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水价的市场调节作用,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用水效益最优的理论和方法。以用水总效用最大为原则,以经济社会消费预算、可利用水资源量为约束,建立水资源需求函数模型;以供水总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考虑经济社会用水全成本代价的水资源供给函数模型;迭代求解水资源最优配置的供需均衡水价。在考虑基本生活用水价格刚性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北京市2000年总用水40.4亿m3,最优分配方案为经济社会合理用水量24.76亿m3和生态环境可用水量15.64亿m3,总效益最优为440亿元,用水综合水价为8.01元/m3。研究发现,如果生态环境基本用水得不到满足,以现状经济社会承受能力为约束确定的水价,不能补偿经济社会占用生态用水的外部损失,无法促进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水效益分摊法分别率定了北京市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净效益参数,结合北京市供需水分析,构建了简化的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模型,经模型求解得到北京市水资源影子价格。结果表明:2011年北京市水资源影子价格为12.87元/m~3。该成果反映了北京市当年水资源供需状况和价格水平下的水资源价值,可为当地进行水权交易提供参考,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标准和完善水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对石河子市居民支付水费情况、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从结果看出:目前石河子市的居民生活用水水价还在居民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水费支出也在居民的承受力内。采用水资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水价进行了计算,得出了该市居民生活用水合理的价格范围为1.95~2.70元/m3。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5,(10):58-61
提出了水资源费由天然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前期基础工作投入、水资源宏观管理费用以及水源涵养和保护投入四部分构成,并应用支付意愿法测算了北京市的水资源费。通过在北京市6个区开展的居民水费支付意愿问卷调查,获取的居民生活用水支付意愿均值为4.13元/m3。使用工业用水支付意愿系数估算的工业用水户水费支付意愿为16.84元/m3。综合测算得到的天然水资源价值为4.31元/m3,水资源费为4.74元/m3。与测算结果相比,北京市现行水资源费标准偏低,亟需调整,以充分发挥水资源费的资源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齐云飞 《陕西水利》2017,(2):161-163
基于《茅台酒厂技改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对酱香型白酒的代表-茅台酒用水定额进行探讨。在现有茅台酒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参照有关规范,对技改后用水情况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总用水量31096m3/d,回用水量17226 m3/d,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为55.4%,高于一般酒厂45%左右的重复利用率;用水定额为56m3/k L,用水指标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以不足全国1.3%的水资源,支撑着全国10%的人口,15%的GDP和年均10%的粮食产量,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作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水价偏低,水资源的价值与其价格相背离,使得水资源的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能得到真实反映。为定量分析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求解国民经济用水的边际效益,将水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建立考虑水资源贡献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构造国民经济用水的数量经济学模型,由此计算国民经济用水的产出弹性和边际效益。通过将此模型应用于海河流域,得出海河流域国民经济用水的边际效益为13.85元/m3,非农产业用水的边际效益为61.58元/m3,海河流域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可以得到定量反映。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内涵,提出了建立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体系。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的定额管理实践为例,初步建立了以MIS/GIS为基础的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系统由数据编辑、用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查询、多种统计分析、用水定额模型、需水预测模型、节水评价模型、水价敏感度模型、报表输出等主要功能组成。系统界面友好,多种报表输出,预测数据易于输出到商业化软件中,数据统计方便,系统扩展性好,可以为北京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可用水源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1.1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以2000年全市用水情况为例,根据<2000年水资源公报>,北京市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6.29亿m3,人均占有量按2000年北京市总人口1364万人计算为266 m3,远远低于联合国城市人均1000 m3水资源量的缺水下限,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持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最低标准人均水资源量300 m3.根据<北京市用水调研与需水预测研究报告>,2000年全市工业、生活和农村实际用水总量37.48亿m3,加上地表水输水损失和自来水供水损失总用水量约为40.4亿m3.目前,城乡总用水量已超出北京市可用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水资源匮乏,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各行业的用水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与之相应的洗车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公共生活的新兴用水行业.分析了洗车行业用水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洗车行业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北京市洗车用水水平的建议与对策:实行取水定额管理,设立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推动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价值的定量分析对于创建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受水区工业和农业单位用水的净效益,建立了以区域用水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供需水量限制及调水水渠流量限制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应用线性规划求解得到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黄河以南、山东半岛和黄河以北3个子区的水资源影子价格分别为1.00元/m3、4.31元/m3和3.89元/m3,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4个子区的水资源影子价格分别为3.67元/m3、4.41元/m3、2.20元/m3和2.19元/m3。该结果即为水资源理论价值,可为南水北调受水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标准和完善水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供给研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项目上马的前提,基于伽师县工业园概况,在分析和核定工业园需水量的基础上,采用结构用水需水量法、万元工业值需水量法和水资源供需平衡法,对工业园供水能力、供水量进行了探讨,提出2025年工业园区取用新水为28838 m3/d,工业园用水方式经济合理,供水充足,为区域水资源供需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恩格尔系数与霍夫曼系数的城市需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与恩格尔系数和工业用水量与霍夫曼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8和0.95。