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非  胡妍波 《广州化工》2011,39(12):105-107,130
在优化卷烟烟气试样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6种多环芳烃分离的最佳条件和测定的最佳荧光激发、发射波长,并进行波长程序编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编程荧光法(HPLC-FLD)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卷烟烟气中6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各多环芳烃在所测定的含量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到0.4 ng/mL,回收率均在87%以上。并利用该方法对国产卷烟样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石磊 《云南化工》2022,(1):52-54
构建了多环芳烃的固相萃取预备处理方式和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式,并构建了相应的预备处理方式和色谱条件。在该方式下,先行调节的15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理想的聚集和提炼效果,同时这15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理想的分开和检验实际效果。获得的15种多环芳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比较理想,相关系数R2值均超过0.99,线性范畴为0.01~2 mg/L。浓度较高的和浓度较低的再回收率均超过73.1%。由此可见,实验操作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安全可靠的,能够很好地检测废水里多环芳烃的成分。实验操作中煤化工废水中可检验到15种多环芳烃单体。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测定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样品提取、净化和仪器分析条件优化,实现了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较好的色谱分离,其中15种多环芳烃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另外1种多环芳烃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1~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当取样体积为500 mL时,定量限范围为0.002~0.040μg/L。空白海水在0.05~0.50μg/L的添加浓度下,16种多环芳烃的平均回收率为66.5%~110.7%,RSD值均在14%以内。该检测方法回收率较高,精密度好,能够满足日常检测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预处理及含量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悦鸿  刘细祥 《广东化工》2010,37(11):258-259,261
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预处理及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中提取方法包括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MAE)、加速溶剂萃取(AS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及其协同提取方法等。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和恒能量同步荧光(CESF)法等。对各种提取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PAHs)的生成条件、途径、毒理性及分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稠环芳烃是卷烟烟气中最重要和数量最多的一类有害物质,多数PAHs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针对多环芳烃的来源、分布、危害、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回顾和综述,介绍了用微波技术降解多环芳烃的最新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16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土壤中的16种多环芳烃.首先通过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再用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对提取物进行净化,最后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加入氘代内标物进行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可在25 min内实现对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基本分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4~1.60×10-3 mg/kg,...  相似文献   

8.
林功师  叶嘉丽  欧延 《广州化工》2014,(18):143-145,158
建立了塑料制品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新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在50℃超声提取,提取液经3%NaOH乙醇溶液反应净化除酯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测得塑料制品样品的回收率为81.1%~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0.5%~6.1%;16种多环芳烃在0.05~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方法检测限为0.01~0.04 mg/kg。  相似文献   

9.
10.
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介质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含量非常低(痕量),直接采用现代色谱技术测定很困难,需对样品进行适当前处理。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声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技术,对这些技术自身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多环芳烃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用撞击式分级采样器同步采集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郊区的2003年4个季节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其中的多环芳烃,并对两个地区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片烃含量、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玲  马睿  张轶妹  何立芳 《广州化工》2014,(23):140-142,176
建立了油炸、烧烤类食品中多环芳烃的同步荧光测定方法。样品经甲醇-氢氧化钾皂化,环己烷提取,硅胶柱净化,用同步荧光光谱测定。其多环芳烃(PAHs)的回收率为:83.98%~101.70%,相对标准偏差为:0.62%~1.42%。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适合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游洪涛  沈彤  殷春照 《山东化工》2012,41(1):28-30,32
建立了环保橡胶油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样品经环已烷-二甲基亚砜两次萃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GC/MS分离测定。优化了8种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的分离测定条件。结果8种PAHs回收率范围为62%-94%,日内(11=5)相对标准偏差为3.72%~6.91%。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能同时分离测定8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优点,适合于芳烃油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PluronicF6 8嵌段共聚物在 5 0℃的水溶液中可形成外壳良好水化的胶束 ,其内核组成中PO和E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80 %和 2 0 %。该胶束和稠环芳烃的结合能力顺序为芘 >蒽 >萘。三者在F6 8胶束和水相间的分配系数KV 分别为 8 74× 10 2 (芘 )、7 94× 10 2 (蒽 )和 2 5 4× 10 2(萘 )。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0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方法。不同类型化妆品用环己烷以不同方法进行提取,然后采用GC-MS的选择离子模式对20种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2,定量限为50μg/kg。各组分平均回收率在70.5%~114.5%,相对标准偏差在1.7%~13.6%。采用此方法测定了化妆品中多环芳烃的水平,发现某些化妆品中存在萘、1-甲基萘和2-甲基萘。  相似文献   

16.
马秀菊  徐艺  许秋焕  王苗苗 《轮胎工业》2022,42(1):0058-0060
建立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填充油中多环芳烃湾区氢(HBay)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称样量为0.1 g、处理方式为样品经硅胶柱纯化后用氘代氯仿溶解的条件下,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测定,并按给定公式计算得到HBay含量,该方法的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以二甲基亚砜溶剂液-液萃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进行样品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测定轮胎填充油中8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液-液萃取的最佳温度为20~25 °C;8种多环芳烃在0.1~5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方法检测限均为0.1 mg/kg;以10、100 μg两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测得加标回收率在84.1 %~101.0 %之间,平行测定七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 %~6.7 %之间,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完全满足欧盟REACH法规对轮胎填充油中8种多环芳烃的限量要求,适用于轮胎填充油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污染物,其存在于水体、大气及土壤介质中,具有种类多及对环境危害大的特点。近年来,PAHs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虽然国内外已有PAHs的监测技术的分析标准,但是其提取与测定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且不断发展和优化。比较了近年来固体废物(如土壤、污泥等)中PAHs的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萃取、净化及测定方法,总结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一些新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9.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as measured in the sediment, a bivalve (Mactra veneriformis), fecal materials (feces and pseudofeces) of M. veneriformis, and excrement (feces) of an annelid (Marphysa sanguinea),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the Yoro tidal flat in Chiba, Japan. The total PAH concentration was 350 μg/kg-dry in the fecal materials of M. veneriformis and 977 μg/kg-dry in the excrement of M. sanguinea; these values were about 8–23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f the sedi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fecal materials stayed constant even after 24 h, whereas that of the excrement decreased to half in 2 h. The sediment and fecal materials of M. veneriformis showed a high level of PAHs with lower molecular weight such as phenanthrene, fluoranthene, and pyre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crement of M. sanguinea showed a high level of PAHs with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such as chrysene, benzo[b]fluoranthene, benzo[a]pyrene, and perylene. The logarithm of the concentration factor,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individual PAHs in the fecal materials or excrement to that in the sediment, correlated with the logarithm of the n-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PAHs (R 2 = 0.803).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cal materials of M. veneriformis and the excrement of M. sanguinea ar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20.
多环芳烃作为广泛分布于各类环境介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及应用中备受关注。土壤作为重要的环境介质,在近年来不断发展演变的工业化进程中已成为重要的多环芳烃汇,且储存了环境中超过90%的多环芳烃。从土壤多环芳烃化学氧化技术的角度,阐述了原位/异位氧化修复技术、高锰酸钾、臭氧、芬顿及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