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翔 《太阳能》2022,(9):15-21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发电备受关注。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要形式的非化石能源将逐渐占据电力系统的主体地位,光伏电站用储能电池的发展和应用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调峰填谷,解决光伏发电、风电并网影响电网稳定的问题,需要对各类储能电池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了中国光伏电站用储能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铅酸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不同光伏电站用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典型项目、性能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并对未来光伏电站用储能电池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大规模的风电及光伏电站即将并网运行.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大规模直接并网运行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电作为良好的调节电源,与风电及光伏电站联合运行能够有效地消除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新能源电站和基于水电调节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包括优化模型,调度策略,容量配置及对水电机组的影响等问题,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双碳"进程的开展,百兆瓦级以上光伏电站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供电系统对电能计量的要求随之增大,设计双向计量电能表替代单向电表,作为典型的应用计量场景,全球百兆瓦级以上电站将面临因零电压穿越、PID效应和系统谐振等技术难点,引发的故障率和可靠性,及能源侧多端接入和负荷侧需求波动等问题,每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基于电能测量的百兆瓦智能光伏电站大功率变流设计开发设计,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对太阳能发电效率、寿命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及首次实现光伏电能匹配计量带来了巨大意义,推动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映童 《太阳能》2014,(8):9-12
终端光伏电站市场的勃兴推动了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系统亟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以适应光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本文通过"硅进铜退"的产品设计理念,提出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智能光伏电站"创新解决方案,从光伏发电的机遇与挑战、智能光伏电站的定义和理念、智能光伏电站的关键技术和客户价值3个方面对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2021,(6)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推动下,光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在很多光伏电站中存在光伏用直流电缆选型未考虑安全裕量、敷设系数考虑不全面等问题,这给光伏电站的长期收益和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基于IEC相关标准的解读,综合考虑安全系数、双面增益因子、电缆载流量、线损和压降等方面的因素,重点介绍了光伏电站中直流电缆的选型依据,并以某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为例进行了直流电缆选型分析,以期为光伏电站中直流电缆的选型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2017,(9)
研究"互联网+"与光伏电站集中运维融合的关键技术,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在光伏发电集团光伏电站集中运维系统的架构及智能辅助决策、故障定位、移动巡检等功能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系统在宁夏某光伏发电集团的运行,达到了降低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提高电站发电效率、提升集团的运营管理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持续高速发展。为向装机容量为250 kW及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提供经验,对某成品油管道公司在中国南方4个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2018—2021年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以日有效利用小时数和日电费收益这2个指标对此类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的日有效利用小时数平均值最大,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发展地域;广东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最具有经济性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家万 《太阳能》2023,(5):24-28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部署,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成倍增加。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荒漠集中式光伏电站(下文简称为“荒漠光伏电站”)的巡检要求,利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光伏组件定期巡检成为新的应用趋势。对荒漠光伏电站中光伏组件的故障类型进行了分析,从不同角度对荒漠光伏电站中无人机巡检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研究,并对某荒漠光伏电站的无人机巡检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荒漠光伏电站采用无人机巡检保证了光伏电站在其生命周期内高效精准的运维,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检时不易发现光伏组件热斑、隐裂等缺陷,以及不易发现部分光伏组件不发电等问题,对光伏电站运营企业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大规模光伏电站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发电成本逐渐降低.介绍了影响光伏发电成本的因素并分析了其对光伏发电成本的影响,同时以实例介绍了现阶段典型光伏电站发电成本及投资效益分析,为投资者进行光伏电站投资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吕晓洁 《太阳能》2015,(3):67-68,72
简要介绍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及光伏电站发展现状,描述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分析在自治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八月纪事     
8月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中欧双方达成的光伏价格承诺协议.至此,历时9个月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尘埃落定. 在国内市场方面,得益于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据悉太阳能光伏电站增值税将减少50%;减至8.5%后,将提升光伏电站回报率1%~2%左右.市场上,资金雄厚的央企谋定而动步入光伏电站建设,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主力. 本月,财政部《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390号)与国家发改委《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2013] 1381号)相继公布.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再次明确表态,为新能源项目并网提供保障服务,承诺并网全额收购,优先上网.  相似文献   

12.
雷鸣  韦关祥  赵青 《太阳能》2023,(1):43-48
作为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解决方案之一,光伏发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光伏电站建设前期传统的宏观选址方法多以“现场走访—选地圈地—初步测算场址范围”为主,但这种方法存在大量重复的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仅适合小规模、小范围光伏电站的宏观选址。提出一种适合大规模、大范围光伏电站的宏观选址方案,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及环境敏感性区域对光伏电站开发的影响,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下使用Python语言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计算机对目标区域进行大面积筛选,利用筛选结果并结合Candela3D软件布置光伏组件,由计算机执行光伏电站的宏观选址,从而达到大规模光伏电站选址高效快捷及项目发电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能源面临去产能,新能源快速发展做替补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瓶颈,较为严重的弃光、弃风问题。为此,"十三五"期间将优先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稳步推进"三兆"地区风电基地和光伏电站的建设,力争在前两年将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文章就建立光伏电站所涉及的电站成本、相关政策和市场状况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不考虑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下,2008年投资光伏电站每年平均损失115.5万元/MW,当前投资光伏电站每年可平均获得利润33万元/MW。在国内太阳能电站的收益率水平迅速提升的形势下,预计未来5年将是我国太阳能电站投资的黄金时期,建议政府和相关企业抓住机遇,加大光伏电站的投入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从2002年启动的.为了解决偏远无电地区居民用电问题,2002年中国政府投资47亿元,实施"送电下乡"工程,在两年内建成268座小水电站、721座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解决了西部7省13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解决无电地区居民供电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际能源的匮乏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倡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的浪潮,我国的新能源事业也正迅速发展,太阳能发电进入了新的阶段.2014年我国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容量10.6 GW,位列世界第一.2015年国家能源局规划新建光伏电站容量17.8 GW,预计2015年内我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将位列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7.
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发布伊始,一场盛况空前的光伏电站建设运动在青海省格尔木迅即铺开。20多家到格尔木投资光伏电站建设的总投资规模接近200亿元,总建设装机规模近100万kW。如果不出意外,"十二五"开局第一年的光伏发电目标将于2011年12月31日前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光伏电站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不能同时准确提取发电功率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针对同一区域内的多个光伏电站,首先对电站进行图建模,利用图卷积网络(GCN)与门控线性单元(GLU)提取发电功率的时空特征。利用提取到的时空特征信息以及区域内光伏电站的历史发电功率数据训练预测模型,最终实现对多个光伏电站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超短期功率预测均方根误差减小至1.122%,对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网的调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促使光伏发电得到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也日益扩大。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比如电缆选型问题。结合荒漠地区光伏电站的特点,对直流电缆和交流电缆选型进行研究;通过对敷设方式、经济电流密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算例分析确定兼具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光伏电站电缆选型。分析结果显示:荒漠光伏电站的电缆敷设方式一般选择直埋或沟敷设;直流电缆选型时需满足载流量、热稳定校验及压降等要求,而交流电缆选型时除需满足载流量、热稳定校验及压降等要求外,还需要考虑经济电流密度,因为其可使电缆选型结果更具有经济性和可靠性。该电缆选型方法同样适用于山地和平地场景下的光伏电站。  相似文献   

20.
石凯  李光明  吴甫  熊熹 《太阳能》2023,(3):58-67
随着中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光伏发电量逐年增加,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但各光伏电站的运行质量参差不齐,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故障处理效率直接影响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平准化度电成本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总结了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或预防故障的措施,旨在提高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质量,保障光伏电站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