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纺织废料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纺织工业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料很多。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纱布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纺织废料资源十分丰富,纺织纤维每年消费量约500万吨左右,随着纺织纤维消费量的不断增长,纺织废料也必然随之增加,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纺织资源还相当紧缺,远远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生产的需要。加强纺织废料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不仅对弥补我国纺织原料的不足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上第一个循环经济范式诞生于欧洲研究项目Resyntex。Resyntex项目工艺包含一个完整的纺织废料精炼过程,连接着化学和纺织工业。尽管化学工业已经并将持续成为纺织工业纤维生产原料(聚合物)的基本供应商,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纺织废料中天然纤维含量很高,纺织废料中除了人工合成的部分(聚酯、聚酰胺等)外,还可以由天然纤维  相似文献   

3.
王一薇 《中国纤检》2012,(22):40-42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同时面临着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个大难题。以纺织工业为例,世界纺织工业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日渐增多而突出表现为原材料紧缺与价格大幅上扬;另一方面,大量的纺织废料,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边角料、废纱废丝、碎料布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废旧衣物和其他废弃纺织品或被焚烧,或被填埋,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通过对纺织废料的回收、开发和再利用,在解决纺织资源短缺危机的同时,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 纺织工业属于工业部门,它的生产和产品对环境产生影响,它始于技术工艺,在消除了消费者所弃纺织废料后结束。纺织废料的处理问题不是新话题,当务之急是找到必要的和有效的方法,它涉及到如何在纺织工业“生态学”这一领域中研究出利用纺织废料的高吸收性能生产出特种非织造布,把它用于农业和建筑行业。产业用纺织品常常由废料生产。 聚合化合物(一般在聚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基础上)的含湿量高,它的开发也不是什么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回收业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卓 《天津纺织科技》2001,39(3):9-11,49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纺织回收业的总体情况,论述了我国纺织回收业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品种和工艺、国外目前主要的纺织回收领域和回收机械设备进行概况。其中心内容是:随着纺织工业规模的扩大,纺织废料的回收应当尽快重点发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粘胶短纤维和长丝的生产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料,每生产一吨成品的废料公斤数部分纺织废料可用于各个纺织工业部门,而对酸性废丝和半纤维素在苏联实际上未加以利用,虽然有文献介绍过采用半纤维素作为生产塑料、压合板和建筑材料的填料,  相似文献   

7.
模糊推理在纺织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智能技术应用于纺织工艺是我国纺织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系统是智能研究的重要领域,专家系统能极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但纺织工业中的模糊关系很多,工艺设计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文章介绍了纺织专家系统中的模糊推理部分,并将模糊数学与纺织工艺相结合,用模糊矩阵评判方法设计毛织工艺参数,以解决纺织工业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的推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纺织品回收业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引 言  资源的匮乏和被污染 ,这是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世界的纺织工业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日渐增多突出表现为原料紧缺 ,其价格大幅度上扬 ;另一方面 ,大量的纺织废料——生产过程的下脚料、废纱、废布以及用过的旧衣服和其他纺织品往往用来擦油污设备和零件或清洁地板、或掩埋 ,既浪费资源又造成污染 ,可重复利用的范围十分有限。纺织废料产生的数量逐年递增。以我国棉纺行业为例 :1 998年全国一年产生的废料约为 80万 t,如能回收加以开发利用 ,至少可以再加工成60万 t的可用纤维 ,相当于 1 997年全年产生的废料总和 ,可以解决百…  相似文献   

