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子舌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电子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液体味觉特征的手段。文中在介绍人体味觉识别机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电子舌技术的基本原理 ,着重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味觉传感器及其特点 ,总结了电子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进展 ,展望了电子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电子舌在食品感官品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丽施 《肉类研究》2011,25(2):49-52
电子舌是以人类味觉感受机理为基础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通过传感器阵列代替生物味觉味蕾细胞感测检测对象,经系统的模式识别方法得到结果.本文介绍电子舌技术的结构特点及目前研究现状,并综述电子舌在初级农产品分级,茶、酒、饮料等食品感官品质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电子舌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液体味觉特征的手段,它主要由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系统组成。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电子舌在乳制品中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电子舌在乳制品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并对电子舌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电子舌技术在饮料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子舌技术是一种分析、识别液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在饮料识别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介绍了电子舌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电子舌在饮料识别中的应用,展望了电子舌技术在饮料识别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电子舌技术在实现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食用菌鲜味味觉指标的快速定性和量化分析,比较区分不同的食用菌,本研究选用5种不同的食用菌,利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电位型味觉分析系统,从鲜味味觉指标对样品进行评价,并结合感官评价以食用菌中主要鲜味物质对食用菌的鲜味强度进行评价,验证仪器测试和感官评价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很好的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进行识别区分,区分指数为99;此外,对电子舌鲜味强度的响应值和感官鲜味评分值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电子舌鲜味响应值和感官鲜味评分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证明电子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食用菌感官评分值。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检测技术在食用菌鲜味品质定性定量检测与分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电子舌与真实味觉评价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舌作为研究液体样品味觉信息的新型分析检测设备,近年来已经在食品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电子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真实味觉评价方法的异同点,相关设备研究应用现状,以期为开发商业化应用的电子舌设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电子舌模拟人的味觉器官,是一种分析、识别液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主要由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系统组成。介绍了电子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电子舌在乳品、饮料等食品加工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电子舌对不同卷烟烟气味觉的识别效果,利用电子舌系统检测了6个烤烟型和3个混合型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水处理液的味觉特征,并对其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PCA)和判别因子分析( DFA).结果表明:①前2维主成分对卷烟品种的味觉识别贡献率达84.82%;②前2维DFA对卷烟品种的味觉识别贡献率达95.42%.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常规理化指标和现代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技术甄别来自5种不同产地的棕榈油。结果显示:通过传统的常规理化指标不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棕榈油;通过使用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技术及主成分和判别因子数据分析,优化传感器后识别指数为95分(满分100分),验证得分为100分(满分100分);通过5种不同产地棕榈油样品之间的相似性分析也发现,绝大部分的指纹分辨指数高于98%。研究表明,通过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技术可有效定性检测和甄别不同产地的棕榈油。  相似文献   

10.
电子舌技术是一种分析、识别液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阐述了电子舌的结构组成,重点介绍了电子舌技术在饮料、茶叶、酒类、乳制品、调味品、肉类、油脂等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和电子舌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嗅觉、味觉传感器技术产品,具有客观、可靠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文中介绍了电子鼻和电子舌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综述了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在饮料酒感官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电子舌味觉识别系统建立稳定、便捷的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电子舌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6个甘薯雪花粉的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 不同品种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性,除甜味外,各滋味指标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得分数学模型对不同品种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徐紫薯602>湛紫薯2号>徐紫薯8号>齐宁21>阜甜1号>徐薯55-1。结论 电子舌适用于不同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3.
Fresh food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uman diet. A growing number of consumers are attracted by fresh foods due to their high nutritional value, healthy image, and appealing taste. Electronic tongu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lobal selectivity is a sensor technology that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last century (1998). Compared with human panelist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measuring toxic substances, conducting objective analysis and having no detection fatigue.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tongue are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ongue to measure sensory and safety index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tongue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供一种与感官评价相比较更客观、准确的食用槟榔滋味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电子舌和感官评价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学的方法对8个企业12个不同品牌的槟榔产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牌槟榔味觉指标差异显著(P<0.05);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成三大类,每个聚类有其独特的滋味特点;结合电子舌和感官评价对比分析,除甜味以外,其余结果均一致;采用HPLC法测定食用槟榔中4种常用甜味剂,发现聚类3的4种甜味剂含量均最高,聚类1的甜蜜素和糖精钠含量高于聚类2的,三氯蔗糖含量低于聚类2的,安赛蜜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电子舌可以用来分析槟榔产品的滋味和聚类相似滋味的产品,但与感官评价结果相比,甜味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的品质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电子鼻、舌是模仿哺乳动物嗅觉和味觉而制成的智能检测仪器,与模式识别算法相结合,可用于酒类品质检测。该文主要是对目前电子鼻、舌在酒类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展开了综述,并对电子鼻、舌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大米口感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品种大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感官评价结合质构仪分析及电子舌技术,对大米米饭口感品质 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一种米饭口感品质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模糊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分析中大粒香米饭口 感最佳,内优5H25米饭口感最差,大粒香、大粒溪香、金麻粘3 种米饭感官评分较接近且质构特性基本无显著差 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电子舌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品种大米原料及米饭,其结果与模糊感官评价一致。 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米饭滋味评价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54 06,能很好地预测不同品种米饭的滋味。因 此,在大米口感品质评价中,感官评定结合电子舌的分析方法更易获得准确、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电子舌对不同品种醋的辨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舌技术是一种分析、识别液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正逐步扩展.研究利用AstreeII电子舌对不同类型和产地的9个品种的醋在5种不同的稀释浓度下进行检测和分析,建立了Fisher多级判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醋样稀释倍数为12.5×10倍时.模型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7.53%,同时在该稀释倍数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定量计算9种醋的差异程度,并绘出它们的聚类关系图,直观地反映了9种醋之间的关联性,得到良好的辨别效果.实验结果对醋真假的鉴别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 the tea industry, experienced tea tasters are employed for evaluation of tea quality and gradation of tea is done on the basis of their scores. This subjective method of assessment has numerous problems like inaccuracy and non-repeatability. Electronic nose and electronic tongue systems are recently being used for measurement of odor and taste of tea samples. As the senses of smell and taste are not independent, and both are interacting, the measured data from the individual systems are combined in this paper for improved estimation of black tea quality.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 combined system, both the clustering and classification rates improve when compared to the individual systems. With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the classification rate increases up to 93%, whereas with the independent systems, the classification rate obtained is 83–84% with electronic nose and 85–86% with electronic tong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