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赤峰市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大矿山、大冶炼、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09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到工业总值的55%,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近日,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贵金属》2010,(8):12-13
7月24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赤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赤峰)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赤峰举行。在2010中国(赤峰)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内蒙古赤峰市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相似文献   

3.
《轻金属》2012,(12):69
《中国循环经济》(月刊)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办的一份综合性行业内部期刊。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本刊关注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单位、再生金属集散市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和经验交流;关注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及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色金属》2013,(5):30-31
中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的成果令人赞叹。再生金属十年的发展是有色金属行业的骄傲。中国是有色金属的消费大国,却又是有色金属资源短缺的国家,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再生金属省去了找矿、勘探、采矿、选矿等环节,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1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邀请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等与资源再生有关的行业协会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问题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环境与资源综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色金属》2010,(10):16-17
近日,2010聊城·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山东省聊城市举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玉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党委书记张克利,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以及自全国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近日,投入10亿元资金的中国银都——湖南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精深加工区、综合回收利用区、研发检验区、物流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建设全面铺开,永兴县决定大力实施太和、柏林、黄泥、塘门口、洞口等五个项目区的改造提质,把永兴打造成为湖南省承接有色金属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一年。中央领导同志对循环经济的建设问题先后做了多次重要批示。全国各地各行业就循环经济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9月27日~29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国务院相关部委的领导300多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先生做了《振兴再生金属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震动。报告从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向全国各地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通报了再生金属产业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应当采取的对策.现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9.
重庆晨网报道:报废的汽车、淘汰的冰箱,别把它们当垃圾,这都是丰富的城市"矿产"。这些"矿产"通过企业回收再利用后,又能用于摩配制造、零件制造,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2013年7月5日,记者前往永川港桥工业园打探,看它作为重庆市唯一获批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如何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独特的港桥再生材料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举办的“2004’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研讨会”将于2004年7月11-13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了独立的再生铝工业,并且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3年中国再生铝产量达到145万吨,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2004年以来,国家高层领导多次对再生铝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制订相关政策扶持再生铝工业的发展,再生铝工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如何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将是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也是需要探讨的。为此,再生金属分会决定在2004年7月11日—13日召开“2004’中国再…  相似文献   

11.
征订启示     
《轻金属》2011,(11)
《中国循环经济》(月刊)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办的一份综合性行业内部期刊。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本刊关注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单位、再生金属集散市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对外工程业务开展以来,截止1993年底,与国外签订了各种对外工程承包合同70余项,累计成交额3.63亿美元,80%已完成;输出设备材料17500吨;派出各种劳务人员近5000人。对外工程承包已扩展到亚、非、拉美、欧洲等地的19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设立有15个常驻办事机构,直接经营承包工程项目和贸易。对外承包工程范围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城市供水、排水、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举办的“2004”中国再生铝产业高级论坛”将于2004年7月7~9日在四川省的九寨沟举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独立的再生铝工业,并且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3年中国再生铝产量达到130万吨,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2004年以来,国家领导多次对再生铝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制订相关政策扶持再生铝工业的发展,迎来了再生铝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再生铝工业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如何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将是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也是需要探讨的。为此,再生金属分会决定在2004年7月7日~9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的成果令人赞叹,再生金属十年的发展是有色金属行业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5月8日~12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投资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论坛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论坛从2005年至今已经召开了五届,本届论坛召开正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首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今年1月印发。规划明确了中国循环经济近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当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正处在重要的转折点上,刚刚出台的新政,为再生金属产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改革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高度重视,围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科学发展,相继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生有色金  相似文献   

17.
武汉,湖北省省会,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此相汇。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型中心城市自古就享有"江城"的美誉。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国家的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中部重要的经济、航运、交通、会展和旅游中心;内陆地区金融、商业、  相似文献   

18.
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必和必拓联合主办的“铀监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7月5日在京召开。三方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到会发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应邀出席大会并做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铸造纵横》2007,(3):27-28
2006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达453万吨,比2005年增长21%。其中再生铜168万吨、再生铝235万吨、再生铅39万吨、再生锌11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8%、21%、39%和29%。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共进口有色金属废料实物量678万吨,比2005年增长3.1%。其中含铜废料494万吨、含铝废料177万吨、含锌废料7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2.5%、5.3%、-5.3%。2006年中国国内回收废杂铜金属量68万吨、废杂铝金属量93万吨、废铅金属量39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需求带动供给”,这对于日益转变为买方市场的世界有色金属市场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有色金属的国内外两个市场不完全接轨,国家指令性计划日趋减少,而现时市场需求旺盛。由于我国产品技术含量不足,质量、品种、产品规模无法与进口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