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氚是核聚变反应的关键核燃料,金属氚化物是国防领域及核聚变能源领域中的重要功能材料。氚衰变产生的氦原子及其演化过程严重影响金属氚化物的宏观性能,氦泡的形成与驻留又会影响金属氚化物的贮氚性能,金属氚化物中氦泡生长机制的研究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受限于氚的放射性和缺乏对氚与氦等轻元素原子的显微分析技术,氦泡生长模型的研究长期处于唯象理论阶段。近年来,随着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更加准确分析氦泡信息的新技术,氦泡生长显微机制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金属氚化物中氦泡生长机制的主要理论与成果,然后介绍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成果,最后针对氦泡生长显微机制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3.
用四极质谱法测定从金属氚化物中释放的^3He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使用自行设计的超高真空金属系统和气体样品净化装置,以引进的Gastrace-s型气体分析四极质谱计为分析器,以纯度为99.9%的^3He和^4He气体为标准气样,对微量气体样品中He同位素的四极质谱峰高比测定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r-Al活性气体吸收剂能在390s内将活性杂质气体含量为40.7%的^3He气体样品净化到接近100%。 相似文献
4.
在自行设计的全金属高真空热解吸系统上,以ELITE SPE-50型四极质谱计(QMS)为分析器,建立了金属氚化物中3He的热解吸和数据处理方法.解吸过程中,金属系统处于真空密闭状态,薄膜压力计直接测量解吸出的气体压力,质谱计则通过微量渗漏阀在线取样测量,所采集的数据均为积分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四极质谱计标定解吸系统内4He的分压<350 Pa时,其相关系数R>0.99,且记忆效应的贡献极弱;离子态氚T+对m/e=3组分分压的贡献可按IT+≈0.01 IT2+确定,不干扰3He的测定;将气体解吸所得的积分数据经平滑并微分处理后可准确得到气体释放速率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即热解吸谱. 相似文献
5.
以室温贮存经历的充氚不锈钢试样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充氚不锈钢中氚、氦浓度的深度分布,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充氚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氦泡的演化行为。结果表明:在氚压0.131MPa、780℃充氚8h后,不锈钢中氚在深度方向分布均匀,平均浓度为110μL/L;在空气室温环境下放置6a后,不锈钢中氚衰变的氦浓度在深度方向分布均匀,平均浓度为60μL/L;对充氚不锈钢加热处理后,在550℃/1h时效即可观察到氦泡;在950℃/1h和1050℃/1h时效时,氦泡明显长大,大的可达100nm,小的可达30nm,在晶界、晶内和位错处均可见氦泡。 相似文献
6.
7.
Ti、Zr、Er及Nd等金属氚化物的3He释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四极质谱计(QMS)法测量了Ti、Zr、Er及Nd等4种单质金属的氚化物3He释放,通过数年监测与数据积累,对这4种金属氚化物的3He释放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它们贮存早期的3He释放速率极低,其释放速率均不及生成速率的1%,其中,Ti、Zr氚化物3He释放系数(RF)为10-6~10-5量级,Er、Nd氚化物的3HeRF为10-3量级,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当金属氚化物内积累较多的3He时,其RF会迅速增长至10-1量级,释放速率接近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在Si(100)面基底上沉积金属钯薄膜,并采用台阶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薄膜的厚度和结构进行表征.选取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氦离子束对钯薄膜进行注入实验,注入后,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分析薄膜的微观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在固定注入能量时,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钯薄膜的晶格发生膨胀,膨胀与注入造成的离位钯原子以及氦-空位复合物在晶格中的存在有关.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溅射作用,薄膜表面变得略为平坦. 相似文献
9.
对He、Ti原子比n(He)/n(Ti)为0.004~0.300的7块氚化钛膜样品在1300K以下进行热解吸分析,以获得它们的热解吸谱。在低于1300K范围内,氚化钛膜共有4种氦的热释放峰,分别对应于贯穿至表面的氦泡、近表面的氦、体相中的氦泡和氦的小团簇。对这4种类型的氦释放峰的解吸温度和解吸量随膜中总氦量的变化分别进行分析,研究观测膜中各种状态存在的氦量随n(He)/n(Ti)增加的变化趋势。实验观测到,升温将导致氚化钛膜可容纳的氦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用热解吸和静态贮存方法对贮氚非晶态ZrV2合金膜中3He的释放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3He原子存在597.3、725.8和1 146.6 K等3个解吸峰,其中第3解吸峰的解吸量最大,是由非晶态基体中的3He释放形成;在长达2 423 d的静态贮存期间,非晶膜中3He原子的释放系数始终在10-5量级范围内波动并呈线性上升趋势,但仍未加速释放;贮存温度变化会引起释放系数剧烈波动;与贮氚晶态ZrV2合金膜相比,非晶膜的固氦能力显著增强。上述结果初步证实了非晶合金具有良好的固氦性能,这有助于人们从全新视角认识材料中的氦行为。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真空系统中,对LaNi4.25Al0.75合金的氘活化特性进行测试.测定了该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放氚速率曲线和P-C-T曲线,获得了LaNi4.25Al0.75T x吸、放氚的标准焓值和标准熵值.LaNi4.25Al0.75T2.5合金的生成标准焓值和标准熵值分别为(-31.8±0.8) kJ·mol-1和(-76.5±2.4) J·mol-1·K-1,其解析值分别为(-36.5±0.5) kJ·mol-1和(-84.2±1.5) J·mol-1·K-1.用四极质谱计测定了材料吸附氚气和贮存7 d时释放氚的纯度,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LaNi4.7Al0.3合金贮氘氚后的老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氘氚装载到LaNi4.7Al0.3合金样品中并在室温下贮存480d或1120d,发现LaNi4.7Al0.3合金贮合金几乎能保留所有的衰变子体氦-3。通过氘氚化物的解吸等温线,观察到该合金存在显著的氚老化效应;坪压降低,坪斜增加,可逆容量减少及被称为“渣”(heel)的深捕陷氢同位素形成。实验还发现623K下除气可以部分消除这些老化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