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专论了标频相关的问题。文中提供了标频多径传输后精度和偏差的测试数据,指出,我国同步台间使用着有差异的标频,因此各同步台即使校频正常而同步效果不一定理想,标频差异造成了同步网的混乱;卫星标频存在着偏差,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得到修正前,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仍算是一种统一的、相对正确的标频源。另就标频源变异方面我们的教训,及目前同步网应用卫星标频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两坐标雷达同频干扰条件下雷达工作方式的设置与优化,介绍了一种基于相参补值处理的雷达抗同频干扰与动目标显示兼容技术。可在不影响雷达技战术指标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雷达的工作方式和信号补偿处理,提高雷达抗同频干扰和动目标显示处理的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3.
量子频标是依据原子或分子(以下简称粒子)跃迁频率的恒定性建立起来的。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利用氨分子在微波段的吸收谱线来测量频率,测量准确度达10-8。1955年英国Essen第一次制成了铯原子束频标,准确度达到10-9。到六十年代各种类型量子频标的研究工作都开展起来了,例如光抽运吸收泡型频标、铊原子束型频标和氢振荡器型频标。这些研究工作均取得飞快进展,并研制出稳定度和准确度很好的量子频标,其中铯原子束频标的准确度始终领先。图1给出了到目前为止历年来微波量子频标进展的示意图。1967年第13次国际权度会议通过以Cs133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长度)为一秒,建立了原子吋基准。Cs133原子束频标也就是频率的基准。  相似文献   

4.
应用GPS技术研制频标比对系统可对野外环境条件下的通信设备进行快速、便携的时间频率校准。本文详细描述了系统中GPS频率标准源以及比相法、时差法频标比对单元的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思路,并给出了设计方案中关键技术解决途径。该系统经校准完全满足要求,并在计量技术机构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满丰 《现代导航》2014,5(2):103-107
任何GNSS接收机对频标的性能都有一定的要求,即允许频标只能在某一范围内偏移,超出这个范围,接收机就不能正常工作。本文从频标的特性分析入手,描述了频标产生偏移的原因,同时结合接收机的捕获原理,阐述了频标偏移对接收机捕获性能的影响,对接收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杜燕  刘阳琦  潘红芳  赵景斐 《电讯技术》2012,52(6):1051-1053
依据铷频标检定规程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地面监测站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一套铷原子频率标准在线校频方案,解决了监测站铷原子频率标准每年到计量单位检定的问题,从而确保各监测站铷频标长期正常工作.该方案对于铷原子频率标准校频具有通用性,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用扫频仪测试通道部分的频率特性时,如果需要读测频率值,希望在频率特性曲线上出现频率标记。但频标信号对特性曲线的形状多少有些影响。为使所观测的频率特性曲线不受频标信号影响,在不需要读测频率值时,希望不出现频率标记。通过调节扫频仪上的频标幅度电位器可达到这一目的,有 BT-3型、BT-5型等扫频仪。BT-8型扫频仪也是靠频标幅度电位器来达到调节频标幅度大小的。但在使用中发现,即使将频标幅度调到最小,频标并不消失,不象其它扫频仪那样,频标可从最大一直调到消失。BT-8型扫频仪中频标幅度电路如图1所示。频标混频器 G_(14)(6J2)将频标振荡信号与扫频信号差拍后经电容器 C_(256)及频标幅度电位器 W_5、频标幅度连动电位器 W_4送到1/2 G_(13)(6N2)的栅极。频标幅度由电位器 W_5调整。由图1可以看出,当 W_5的滑动触点在最左端时,频标幅度应最小,在最右端时应最大。但因电子管本身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当滑动触点在  相似文献   

8.
引言近几年来,各个实验室对准确计算氢脉泽储存泡壁效应引起的频移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壁漂移测定的不可靠性仍然使氢脉泽只能作为次级频标使用。要作为一级频标还需要设法减小或消除此不可靠性。为此,已提出过许多方法,并作了试验。这些方法包括使用很大的储存泡以减小壁漂移、使  相似文献   

9.
邱紫敬  祁峰  明刚  钟达  梅刚华 《电子学报》2017,45(12):3046-3050
铷原子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由物理系统和电路系统共同决定.微波链的相位噪声是电路系统影响铷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传统铷频标微波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9次倍频器和调制器是微波链相噪的主要来源.为抑制微波链噪声,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倍频和提高载波频率的调制方案,设计出一种低噪声9次倍频链.实验结果表明,该倍频链输出90MHz信号的相噪比传统方案降低了12dB以上,可将微波链噪声对铷频标1s频率稳定度的贡献控制在1.9E-13.将该倍频链应用于铷频标,测得铷频标短稳为3.53E-13(1s)、1.27E-13(10s)和3.97E-14(100s).  相似文献   

