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研究各种地质因素及开发因素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周期注水改善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作用机理为:周期注水产生了层间压差及弹性力的作用,活化了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高、低渗透层之间产生了油水交渗效应。并得出当垂向渗透率KV与水平渗透率Kh的比值增大时,周期注水效果先是变好,但到某一值后,其效果又开始变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外围低渗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效果分析,提出适合外围油田不同裂缝走向与井排方向夹角井网转线状注水的合理调整方式,为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沙二下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稳产难度大的问题,开展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弄清油藏刺余油及薄夹层分布规律,并在井况调查的基础上优选目标井组。通过对注采井组综合潜力评价,编制出注采井组精细调整先导试验方案,为了保持井组长期高效稳产,摸索一套不同注采类型井组动态管理的规律。实施井组层间精细治理,达到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关于非均质砂岩油藏开发均衡驱替过程中,划分一套开发层系存在严重层间干扰问题,同时针对注水开发过程中各参数的优选标准均是考虑从获得最大采收率角度出发。针对强非均质砂岩注水开发过程中,对低渗层段进行压裂开发,解决一套开发层系下层间矛盾的问题,同时定义无水期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和值这一新标准对各开发参数进行优选,并针对X区块进行论证,对比分析两种评价标准模拟开发40a的全区采油速率,计算求得最终累计将来值。结果显示采用新标准能在初期获得更高大的财务净现值,并且累计将来值更大。通过本文提出的新标准,可以为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各参数的优选提供一点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中原油田油藏具有埋藏深、层系多、渗透率低、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常规分层注采工艺技术对低渗非均质油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分层启动压力测试不能精确到小层、薄层分注受限,大压差层井段分注有效期短,找堵水一体化管柱资料准确性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自主技术创新解决了小层启动压力测试,薄层和大压差层段精细分注,油井精确找水和卡封管柱偏磨四大技术难题,满足了低渗非均质油藏注采要求,累计增油3.23×10~4t,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XH27块是一个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直井-水平井组合重建井网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快速锥进,导致区块含水快速上升、产量快速递减。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生产动态特征,运用数值模拟法、统计归纳法研究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并配套应用先进的注汽工艺技术,进一步改善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注汽效果,实现辽河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区块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后,会出现各种注采矛盾,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这种情况在二类油藏中尤为突出。本文以二类油藏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动态调整对策,从注入和产出两端不断加强治理力度。为今后同类油藏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濮城中渗复杂断块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入后期开发后的剩余油高度分散、井况恶化导致的管外窜漏现象分析,针对油藏开发面临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提高难度大的难题。提出运用饱和度监测、找漏窜等监测技术,优选了氧活化找漏窜、分层启动压力、声幅变密度、多臂井径测井等相关监测技术,应用了碳氧比、全能谱及脉冲中子饱和度等剩余油监测方法,対油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在整体解剖的基础上,优选调整治理对策,进行有效地层间调整挖潜,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使水驱采收率得到了提高,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油藏高含水期的采油速度,在以油藏历年开发情况仔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精细研究分析,提出精细注水措施,配套实施工艺技术,使油藏的潜力小层注采对应,提高注水效率及地下原油的采收率。该方法在濮城油田DS2S1运用以来,效果明显,为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海27块是一个厚层块状底水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注热提液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锥进,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的生产动态特征,运用各种方法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有效发挥厚层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效果,实现了二次开发示范工程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6):121-122,125
新海27块是一个厚层底水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注热提液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锥进,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的生产动态特征,运用各种方法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提高厚层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效果,实现了二次开发示范工程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在非均质油层中,井网适应性调整对油藏采出程度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油田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对油田开发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油田井网适应性研究和调整是油田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靖安油田三叠系油藏就提高采出程度对注采开采井网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田家区块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临北断阶带,断块构造复杂,内部4-5级断层较多,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随着开发的深入层间矛盾和水井欠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需要系统的对复杂断块油藏开展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对欠注井实施系统治理,恢复补充地层能量,进一步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实现区块稳产。  相似文献   

14.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节约能耗,同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可以结构合方面因素,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从油藏实际出发,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 ,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 ,节约能耗 ,同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 ,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 ,可以结合各方面因素 ,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 )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 ,从油藏实际出发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 ,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二虎  张杰 《清洗世界》2022,(6):114-116
水驱油藏是采油厂“存量增效、创效”战略阵地,是采油厂原油稳产的“压舱石”。近年来,采油厂以提高水驱油藏质量和效益开发为目标,持续精细化、智能化注采主导技术创新完善,提规模、重效益,夯实水驱稳产基础,为水驱油藏稳产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文138-1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开展小层沉积微相及相控剩余油研究,在"点弱面强、温和注水"的注水开发思路指导下,配套完善了该油藏注采井网,提高了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油藏递减大幅度下降。与调整前对比,区块日产油增加了20t,采油速度增加了0.45个百分点,采出程度增加了1.5个百分点;同期对比,自然递减减缓了46.62个百分点,综合递减减缓了39.47个百分点。经过精细注采调整,文138-1块油藏保持了持续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产能评价方法只针对近井地带测试资料进行评价,而对于少井地区井间储层产能分布特征难以进行评价。为此,结合储层预测,利用精细地质模型能够在三维空间定量描述储层物性、含油气性的特性,结合测试资料,将井点产能评价结果外推至三维空间,形成气藏的产能空间展布,实现基于储层空间展布特性的产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油气田勘探评价及开发早期阶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XX区块实际注采参数,开展油层纵向动用程度评价,修正了吸汽剖面测试结果,明确了纵向挖潜层位。在此基础上,建立均质模型进行地质及动态参数的单因素敏感性研究,确定了浅薄层稠油油藏分层注汽的界限参数。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开展实际油藏模拟,落实剩余油富集区分布,最终编制了该块的分层注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