37,51.78 mg/kg,而浸提法制取的三叶木通籽油总生育酚、黄酮和多酚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3种提取方法,仅220.24,57.73,23.45 mg/kg;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冷榨法三叶木通籽油的清除效果最佳、浸提法最差。结论:三叶木通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且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提取金花葵籽油,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金花葵籽油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金花葵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对金花葵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金花茶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20 min,金花葵籽油得率为(22.9±0.2)%;金花葵籽油中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6.12%,其中棕榈油酸0.58%、亚油酸35.65%和油酸39.89%。超临界CO_2萃取可作为萃取金花葵籽油的有效方法,金花葵籽油可作为食用保健油开发。  相似文献   

19.
王羚 《中国油脂》2020,45(8):109-114
以油茶饼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进行脱油和茶皂素的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营养品质及茶皂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3.5 h、夹带剂(乙醇)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89.21%。超临界CO_2萃取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低于有机溶剂提取的,油中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含量高于有机溶剂提取的。超临界CO_2萃取茶皂素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较小,发泡能力和乳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任国艳  宋娅  康怀彬  肖枫  孙贺  赵冬  胡敢  王松军 《食品科学》2017,38(18):272-279
以冻干鲵尾脂肪组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超声辅助超临界CO_2(ultrasound assisted supercritical-CO_2,UASC-CO_2)萃取鲵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临界CO_2萃取(supercritical-CO_2,SC-CO_2)鲵油的工艺条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UASC-CO_2萃取鲵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强36 MPa、萃取温度43.5℃、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的鲵油萃取率为93.66%;而SC-CO_2萃取鲵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强40 MPa、萃取温度43.5℃、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的鲵油萃取率为75.25%。在相同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萃取压强较低的条件下,UASC-CO_2萃取鲵油萃取率显著高于SC-CO_2。理化性质指标和脂肪酸含量显示,2种提取方法所得鲵油的品质没有显著变化。超声辅助处理方法在保持鲵油品质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鲵油萃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