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北油气田储层埋藏深、井底温度和压力高,导致MWD仪器故障率高,超深高温水平井下部高温井段有时无MWD仪器可用,井眼轨迹控制难度较大。为了降低该油气田超深高温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并提高钻井效率,对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与井眼轨迹控制进行一体化规划,将顺北油气田超深高温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成造斜率“前高后低”的多圆弧轨道,优化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对于下部无MWD仪器可用的高温井段,采用单弯单稳定器螺杆钻具组合进行复合钻进,以控制井眼轨迹。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单弯单稳定器螺杆钻具组合进行复合钻进,根据复合钻进井斜角变化率预测结果优化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可以解决顺北油气田超深高温水平井下部高温井段无法应用MWD控制井眼轨迹的问题,降低井眼轨迹控制难度,提高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2.
从浅层水平井钻井轨迹控制的难点入手,对其技术控制要点和策略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石西油田石炭系油藏油层埋藏深度大,地层压力系数高,水平井钻井施工难度大。本文着重论述了已钻3口水平井的井眼轨迹设计特点、井眼轨迹控制影响因素、下部钻具组合特性、井眼轨迹监测技术以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内容,希望对于今后推广应用深井水平井钻井技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元坝区块是中国石化南方海相重点勘探开发区域,元坝地区海相储层埋深超深,具有高温、高压和高含H2S等特点,水平井钻井存在测量仪器和定向工具选择难、轨迹控制难度大等技术难点。通过应用高温高压旋转导向和高温螺杆+MWD对比,优选了定向钻井的工具组合;结合理论和实钻经验,形成了适合元坝地区的超深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为元坝地区海相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安塞油田五口水平井的井和结构及钻井施工指标,并详述了在该油田水平井钻进过程中控制轨迹的做法,分析了安全原柱法在轨迹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了入靶井斜和位置,第二增斜段终了井深和初始井斜角位置,介绍了所采用的钻具组合以及其它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薄油层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油田水平井主要开发油藏类型为复杂断块油藏和中深层低渗断块油藏,地层复杂,标志层少,油层薄,轨迹控制难度大。经过多年的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和大量的钻井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较好地满足了油田地质和开发的需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分析了中原油田的地质特点与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从井身剖面类型优选、着陆控制方法、水平轨迹控制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中原油田薄油层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浅层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克拉玛依油田九8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底部构造形态为一由西北向东南缓倾的单斜,地层倾角3°~9°,油层渗透率高,埋深仅200m,用直井开发单井产量低。钻了4口浅层水平井,井身剖面为斜直-增-稳(水平段)型,斜井深493~538m,垂深170.60~179.80m,水平位移403.50~477.80m,水平段长201.08~233.30m,斜深与垂深比2.82~2.99,平均单井产量比直井提高3倍多。文中介绍了浅层水平井的剖面设计、井眼轨迹控制、钻具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许多油水井井况恶化,甚至报废。修复报废井,开采薄油层,已成为中原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在老井中洗套侧钻采用超短半径水平井打开目的层可降低钻井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泄油面积,乃为国内、外所公认。但实现水平段的轨迹控制是一项关键技术,尚待解决参考国外相关技术不失为启发思路的一有效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超短半径水平井的最新成果、井眼轨迹控制方法以及井眼轨迹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推动  相似文献   

9.
