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极度衰败与流域综合治理受到国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博期腾湖向塔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输水实践活动,在对生态极度衰败原因调查分析和应急输水成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塔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塔河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下游400多km的绿色走廊生态环境濒临毁灭的红色警示为世人所关注,为了拯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新疆成立了塔河流域管理局,对塔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国家投资107亿元进行综合治理,塔管局充分利用开一孔河丰水年的大好时机,以及塔河治理的初步成效,连续八次成功地组织了向塔河下游的应急输水,累计调水22.45亿m^2。通过对塔河下游八次应急输水前后生态恢复情况的系统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以及生态和社会环境的野外调查和试验,证明输水后塔河下游生态和社会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依据生态管理思想,建立基于管理目标的塔河下游生态需水研究体系:首先根据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生态保护规划等进行生态管理分区,在各分区内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并进行生态需水计算。最后综合水资源配置的结果,探讨生态用水及其配置方式问题。研究认为:塔河干流下游生态需水量在不同管理目标下存在显著差异,应综合生态环境、水资源、社会经济等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拟定动态的生态保护目标;以应急输水为主的生态用水方式是有成效的,但由于现行应急输水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研究区生态存在较大风险;在生态用水配置方面,应该通过优化输水时间和输水方式使有限的水资源与生态需水的时空要求最大化匹配。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和生态恶化现状,分析了向塔河应急输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从图像解译、分类以及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两个主要方面对塔河下游输水前后3年来的生态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输水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5次应急输水对塔河下游生态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的继续恶化,为我国综合治理塔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方法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缓解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下游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塔河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实施向塔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任务。项目实施后塔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有了明显改善,有效遏制了塔河下游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对保护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及人们生存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本地区、新疆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袁峡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5):398-400,408
通过对塔河下游8次应急输水前后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的系统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生态和社会环境的野外调查和试验证明,输水后塔河下游生态和社会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简讯     
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初现成效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第四次生态应急输水,已在塔河尾闾台特玛湖东北面形成超过10km2的水面,水位和水面都大于去年的第三次输水.第四次生态应急输水,已通过孔雀河,从博斯滕湖向大西海子以下输水2.8亿m3,超过了原计划向大西海子以下输水2.45亿m3的水量.2000年至2001年,新疆水利部门先后三次从博斯腾湖向塔河输送生态水13.5亿m3,累计向塔河下游泄水7亿m3,水头到达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从而结束了塔河下游300多km河道近30年滴水未见的历史.经过这三次应急输水…  相似文献   

8.
以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生态恶化和持续性生态输水为背景,以所取得的尉犁国家级气象站1960年~2020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为依据,从下游气温及降水变化、降水蒸散指数变化及干旱指数变化等方面探讨塔河下游河道生态输水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生态输水是恢复河道下游水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小气候的有效措施,从大西海子水库...  相似文献   

9.
应急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影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南北联系的必经之地,也是新疆与内地联系的第二条战略要道,更是与边界外商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这个素有古丝绸之路之称的通道,历史上曾是烟波浩淼、鸟兽群栖、林草繁茂、村舍相连的繁华古国。但从上世纪50年代后,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农业开发,造成流域内水资源区域分配失调,干流来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流域内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关注。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力度,于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先后十次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使下游生态环境和水文状况都得到了改善,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本文以十次生态输水实测资料,从输水过程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变化、地表植被的生理生态变化、天然植被群落的恢复响应程度等方面,对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影响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葛学谦  吴娟  余琳 《红水河》2008,27(1):58-61
自2000年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以来,国内大多数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一直集中在如何确定下游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合理生态保护范围及生态需水量;如何通过河道水流演进-地下水位抬升-植被恢复等关联性问题的系统.为下游生态输水整体效益评估、河道整治、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等问题上.对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影响后评价的研究现在还不多见.为此.本论文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为背景.对该工程影响后评价的内客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得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影响后评价的研究框架,为客现,公正的评价该工程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塔里木河灌区发展来说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及灌区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塔里木河治理的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内降雨稀少,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用水矛盾尤其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本文围绕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水资源利用及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探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态需水配置与生态调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建 《中国水利》2007,(11):21-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为流域综合管理和各类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可供操作的依据,从生态用水分析评价机制、水资源配置生态用水分析、河流生态安全调度管理和湿地安全管理与生态补水四个方面,通过图表分析和实际流域水资源配置分析的方式.提供了生态需水分析及生态调度规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下游发生断流的自然因素是降雨偏少、径流量偏枯,决定性因素是黄河流域用水量急剧增加,而直接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管理。黄河上中游的治理造成下游主河槽萎缩,一旦上游发生暴雨,洪水漫流造成灾害。为了保证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强调在黄河流域和下游两岸建立节水型的社会并严格保护水源,防止污染。长江中游防洪工作中的重要矛盾是由于人口增长带来土地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围湖和蓄洪的矛盾。今后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水利工作纳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巨系统中,修订水利规划,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完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组织多部门、多学科的协作攻关。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能力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OPSIS法与耦合协调度方法对塔里木河流域及5地州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5个典型指标,利用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协调发展进行调控.结果表明:2004-2016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能力在0.4~0.5,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阿克苏地区水平...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不适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导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极不合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本文着重从提高资本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公众参与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注重荒漠区胡杨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汊渗轮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生态调度"只放不灌""大水漫灌"造成的生态水利用效率低、灌溉面积有限等实际问题,本文基于荒漠区耐旱性植被胡杨特殊的生物节律,提出汊渗轮灌的灌溉理念,明确了汊渗轮灌的定义、内涵,构建了汊渗轮灌系统和灌溉模式,搭建了汊渗轮灌的基本框架.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为例,基于汊渗轮灌的灌溉模式优化塔河下游原有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我国干旱区经济生态转型的紧迫压力,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迫在眉睫。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及三项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通过测定塔里木河流域1950—2015年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评价其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在历经近70 a的变化环境尤其是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影响下,65 a间全流域生态足迹增大近87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生态负荷逐渐增加,流域处于不可持续的赤字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变化表明,塔里木河流域正逐渐偏离可持续性。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讨论了塔里木河流域的发展模式,并提出走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但仍保持增长、减缓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使环境压力趋于回落发展等建议,以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西部干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源流区用水增加致使干流来水量逐年减少,干流下游河道断流,尾闾台特玛湖干涸,具有战略意义的绿色走廊濒临消失,必须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现介绍了塔里木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来水预报、需水预测、调度方案编制和调度总结等功能.该系统从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系统和河道来水─引水两个方面优化调度流域水资源,建立的水量调控模型框架和水量调度模型,能够适用于大型流域多水源、多用户复杂条件下的水量调度,具有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