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建立了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生活用水量预测模型和基于霍夫曼系数的工业用水量预测模型,并以1998-2007年北京市的用水资料进行参数率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城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变化,其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68和0.92,说明对工业用水的整体模拟要好于生活用水。对2020年北京市的城市用水预测表明,2020年北京市生活需水量约为14.52亿m3,工业需水量约为3.42亿m3,城市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所建立的模型对于预测长期用水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8月1日起施行。2010年5月26日发布的《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依据"办法",甘肃省工业、服务业、商业、建筑业、火力发电循环式等工商业用水按照实际取水量征收水资源费,标准为地表水0.15元/m3,地下水0.20元/m3。城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水价的市场调节作用,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用水效益最优的理论和方法。以市场经济学原理为指导,(1)以用水总效用最大为原则,建立了以经济社会消费预算、可利用水资源量为约束的水资源需求函数模型;(2)以总供水生产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经济社会用水全成本代价的水资源供给函数模型;(3)提出联立水资源需求与供给函数模型,迭代求解水资源最优配置的供需均衡水价的方法;(4)以北京市为例,在考虑基本生活用水价格刚性的情况下,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经济社会用水的全成本作为供水成本建立供给函数,对经济社会的用水总量40.4亿m^3进行重新合理配置,分析得到了2000年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用水总效用最大的经济社会用水综合水价为8.01元/m^3,经济社会用水量为24.76亿m^3,生态环境可用水量为15.64亿m^3。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生态环境基本用水得不到满足,以现状经济社会承受能力为约束,经济社会用水造成的全成本就难以补偿。  相似文献   

15.
市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问题的提出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符号,价值规律决定了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运行的规则.长期以来我们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配置水资源,水资源价格不能体现水的实际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北京市的水价从1983~2000年进行了7次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水价从1983年的0.005元/m3提高到2000年的2元/m3(含污水处理费0.4元/m3).随着水价的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不断加强,过量的用水需求得到一定遏制,供水企业也由主要依靠财政补贴转为依靠水费运行,水价逐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石家庄市生活用水变化特征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石家庄市2001~2012年各行业用水量资料分析,石家庄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15%。生活用水总体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下降幅度较大,平均每年减少0.0309亿m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呈略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长0.0050亿m3。生活用水呈下降趋势,源于开展生活节水措施。一是供水过程减少水网损失量;二是用水户采用节水器具,达到节水目的。通过调节水价格的杠杆,促进节水,也是生活用水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ORANIG模型基础上,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纳入到CGE模型体系中,构建了天津市水资源CGE模型。以天津市2007年部门投入产出和水资源公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并在合理选择弹性系数基础上,针对天津市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设置多情景模拟,通过研究不同供水量变动的经济系统参数变化情况,评估了天津市水资源的经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1)在2007年科技发展水平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水资源对GDP的边际贡献量约为8.65元/m3,边际贡献量随着供给量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2)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边际贡献量约为31元/m3,部门间边际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农业为0.8元/m3,交通运输业为440元/m3;(3)减少水资源供给量将提高除零售业的消费者价格,其中水生产与供应业的消费者价格受其影响程度最大;(4)减少水资源供给量将减少部门劳动力需求,其中,零售业减少倾向最强,每减少水资源供给量1万m3,将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28人。本文模型体系及成果可为天津市制定和实施水资源政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初探--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渊源、内涵和构架体系进行探讨.并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定额管理研究实践为例,分析了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的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5类公共生活用水行业的用水定额,建立了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践表明,我国实施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础和首要工作是建立用水定额体系,技术基础是建立基于MIS/GIS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用水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淮安市用水指标与城市化指标关联性分析及用水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淮安市用水潜力和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本文在确立该市城市化指标和用水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人均需水量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该市的用水潜力进行了预测,并进一步计算出其对应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淮安市2020年人均需水量应控制在562m3/人·年左右,人口控制在569万人左右。本文对苏北乃至全省节水型城市的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河子市位于新疆北部,属于干旱绿洲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为了掌握当地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和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更好地利用当地水资源,对石河子市居民用水情况、水价、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水资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水价进行了计算,得出了该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范围.提出了该市水价改革建议,为石河子市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