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应用于汽车轮毂的改性镁合金AZ80-0. 5V-0. 1Ti为例,通过模拟计算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成形温度、模具工作速度、下模窗口处圆角半径等工艺参数对镁合金轮毂锻造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优良的镁合金轮毂锻造工艺参数。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有效性,其结果表明:坯料温度370℃时,锻造镁合金轮辋处产生开裂,坯料温度390℃时,窗口部位出现裂纹;模具工作速度为5~7 mm·s~(-1)时,镁合金轮毂锻造成形质量较好;下模窗口处圆角半径为20 mm时,镁合金轮毂质量较好。其方法和思路可为汽车轮毂及相似产品的工艺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5.
6.
7.
8.
汽车铝轮毂先进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车铝轮毂的发展趋势、生产技术状况以及国内汽车铝轮毂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铝轮毂主要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开发某瞄镜时,为了避免由于质量大而引起的振动失效现象,经充分论证后最终选用了MB2镁合金锻造毛坯,为此进行了MB2镁合金锻造工艺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将炉膛保温时间、锻床夹板温度、锻打时间等3个主要因素设计成3个水平,共进行了9次试验,并在低倍显微镜下对锻造毛坯进行了流线检查.结果表明,保持锻造时的毛坯温度是保证锻造质量的关键,可通过减少锻打时间、提高锻锤夹板温度等措施来实现.经后续的系列优化试验,最终得到了MB2镁合金在普通锻造设备上的最佳工艺参数,对MB2镁合金的锻造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表面工程应用实例[例6]汽车铝、镁合金轮毂的绿色镀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表面工程》2008,21(5)
绿色镀铬技术即复合真空沉积镀铬技术,其工艺是一个短流程的物理过程,实现了近零排放,根除了六价铬,无需铜、镍过渡层,大幅度节约水资源,膜层质量高,晶粒微观尺寸约50nm,综合成本约为槽镀铬的三分之一。因而,可替代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电化学镀铬技术。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汽车铝、镁合金轮毂的表面强化与装饰,亦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相关表面、强化装饰领域。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铸态AZ80A镁合金汽车轮毂预制坯的超塑成形,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合金超塑性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形温度410℃、应变速率0.01 s-1;在选定成形参数的基础上制订了超塑成形工艺,等温挤压成形出合格的汽车轮毂预制坯试样;通过对轮毂预制坯成形前后的微观组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预制坯成形过程中AZ80A镁合金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形状不规则的粗大铸态晶粒通过挤压成形变成了晶粒细小的等轴晶,枝晶状的β相被破碎,沿轴向等轴晶呈带状分布,形成了纤维织构。通过试样检测发现,等温成形轮毂预制坯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特别是轴向力学性能更为突出,这是因为成形后的晶粒细化和纤维织构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对6061锻造铝合金轮毂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铝合金轮毂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40℃保温79min,于70~72℃水中冷却1min,然后166℃时效350min。经该工艺处理后轮毂的抗拉强度可达到362~368MPa。 相似文献
19.
镁合金摩托车轮毂液态挤压铸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轮毂是汽车和摩托车上极为重要的运动部件。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AM60B镁合金和液态挤压铸造技术成形摩托车轮毂,对该铸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铸件材料性能、液态挤压铸造的成形工艺参数、铸件的缺陷分析及其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液态挤压铸造技术对镁合金轮毂来说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成形工艺,并对复杂镁合金铸件批量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AM60B镁合金和液态挤压铸造技术成形摩托车轮毂,对该铸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试验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铸型温度为240~280℃,浇注温度为680~700℃,反挤压比压为82~100MPa,保压时间为20~25s、充型速度为0.91m/s时,反挤压铸造AM60B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σb=218~227MPa,硬度(HBS)为66~71,δ5=9.8%~10.7%,αk=(17.5~18.7)×104J/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