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自然建筑化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之中,使自然拥有建筑品质,也赋予了建筑以自然属性,从而完成两者的对话。然而,不同的建筑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尝试通过对两位日本著名建筑师作品的比较,对这一设计手法进行初步的探讨,意图启发建筑师通过把自然融入建筑来实现建筑的自然和谐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一座风景区为例,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诞生于自然,生息、发展、逐渐的远离自然。但人类的内心时刻都在呼唤着自然,渴望着向自然环境的回归,建筑师的建筑创作表达着这永远的渴望。  相似文献   

3.
程澜 《山西建筑》2007,33(2):52-53
通过对安藤忠雄光、水、风系列教堂设计的分析,得出建筑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建筑、自然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建筑空间感受,给建筑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煤球以一定比例放大则其何种的增长大于表面面积的增长,从而影响了煤碳的燃烧效率,若把煤球做成匀质的蜂窝煤多孔结构则可补偿这种相对损失的表面积。受此启发,试图通过,“建筑腔体”建立与自然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并以实例说明“发展建筑腔体”是建筑深层楔入自然的重要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有自然倾向建筑按设计者的自然观划分成六类,它们是:自然乌托邦、地方主义、乡土建筑、有机建筑、现象学的建筑和技术自然主义,文中分段对这六类建筑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引用了一些建筑师的语录及作品作为读者阅读时的客观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6.
有意义的建筑是对自然的回应,孕育于自然而又能够更好地表现自然,本设计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自然建筑化设计手法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之中,使自然拥有建筑品质的同时赋予建筑自然属性。本文通过对几位著名建筑师作品的分析,对自然建筑化的设计手法进行初步的探讨。最后,结合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提出自然建筑化设计手法对其具有现实意义,以启发我国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做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周智伟 《四川建筑》2002,22(1):28-3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的摸索和尝试,阐述了丘陵地区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自然地形的起伏形态,保存自然风貌特色,使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丘陵城镇的建筑及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9.
建筑自然冷热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建筑自然冷热资源的概念并构建了建筑自然冷热源的评价指标,分别评价了太阳能、夜间天空、空气、水、岩土作为自然冷热资源的特性,探讨了长江水冷热资源的利用,并提出了建筑自然冷热资源利用的基本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拥抱自然     
如果人以积极的方式善待自然.也会得到自然善意的回馈。21世纪的建筑不仅要回应人的需求,更要积极担当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未来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在人、自然及社会之间建立平衡而又充满生机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