10.
传统瞄频噪声干扰在单一时刻仅能干扰一个雷达工作频点。针对在无瞬时测频引导条件下,传统瞄频噪声干扰对频率捷变、自适应跳频等雷达干扰能力受限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示样脉冲数字储频的自适应瞄频噪声干扰,利用示样脉冲存储截获雷达信号前沿样本,运用窄带噪声对截获的雷达起始频率样本进行时域“乘积冶调制,在不测频条件下,实现收发分时体制干扰机对脉间频率捷变雷达及自适应跳频雷达的自动瞄频干扰,数字仿真结果证明了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刘刚  陈希信 《现代雷达》2006,28(4):42-44,49
在高频雷达回波的去斜脉压中,去斜后各个单频脉冲在时间上不对齐,当用权函数压低旁瓣时,对各个单频脉冲有效的只是权函数的不同分段,且这些函数段通常是不对称的,导致了旁瓣电平抬高。该文在给定工作条件下,对加海明权函数时去斜脉压的最大旁瓣电平、以及加权引起的信噪比损失和主瓣展宽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集GPS频标、时差频标校准、比相频标校准技术于一体的GPS频标校准系统,着重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处理流程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PWM型Buck-Boost功率变换器的频标可用于预测不同频率运行下的第一个分岔点.本论文首先推导出功率变换器新型频率的相关性.这是在高频工作下由仿真实验结果验证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铯原子喷泉频标中的辐射频移及其对频标准确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铯原子喷泉频标中存在的各种辐射频移,包括微波频谱边带频移、Bloch-Siegert效应、相邻π跃迁引起的频移、斯塔克效应、黑体辐射频移和Majorana效应等,分析了产生各种频移的物理原因,推导了各种频移的计算公式,估算了各种频及其不确定度的大小,分析了它们对频标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减小各种频移或误差以提高频标准确度的方法。研究所得结果对于正确评定铯原子喷泉频标准的准确度和探索提高其准确的  相似文献   

15.
重复频率激光放大器在重频工作条件下,激光增益介质的温度升高会影响其放大能力,其内部的温度梯度会影响激光光束的光学质量,甚至会发生激光增益介质的热破坏。对国产抗热冲击钕玻璃棒工作在一定频率下的温度分布和波前畸变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国产抗热冲击型钕玻璃棒在重频下的工作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在1800J的氙灯泵浦能量条件下,Φ16mm×216 mm的钕玻璃棒(掺杂0.5%)在0.1 Hz工作条件下,钕玻璃棒在3 min左右就可达到热平衡,其波前畸变量为0.5λ;在400 mJ(5 ns)的注入能量条件下,其输出能量为1.2 J。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防空雷达的标校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环境的限制,如塔标寻找、信标机架设及无人机飞行等等。分析得出基于ADS‐B系统的标校可以避免这些条件的限制,且用试验证明了此标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传统内外频标切换时钟源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以软件检测环路锁定指示和控制内频标电源的设计方法,使时钟源能完成在不同内外频标作用下的自适应切换.同时给出了自适应式时钟源的软件实现流程以及环路滤波器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时钟源不仅具有良好的电性能,且内外频标的自适应切换也很可靠.  相似文献   

18.
同步广播试验中的同步广播工作状态,是采用标频控制自动同步的方法得到的。标频控制、自动实现同步的方法,就是在控制室产生一个20千赫标准频率,把它和音频节目混合在一起,同时传送出去,用以控制各发射台的频率。在所有的同步发射台中,都停用本机的晶  相似文献   

19.
跳频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一直是扩频通信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在阐述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提供的可视化工具Simulink建立了跳频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详细讲述了各模块的设计。在给定仿真条件下,对该跳频通信系统在宽带噪声干扰工作机制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在宽带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一信噪比曲线。结果表明,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的定频通信,在战术通信中有更高的可靠性。此外还提出了提高跳频通信对抗宽带噪声干扰能力的改进方法,它对研究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的性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633 nm半导体激光频标系统,高重复频率锁相飞秒激光器系统和绝对频率测量系统的建立以及测量碘分子超精细跃迁绝对频率的系统方案.633 nm半导体激光频标采用三次微分稳频方法,将激光频率锁定在碘分子谱线上,获得0.5 mW的稳频激光输出.飞秒激光稳频系统通过锁相电路将飞秒激光的高重复频率(760 MHz)和初始频率稳定在微波频率标准上,从而得到稳定的飞秒光梳,其稳定度优于6.44×10-13.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绝对频率的直接测量系统,即利用波长计直接测量光梳的齿数n,并通过拍频法,测出633 nm半导体激光频标与飞秒光梳的差频,从而计算出相应谱线的绝对频率.这样,通过锁相飞秒激光器,建立了微波频率标准到光学频率标准的传递,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