9.
方成波 《中国纤检》2010,(17):73-73
<正>纺织原料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纺织工业能否健康、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再加工纤维产品,即我们所说的纺织废料却在专业纤检机构打击"黑心棉"过程中成为了关注重点。笔者在业务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纺织废料再生纤维处理与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纺织废料再生纤维处理与应用,纺织废料分类及占纺织资源比例;研究分析了软质废料处理趋向与硬质废料处理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了纺织废料再生纤维应用的途径,提出了发展纺织废料事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毛纺科技》2015,(5):5
<正>为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纺织行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为了奖励有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纺织科技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为建设纺织强国服务,香港桑麻基金会设立了桑麻纺织科技奖。2015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的候选人推荐工作已经启动,欢迎各界人士积极举荐。2015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评选条例和推荐书请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网站(http://www.ctes.com.cn)学术活动栏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产业面临转型与发展的新形势,而纺织产业已跳出原来传统“纺织”的框框,纺织纤维及其制品的应用涉及到各行各业.基于此缘由,纺织检验的人才定位、要求与培养也必须适应此形势. 1 纺织发展新特点与检验 1.1 纺织的战略地位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给纺织工业明确定位,提出了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县乡镇纺织企业异军突起,巳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个重要方面军.实践证明,顺应农村改革形势,发展县镇纺织企业,支持乡办纺织企业,把竞争机制引进外延发展,是加速纺织工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最近,安徽省纺织厅提出了发展县乡镇纺织企业应该遵循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4.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第一棉纺厂镇江纺织厂丹阳市纺织工业公司句容县纺织工业公司常州大成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州第二二棉纺织厂常州服装集团公司武进第一棉纺织厂无锡第二二棉纺织厂无锡第三棉纺织厂苏州市纺织工业公司苏州市苏纶纺织厂常熟被单厂扬州市纺织工业公司扬州大华巾被集团公司泰州市纺织工业公司连云港市纺织工业公司连云港市纺织厂盐城纺织机械厂射阳纺织厂徐州市纺织局徐州纺织厂徐州织布厂淮阴市纺织工业公司淮阴市染整总厂江苏省苏丰针纺织厂南通纺织集团总公司海门市纺织公司如东县纺织工业公司南通纺织工业学校毛…  相似文献   

15.
<正>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报道,废旧纺织品的溶解为将大量的废料回用于纺织生产提供了机会。新型技术可将纤维素纤维纺织品回收利用,不但突破填埋处理的限制,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材料的有效利用。欧盟在1999年通过的指令包含了对被堆积在垃圾填埋场的可降解垃圾逐步实施数量限制,欧盟国家必须就纺织废料的未来处理做出决定。芬兰已出台终止将纺织废料堆填的规定,并将于2016年1月  相似文献   

16.
刊首语     
纺织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通过推行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品牌建设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采用纺织新材料及先进纺织加工技术、淘汰落后的纺织装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了纺织大国的优势地位.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纺织工业的科技水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小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11月27~28日,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一行,在省纺织工业厅及南通市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南通纺织工业,并作了重要指示.吴部长首先高度评价了南通纺织工业近几年来的工作和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分析了明年的纺织经济形势后,吴部长提出了在国际、国内纺织品市场变化莫测,且又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纺织工业稳定增长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毛纺科技》2015,(4):48
<正>各有关单位、香港桑麻基金会受托人、中国工程院纺织行业院士:为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纺织行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为了奖励有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纺织科技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为建设纺织强国服务,香港桑麻基金会设立了桑麻纺织科技奖。2015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的候选人推荐工作现已开始,欢迎各界人士积极举荐。2015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评选条例和推荐书请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网站(http://www.ctes.com.cn)学术活动栏目  相似文献   

19.
刊首语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纺织工业已经到了传统纺织全方位跨入高科技的关键时期,纤维材料的革命使纺织工业对纤维原料资源重新分配,现今化学纤维已占世界纤维资源总量的65%以上,纺织工业高技术成果体现在新材料技术、新型工艺技术、高技术设备等领域的一系列突破中.  相似文献   

20.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料,如果对这些废料不加任何处理而丢弃,不仅会造成很大浪费,还会污染环境.我国作为纺织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每年形成的纺织废料达百亿吨之巨.因此,如何将这些纺织废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化害为利,日益成为纺织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