介绍克拉玛依油田九6、7、8区浅层稠油水平井的井身结构特点,地层岩性特点,这些特点给水平井轨迹控制带来较大的难度。针对这些特点以及不同追斜率,制定有效轨迹控制方案,选取合理的造斜工具及钻具组合,实施合理的钻井参数及技术措施,成功完成水平井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
多分支水平井因能够有效提高煤层气产能而成为煤层气开采的主要井型,但由于技术和经验不足,在钻井施工过程中,钻速慢、井下复杂情况时有发生。文中分析了多分支水平井在各个阶段的轨迹控制难点,并探讨了悬空侧钻、老眼重入等技术难点及控制要点,给出了造斜段轨道设计运算过程,通过合理选择随钻测量系统,精确控制了钻井全过程轨迹参数。该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为我国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整套工艺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借鉴和准确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吉林长深气田长深1更井各井段钻进技术,重点探讨了不同钻具组合在长裸眼直井段、造斜段及水平段的轨迹控制应用技术,希为今后实施同类井提供相应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煤层气的钻遇率、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开展煤层气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煤层气产出机理和羽状水平井技术特点,给出了羽状井井眼轨迹控制综合分析流程图及常用的控制方法,详细介绍了随钻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等测井响应井眼轨迹综合控制技术及不同地层倾角煤储层井眼轨迹实施跟踪预测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准确掌握煤储层物性参数、地层倾角及顶底板岩性等是实现井眼轨迹有效控制的基础和关键,在钻进过程中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钻井参数,并结合随钻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及综合录井信息等对井眼轨迹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可有效控制钻头在目标层中最佳层位延伸钻进,从而可确保煤储层钻遇率及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伟 《钻采工艺》2013,(1):15-17,21,8
建页HF-1井由于靶前位移非常小,只有235.11m,造斜段进尺只有370m,不适合用悬链线等降低摩阻的轨道设计方法,因为这几种剖面都要求有相对较为充足的靶前位移才可实现。因此,将剖面类型选为单圆弧剖面(直-增-水平),这种剖面轨迹简单,减少了大斜井段稳斜井段进尺,增加了连续定向增斜进尺,能保证井眼轨迹平滑,同时减少了局部增斜和降斜井段,减小了钻柱与井壁接触面积,能有效降低全井摩阻和扭矩。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比较符合现有施工条件的0.35°/m造斜率的井眼剖面。文章介绍了该井技术难点和施工经过,阐述了大位移水平井摩阻扭矩分析的重要性,对高摩阻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避免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实施页岩气水平井的开发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元坝地区水平井钻井施工难度大、风险大,安全开发级别要求高。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水平井钻井整套技术的关键环节,在分析元坝区块水平井施工难点的基础上,首先对入井工具、仪器、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进行了优选及优化分析,然后根据施工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元坝超深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方案,包括超深水平井侧钻技术、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超深水平井着陆控制技术、水平段轨迹控制技术等。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了适合元坝超深水平井的高温高压测量仪器,形成了超深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及操作规程,提高了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水平井钻探过程进行简单讨论,分析轨迹控制的特点,提出轨迹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薄砂层油藏采用水平井钻井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油层钻遇率,扩大泄油面积。利用MWD测量的钻井参数,结合论文提出的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实时调整井眼轨迹。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地层实际情况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渤海湾大港、冀东油田地面及地下条件的复杂特征,从轨迹控制、精确着陆、提高水平段的油层钻遇率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适合渤海湾陆上油田成熟的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并通过成功应用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井眼轨迹控制是侧盐水平井钻井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决定侧盐水平井钻井成败、钻井费用及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与常规水平井相比,侧盐水平井由于井眼曲率大、钻具刚度低、中靶要求高,因此要求井眼轨迹控制不仅要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预测准确度,还应对油层垂深误差、工具造斜率误差、井底参数预测误差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本文介绍了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钻具组合设计与井眼轨迹控制施工工艺,包括初始造斜侧钻、井眼轨迹测量、井眼轨迹控制软件及造斜段、水平段轨迹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轨迹设计与控制技术在定向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东部一些油田和江苏油田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在常规定向井剖面设计和轨迹控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江苏油田在定向井中推广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可开展18°-20°/100m以内的造斜率设计施工;提出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江苏油田定向井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轨迹测量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要求,根据胜利油田侧钻地层特点,建立了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轨迹测量及控制的新模式和新技术。研究解决了原始井眼套管内的测量精度以及开窗侧钻方式、造斜井段和水平井段的随钻测量和轨迹控制等技术难题。采用了弯壳体马达钻进为主的方式进行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提高侧钻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测量精度和控制能力上,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并创造了多项国内钻井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